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2章 山中林下(五)
(1)
“怎么形容你?
金、靛、红、蓝,
是你的斑斓色彩;
鸟鸣、虫奏、晨钟、管弦,
是你的浅吟低唱;
密林、亭廊、古木、红墙,
是你的沉沉目光;
鸳栖、鹭飞、鱼潜、猫戏,
是你的灵动飞扬。
你是千万种的可爱,
是我梦境里的天堂。
昨日树树青翠,
今天满园金黄。
秋光艳丽,秋风宜爽,
薄云舒卷,闲游鸳鸯。
野光如浮,物华幽幽,
终日看不厌,风物放眼量。
日月更迭,春秋代序,
吾手写吾心,留住好时光。”
沈依乔写了首小诗,题为《园》,被校刊录用。交稿的时候,她在文档中加了一张配图——掩映在金黄银杏叶中的白色拱门,校园代表建筑之一。这是萧梓舟拍摄的。
长假过半,各类活动渐渐收尾,沈依乔在图书馆静静地欣赏、挑选、保存着萧梓舟相机里的照片。在萧梓舟的镜头里,校园的各处风景更显精致巧妙,一张张照片翻过,这首诗也自然而然在她脑海中浮现出来。
另一边,沈若乔在放假前一日迫不及待奔回宜田——那可真是一场漫长的旅途。铁路票务紧张,小叔托人去车站抢到了一张夜里两点到达省城的票,沈爸爸沈妈妈包了一辆出租车,在出站口拥挤的人群中找了半天,终于把面黄肌瘦、疲惫不堪的若乔接回了家。
恰逢中秋,一系列家宴后,沈若乔肉眼可见地恢复了白皙圆润。她看了好几部电影,又将mp3播放器里灌满了心仪已久却在学校里无法获得的音乐。她愈发觉得家是温暖的港湾,但也愈发不想回学校。假期最后一天,爸爸妈妈原路把若乔送到省城车展。滚轮帆布箱里装满了妈妈准备的吃食、衣物,在水泥地上拖行,咕噜咕噜作响。
妈妈告诉她,困难是暂时的,要放眼长远。
列车向东疾驰,阳光干爽地铺满天空、草地、树林,山川。梁静茹的歌声流淌在耳边,温柔轻快的旋律夹带着青年男女的情感试探,在沈若乔的大脑中构建了一副美好却虚幻的图景。沈若乔失落地知道,她的前方没有歌曲里的缱绻与甜蜜,只有很多琐碎、实际、有待解决的问题。不过,在当下,在列车狭小的空间里,她有十足的理由不去考虑所谓的“实际”,只需要将自己全然沉浸在风景和音乐中。
然而,沈若乔的脑子没有“闭嘴”,她的思绪仍不自主地回到她本想回避的问题上。她喜欢印象里的东港,这两个字告诉她,她的理想在那里,她的未来在那里。她不喜欢学校,但学校为她提供了在东港的理由和居所。四年后,也许她能有一个更令人满意的安身之处,那时宜田便是“故乡”,也许她要像新闻中描述的漂泊者一样离开,那时宜田便是“老家”,取决于她在这四年里做些什么、获得什么。她也喜欢印象里的金融,她可以把好奇与勤奋交付给这两个字,也正是这所她不喜欢的学校能够承载她的好奇与探索。她知道了,这所学校是一个“台阶”,她只有在台阶上站稳了,才能摘取更高处的果实。
(2)
回到学校,长假带来的旅游人潮褪去,沈若乔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新生游东港”活动,和同学们一起逛了街,一个月下来把东港地标、知名景点一一游遍,她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东港真大!霓虹闪烁的商业街是东港,尘土飞扬的郊区公路也是东港;高楼林立的金融城是东港,棚户散乱的城乡结合部也是东港。东港有精致典雅的西餐厅,也有杂乱无章的大排档;有穿着时髦、消费随意的都市男女,也有像她这样充满好奇却又谨慎小心的穷学生。
夏日的余温终于在十月末散去,东港在湿润的海风中迎来了秋天。妈妈寄来换季衣物,全是纯棉的,穿在身上温暖又舒服。沈若乔规矩地按照课表上课,积极地参加学生组织,主动承担学院办公室助理工作,老师们似乎很喜欢她——至少她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她接到的活越来越多,常常需要在下课后去学院办公室,有时是整理一份名单,有时是写一篇汇报。她没有刻意追求,却不自觉地忙了起来,上完课也没空及时复习,作业需要等到夜深人静时在寝室完成。
期中考试即将到来,考试成绩将影响期末绩点从而影响奖学金评定。沈若乔比平日更加紧张。但不管是学业和学生工作,她都不想放弃。一个月以来,虽然睡眠严重不足,但她觉得自己被重视、被需要——这是高二之后长久以来她都没有感受过的。同时,她想要奖学金,学业奖和社会活动奖都想要。只是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沈若乔没有电脑、寝室没有网络,大部分工作依赖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完成,生产力大大受限。好不容易在家里养肥,期中考试过后,她又变得干瘦,脸上的痘痘和眼下黑眼圈也愈发明显。
好在考试结果很不错,她在学院排名第二,仅次于康庄。沈若乔的心情轻松了许多。周末,她去东北菜馆饱餐一顿京酱肉丝后,来到电子阅览室浏览网页和社交平台。
她规定自己只看一小时,且以看财经新闻为主。可没想到,许久未翻的QQ空间里,依乔更新了近百张照片,这些照片一一翻过,时间已经过半。照片上的依乔,有时在多彩的校园里,有时在庆典的广场上,有时在古朴的胡同,有时在繁华的商业街。她苗条、白皙、明媚,眼中较往日更多了份盈盈笑意,让每一张照片多了一份朦胧的美光。
若乔一张张看完,继续浏览便看到了下一个发布内容的用户——萧梓舟只上传了一张照片,那是一张夜景,依乔穿着一件月白色的裙子,坐在像是校园里的某处荷塘,她笑得恬然,身后是繁盛的莲叶荷花,再后面是一片茂密的树冠。图片配文: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