计算机基础实用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计算机的硬件一般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这些设备通过系统总线完成指令的传递,当计算机在接收指令后,由控制器指挥,将数据从输入设备传送到存储器存放,再由控制器将需要参加运算的数据传送到运算器,由运算器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结果由输出设备输出。

1.运算器

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对二进制数码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和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实现逻辑判断。运算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其功能,运算结果由控制器送到内存储器中。

2.控制器

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和操作控制器等组成。控制器用来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并使整个处理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它的基本功能就是从内存中取指令和执行指令,即控制器按程序计数器指出的指令地址从内存中取出该指令进行译码,然后根据该指令功能向有关部件发出控制命令,执行该指令。另外,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还要接收各部件反馈回来的信息。

3.存储器

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用来保存信息,如数据、指令和运算结果等。存储器可分为两种: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

(1)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又称主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主要用于存放计算机运行期间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用户通过输入设备输入的程序和数据首先要被送入内存,运算器处理的数据和控制器执行的指令都来自内存,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也保存在内存中,输出设备输出的信息也来自内存。内存的存取速度较快,容量相对较小。因内存具有存储信息和与其他主要部件交流信息的功能,故内存的大小及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存储器的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基本单位,每个字节都有自己的编号,称为“地址”,如果要访问存储器中的某个信息,就必须知道它的地址,然后再按地址存入或取出信息。

(2)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又称辅助存储器(简称外存或辅存),它是内存的扩充。外存的存储容量大、价格低,但存储速度较慢,一般用来存放大量暂时不用的程序、数据和中间结果,需要时,可成批地与内存储器进行信息交换。外存只能与内存交换信息,不能被计算机系统的其他部件直接访问。常用的外存有硬盘、移动硬盘、光盘、U盘等。

4.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简称I/O(Input/Output)设备。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将程序和数据输入计算机,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如数字、字母、符号或图形等)显示或打印出来。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数字化仪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人们通常把内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计算机主机。而把运算器、控制器制作在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块中,称为中央处理器,又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也可以说,主机是由CPU和内存储器组成的,而主机以外的装置称为外围设备,外围设备包括输入/输出设备、外存储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