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大历史:初民、贵族与寡头们的早期华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教学事业:早期学生

季氏家的工作收入有限,养活他一个人可以,供养老婆孩子就有点紧张。这时的孔子常做一个兼职,给贵族家“相礼”,就是人家办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时,去当司仪和主管。那时主持礼仪的人叫“祝”。为人家主持丧礼的,叫丧祝。为天子或诸侯专门负责礼仪的官,就叫太祝,孔子擅长和喜欢这个工作,所以才有他小时候就喜欢祭祀游戏的传闻。

周礼,特别是丧礼和祭礼,程序繁琐,讲究很多,一般人搞不明白,得请懂礼的内行主持。那时的婚礼倒相对简单,没后世热闹。人死了如何换衣服、入殓,灵堂怎么布置,通知哪些亲戚朋友,这些人都该穿什么级别的孝服,从入殓到下葬该怎么做,家属们怎么哭,下葬后怎么祭,都要丧祝决定。这助丧、助祭的工作,是儒家的老本行。因为这工作专业性太强,得好学的人才能搞明白,报酬又不高,一般贵族不愿意干。

这种工作有点像导演,指挥着大群形形色色的人,按程序一步步表演如仪,把仪式从头到尾搞得井井有条。孔子后来有那么强的建立秩序、整顿社会的决心,跟他干丧祝司仪的工作可能有关系。

有点学问了,孔子也开始自己当老师,开私塾招学生。他主要是想增加点收入,当时给学费叫“束脩”,字面意思就是一小捆干肉,束是捆,脩就是干肉、腊肉。其实这算是一种实物交易,拿点粮食或者布匹之类当学费应该都可以。那时铸铜的钱币还不流行,有时拿特定的稀有海贝当钱币,但民间最多的还是实物交换贸易。

孔子说:我收学生没什么身份限制,只要肯来交束脩的,我都会尽量教他。《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时孔子名气不大,跟他念书的,主要是颜家庄的老亲戚们。

孔子弟子里面,今天知道姓名的,至少有八九个是颜家人。像颜回的父亲颜路,比孔子小七岁,是孔子最早的学生之一。他们不是单纯的师生,还沾亲带故。所以到孔子晚年,颜回死了,他家里太穷,父亲颜路想让孔子把马车卖了,给颜回买棺材。孔子很不情愿,说你看我这身份,好歹也是退休的大夫,出门没辆车怎么行?

要是师生之间,不大可能提这种无理要求,老师凭什么贴钱给学生办丧事?颜路这么做,是以老颜家亲戚的身份。


孔子时代,阶级身份的区别非常大,老百姓(农奴)没文化,也没崇尚文化的习惯,这一点不像后世。那孔子这些老乡亲们为什么愿意学文化?

其实是很现实的考虑:改善生活。像孔子在季孙家的工作,当个小工头,或者管点儿最基本的财务账,这类事情,眼高手低的贵族子弟一般不愿意干,但大字不识没文化的老乡也干不了。孔子教他那些亲戚们学文化,是学最基本的认字、算数技能。有了这点文化基础,再加上孔子在季孙家积累的人脉关系,就能给老乡们找份临时工,这比当农奴种地轻松,收入也高。

老乡们很现实,看到了这个好处,才愿意跟着孔子学文化。孔子呢,一方面是靠这个挣点学费收入,另外也是提携老亲戚家的年轻人,给他们个改善生活的机会。这样帮手就多了,能把季孙家的工作干好,自己面子上也有光。孔子对自己学生“找工作”的前景很自信,他说,要是跟我学上三年,还找不到份挣粮食的工作,那才是怪事呢(那时的工资都是给粮食实物)。《论语·泰伯》:“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孔子的教育事业,和他的弟子团队,就在“社会需求”的夹缝里这么起步了。他教这些早期学生,主要是“职业教育”,最实用的知识,还不是“六经”那套高深学问。

当然,孔子到了晚年,官做得大,学问高,名气也大,就能招收身份比较高的贵族子弟当学生了——大半也是家道中落的小贵族。孔子晚年总结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论语·先进》。“先进”是早年收的学生,他们都是不懂礼乐的下层人、野人;“后进”是晚年收的学生,文化基础、社会地位都高得多,所以是君子。

不过孔子紧接着说:“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意思是,如果要一起干点儿什么事的话,我还是信任早年那批学生。因为他们都是老乡亲、老亲戚家的孩子,绝对可靠。

从西周到春秋,“野人”都是乡野之人、下层农奴的意思,他们是周人征服地区的原住居民。周人分封来的贵族统治者,都生活在有围墙的都城里面,叫“国人”(这个国是狭义的国都),当然,统治阶层都繁衍得比较快,人多了之后,又形成了另外一些都邑。

孔子早年还有个著名弟子——子路。

子路比孔子小九岁,当初是个街头另类少年,头戴插满雄鸡毛的帽子,胸前挂着野猪皮护甲,挎着刀子,到孔子家找事。大概是听说孔子开学授课,要收保护费,没想到孔子是个大块头,不好惹。后来跟孔子打交道多了,觉得学文化这条路更有前途,就拜师投在了孔子门下,还娶了个老颜家的闺女,跟孔子成了姻亲。子路和他妻兄(大舅子)颜浊邹,都是孔子最早的那批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