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工具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边际效用决定价值的原理

如前所述,效用论者认识到“稀缺性”与“效用”是价值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以此为基础,效用论者进一步认识到,决定一件物品价值的是最后一单位该物品所能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量大小,即边际效用决定物品价值。庞巴维克在《资本实证论》中通过一个例子对此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庞巴维克假设有一位农民孤独地生活在原始森林中。他在一个年度收获了5袋谷物,这些谷物是他一年的生活保障,于是他就安排了一个谷物使用计划:第一袋是他一年生活所绝对必需的,第二袋是他在必需之外保持强壮体力和旺盛精力的,第三袋是他用来饲养家禽,保证有肉吃的,第四袋是用来酿酒的,第五袋还没有想出更好的用处,就用它来饲养鹦鹉。显然这些用途不同的谷物是他根据自身生存需要的重要顺序安排的。最重要的是第一袋,然后重要性递减,最不重要的是最后一袋。

然后他就设想,如果一袋谷物遭受损失,该农民将失去多少效用呢?在他拥有5袋谷物时,若失去一袋,毫无疑问,首先失去的是饲养鹦鹉的福利。他将用剩下的4袋谷物满足除去饲养鹦鹉的所有其他福利。饲养鹦鹉在这里就成为了被放弃的、最后的、最不重要的需要,饲养鹦鹉的谷物就处在全部谷物效用的边沿、边缘、边际,故称为边际效用。

以此类推,假如他只收获了3袋谷物,那么接下来被削减掉的将是酿酒的需要;假如他只收获了2袋谷物,接下来被削减掉的将是饲养家禽、补充肉食的需要;假如他只有1袋谷物,那么除去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谷物以外的所有需要都将被舍弃。在这里这唯一的1袋谷物对农民无疑具有无比的重要性,其边际效用也是最大的。

庞巴维克的例子充分证明了“边际效用决定价值”的原理。所谓边际效用就是物的数量被界定为处于“边际”时所具有的效用。同样是谷物,当农民拥有5袋时,第5袋具有边际效用;当拥有3袋时,第3袋具有边际效用;当只有1袋时,1袋的效用是唯一的,也是边际的。饲养鹦鹉的那一袋谷物对农民的边际效用最小,其价值也就最低;第一袋谷物对农民的边际效用最大,其价值也就最高。因此,边际效用有多大,价值也就有多高;价值的本体就是主观效用,价值的本质就是边际效用。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边际效用决定的价值,不仅仅是指处于边际的那一部分物的价值,而是指包括边际部分在内的全体物的价值。用庞巴维克的话来总结就是这样的:

一件物品的价值,是由现有的同样的一些物品所能满足的一切需要中,最不迫切的那一具体需要(或部分需要)的重要性来衡量的。因此决定物品价值的,不是它的最大效用,也不是它的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即这件物品或类似它的一件物品在具体经济情况下合理使用时可能产生的最小效用。为了避免这种详尽的说法——虽然这些说明必须详尽一些才能正确——我们将仿照维塞尔把这种最小效用——处于经济所容许的边际的这一效用——叫做这物品的经济边际效用。因此,决定价值量的规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达:一件物品的价值是由它的边际效用决定的。[6]

用数理表达式来表述即为:

P=MUQ

其中,P为物品的价格,MU(·)为边际效用函数,Q为消费该物品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