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之雄霸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井盐工艺改进(上)

王佑安走进去之后,看到的情况跟王梁屋里那间,差不多的样子。

这间屋里的是个大概三十岁左右的汉子,名字叫王四娃。

也不知道是本来就叫四娃还是大家称呼四娃,反正都是王佑安的本家本族的亲戚,不算近,但也不算远。

很老实本分的一个人,不太会开腔说话。

看到王佑安进来,王四娃只是喊了声东家,便没有再说话,继续开始干自己的事了。

站在王四娃这间屋里,仔细的看着王四娃干活有大概半个小时以后,王佑安走了出去。

走出房间,王佑安深深的吸了几口气,缓缓的踱步到江边。

在江边站定,望着清澈的江水,王佑安陷入了沉思。

自己家井盐的情况,王佑安也算大致清楚了。

这个井盐产盐的工艺流程其实很简单。

就是在每口大概直径不到二十公分,用楠竹做成的井里,慢慢的用绳子放一个牛皮蒙住一头的小竹筒下去。

等竹筒灌水以后,再用绳子慢慢的拉上来,然后把竹筒里的水到进一个小木桶里。

等木桶里的水装满,把木桶里的水直接提到另外的两个屋里,倒在铁锅里直接烧木柴熬制。

水敖干,把盐用木瓢刮出来,倒在个小木桶里就算搞定。

怪不得九个人一天才只能产三十斤左右的盐,而且产出来的盐还有些黄不垃圾的,而且味道尝起来也有些泛苦。

能够改进的地方还真是不少呢……

“怪不得昨天去江阳城里没有看到豆花呢,原来豆浆还没有应用在熬制盐巴上啊。”

望着清澈的江水,王佑安自言自语道。

国人大多都知道“卤水点豆腐”的说法,却很少有人去了解这个卤水到底是个什么卤水。

作为一个好吃之人,到了四川,不得不吃的一道名小吃便是富顺豆花。

作为一个老饕,富顺豆花王佑安当然吃过。

而且为了便于以后在别人面前装13,王佑安还曾在吃富顺豆花的时候,仔细的问过卖豆花的小妹儿。

当然了,当时王佑安之所以问的这么仔细,那个买豆花的小妹儿确实长得还可以,也许才是主要的原因和关键。

不管怎么样,那次无意的行为,现在确是帮了王佑安的大忙。

王佑安知道,富顺豆花采用富顺井盐所产盐卤点制,连同富顺的井盐制盐,也离不开豆浆的提纯。

在井盐卤水煮开以后,倒入豆浆,可以利用大豆蛋白的凝结吸附卤水中的各种杂质。

漂去泡沫以后的盐卤卤水清澈见底,熬制出的井盐颗粒均匀,沙白如雪。

收回了思绪,王佑安蹲下身去捡起块卵石片,站直以后,使劲的扔了出去。

看着江面上打着水漂远去的石片,王佑安自言自语道:“这要改的地方还这是多啊。”

王佑安玩着水漂的这条江水,便是后世的沱江。

这一点,王佑安已经在和王梁的交谈中知道了。

可是,这条沱江的具体流向和在历史上的作用,王佑安并不知道。

王佑安知道的只有沱牌曲酒和沱江大曲……

眼看日上三竿,天到晌午,在江边上思虑里很长时间,已经感觉有些饿了的王佑安把王梁叫了出来。

“梁老汉,您老看这天也到中午了,你把大家伙都召集一下吧。我正好趁大家伙吃饭的时候跟大家伙说点事。”

“吃饭?吃什么饭啊?”

王梁一脸惊奇的看着王佑安问道。

“午饭啊!难道这都到中午了,还不吃饭啊?!”

王佑安一脸理所当然的反问道。

“中午还吃饭?!哪有谁家还兴中午吃饭的?!”

王梁同样一脸理所当然的继续问道。

“中午不吃饭?!那咱们一天吃几顿饭啊?”

王梁反问的理所当然把王佑安给问糊涂了。

“当然是吃两顿了!早上一顿,晚上一顿。”

看着王佑安继续迷糊着,王梁继续理所当然的说道:“咱们这是过得好的!”

“守着井上过得好,一天能吃两顿饭,还能吃饱。”

“其他的一天就吃一顿饭。就那一顿,要是能吃上就算是不错的了。”

“老汉我都活了四十多年了,还没听说过要中午吃饭的呢。”

这下王佑安听明白了,原来这时候的人,人家根本是不吃午饭的,感情是自己孤陋寡闻了。

“原来不吃午饭啊?不吃也行!”

明白过来的王佑安说道这里顿了下,然后继续说道:“那麻烦梁老汉喊下大家伙,我有些事要跟大家伙说下。”

“东家你这么说不就得了,还说什么中午饭,我这就去叫人。”

王梁听到王佑安的话,边答应着边转身离去了。

边往井上走着,王梁还边嘀咕着:“老汉我都活了四十多年了,还没听说过要中午吃饭的呢。真是怪事多哦……”

“……”

站在井灶前的坝子上,看着离去的王梁,深感无力的王佑安凌乱了……

关于富世镇熬盐的问题,据还是据那个小妹说的,以前熬盐用的是与盐矿伴生的天然气。

等盐卤卤水烧开以后,倒进豆浆搅拌,等全部豆浆固化成泡沫状,用木瓢漂走,再将剩余的清澈盐卤水敖干即可。

王佑安看自己家井盐矿的这木柴熬盐的架势,天然气估计还在很深的地下,自己暂时还是用不上了。

不过这种完全靠人拉水和背水的情况,必须要改变了。

这样靠人背肩抗的,一天能制几斤盐啊!

看着自己面前一字排开的七个男人,王佑安没有急着先开口。

这七个男人,算是王佑安现如今的基本班底了。

都是本家本族的族人,勉强都能算是王佑安的亲戚。

现在的社会信奉血缘宗亲,以后真要有什么情况,这几个人都还算是能够信得过的人。

不管人怎么样,至少用起来算是放心的。

“知道大家有疑惑,不知道你们家东家我为什么把你们都喊过来。没关系,喊你们过来是有好事情跟你们宣布。”

眼见人都到齐了,王佑安开始讲起已经准备好了的说辞。

说道这里,顿了下,王佑安扫视了一眼面前正在认真听自己说话的几个人,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继续下面的演讲。

“你家东家我最近学了门新的打井和制盐秘术,准备扩大生产规模。”

“咱们都是些本家亲戚,你家东家我有好事当然想着咱们自己人。”

“从今以后,跟着你家东家我好好干,至少保证你们每个人工钱至少翻倍。”

“说不定你家东家我,看你们干的好的话,直接提你们当个灶头。”

说道这里,王佑安停了下来,给面前的几个人一点反应的时间。

很多的事情,古今是相通的。

在职场之中,甭管亲戚不亲戚,朋友不朋友的。

任何的话,说的再好听,都比不得加薪这种话题,听起来让人来的舒服。

任何年代,只要是能给自己加薪的,总会让人看着感觉起来就亲切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