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变迁与文化认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休闲时间不断增加,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旅游的社会影响日益广泛,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特别是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神秘的民俗风情,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到来,民族旅游的热潮方兴未艾。这种新型旅游经济形式的出现,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引擎。但在民族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东道主与游客不免发生文化冲突与碰撞,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这引起了旅游学界以及人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书以作者前期的学术研究为基础,在云南大理双廊白族村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深入分析旅游活动对东道主社会文化的影响,考察旅游活动与东道主文化变迁以及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与建议,为我国民族旅游的健康发展,东道主社会文化的和谐、繁荣,献计献策。

本书着眼于民族旅游发展中东道主社会文化面临的现实问题,致力于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变迁研究。这有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优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可以提升东道主居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可以更好地保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这也有利于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东道主居民的经济收入,可以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振兴。还有利于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

本书运用人类学的研究范式,重点关注旅游对东道主文化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对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这可以引起旅游学界与人类学界对东道主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视。同时,我国关于旅游文化影响机制的研究,尚有待深入,本书对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解析,这可以推进旅游文化影响研究的深入开展。另外,民族旅游中东道主文化认同建构问题,学界研究较少,本书对民族旅游中文化认同建构路径进行了设计,对后续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方法。

作为学术专著,本书主要阐释民族旅游影响下的东道主文化变迁与文化认同变化。希望此书,能够为旅游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同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部门和文化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或者是其他对旅游文化影响问题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可以帮助他们从中了解一些旅游人类学的相关知识,为他们提供一些旅游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学界前辈、同行的相关学术论文、论著与资料,广泛听取了同行专家、学者的意见,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华,理论知识得到了丰富,尤其对旅游人类学的社会实践意义认识更加深刻,受益匪浅。能够与国内外同行并肩前行,通过不断向他们学习来提升自己,实属荣幸。作者在此对旅游学界、文化人类学界、旅游人类学界的各位前辈和同仁表示由衷的敬意!本人在旅游人类学的些许肤浅研究,得益于2011年—2012年的一年时间里,在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的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经历,师从杨慧教授开展相关研究,杨慧教授为我设定了云南大理双廊作为田野调查点,谆谆教导,终身受益,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另外,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杨家娣博士,我的同事张颖老师、戴瑞敏老师全程参与相关研究,给予我诸多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限于本人的学力,虽然经过了不懈努力,相信本书仍有不少尚待完善之处,并希望各位同仁对本书提出建设性意见,指出错误或不当之处,以便我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自我完善。

本书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术专著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系山东青2年政治学院学术成果。本书依托笔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族旅游中文化移植、失真与族群认同——以云南大理双廊白族村为个案”(12YJCZH018),以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重点课题“民族旅游中文化本真性与文化自信研究”(2013ZD04)。

陈修岭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