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杜甫的诗歌到了宋代日益受人重视,注释杜诗的注家蜂起,当时就有号称千家注杜之说。同时研究杜甫诗歌的人也渐渐增多,并出现了刘辰翁这般的评点杜诗的大家。自此杜诗学便渐渐成为诗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明代的诗论家多对宋人所重视的杜诗颇有微词,并对“诗史”之说持怀疑态度,故明代的杜诗学成果平平。尽管如此,却也陆续为杜诗作了一些评注,并刊行了不少相关的研究成果,如杨慎的《闲书杜律》、唐元竑的《杜诗捃》等便是有名的著作。但是,杜诗学真正成为卓有成效的诗学收获时代却发生在清代,尤其是发生在清代初期,具体在顺治、康熙年间。此时出现了金圣叹的《杜诗解》、钱谦益的《钱注杜诗》、朱鹤龄的《杜工部诗集辑注》、黄生的《杜诗说》、仇兆鳌的《杜诗详注》这些颇有影响的杜诗学大作,为后人所格外关注。作为康熙朝主领诗坛的王士禛(即王渔洋)对杜诗学的发展同样给予关注。那么,王渔洋与清初杜诗学研究之间的关联何在呢?由此反映出的文化蕴涵又是怎样?这是本文着重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