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新闻评论原理概论
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基本认识
让我们从新闻评论与其他体裁样式的辨析入手,进入新闻评论内里去探寻一番它的特性、作用、价值,再顺着新闻评论文体的发展与流变,探寻它的来龙去脉与渊源,达到对新闻评论文体的一个初步认识。
第一节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辨析
我们知道新闻的定义是多种多样、众说纷纭的,但相对比较多数的看法就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那么,关于新闻评论的定义又是怎样的呢?
从基本定义出发: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新闻体裁,是针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新闻评论价值和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前述这些内容的新闻报道,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从体裁样式出发:新闻评论就是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新闻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等等总和的一种文体。
从媒介表达出发:新闻评论是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新闻网站等新闻传播媒体的新闻性议论文章及栏目、节目的总称。
一、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对比辨析
认识新闻评论,必须在与同为新闻媒介重要传播手段的新闻报道的比较中进行辨别。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鉴别就没有认识的获得,知识的把握。通过把同一语境下或相同相近内容形式的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作品放在一起做比对,立即就会对新闻评论有一目了然的感性认识,从感性再上升到理性的认知也就不难了。但是,这两者虽同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却有着多方面的重大差别,有些方面甚至是本质性的差异。经过相应的辨析,可以使我们更深刻、更准确地认知新闻评论这一新闻样式。具体地,我们将对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从定义、特征、方法、目的、要求、采访、写作、语体等八个方面,做一个充分细化的剖析:
(一)新闻报道
1.定义 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这是新闻学习者大多从以前的专业课上已经学过的概念。
2.特征 提供的是事实性、新闻性信息,是按照事实本身的情况作客观的述说和反映,是“用事实说话”或“摆事实”的过程。
3.方法 这里所说的“新闻报道”,主要特指消息类新闻体裁,所以它主要通过叙事、描写等手段,运用客观表述的方法,自然、明白、流畅的结构方式,尽可能准确、生动、完备地交代各新闻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等“五要素”或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要素”)。
4.目的 通过具体真实地描述介绍事实,力图再现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过程、状况及其来龙去脉、结果与原因,让人们在事实的描述和表达中认识事实,感悟和体认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意义、价值,着眼于让“事实胜于雄辩”。
5.要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就是要求新闻事实及新闻报道必须绝对真实可信,准确无误,报道要完全符合事实本身的实际情形和本来面目。
6.采访 采访中要求关注新闻事件本身的完整状况及其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特别是其中详细的情节乃至细节。
7.写作 一般新闻稿的写作多是从叙述到叙述的,有的会加入描写,就是叙述加描写的方式。除通讯、特写外,通常是不会也不允许加入评论的。仅就写作本身而言,叙述或加上描写就是新闻稿写作的目的和全过程(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可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如果有谁一不小心在写作中加进了评论,也就是记者自己憋不住,“跳”出来“说话”了,则常常是要被视作“败笔”的。
8.语体 采用的是现代汉语里类似公文语体交际语言的文体样式,基本符合公文语体“主要使用陈述句”和“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句稳词妥,通体通顺”,以及“明确性、简要性和规范性的要求”,具有简明、准确、平实的风格。
(二)新闻评论
1.定义 是针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新闻评论价值和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新闻报道所做的评说。
2.特征 提供的是观点性、思想性、理论性信息,是思想的传播、意义的传播,它要评述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人物的看法,是用道理来说话,或叫“讲道理”“摆理由”,要求“以理服人”。
3.方法 主要通过说理论述的方法,运用正确的思想理念(论点),充分的事实材料(论据),合乎逻辑的说理方式(论证),直截了当、鲜明准确、结构谨严、层次分明、生动流畅地评事说理,阐明立场,表明态度,传达观点。其中,论点、论据、论证被看作新闻评论写作的“三要素”。
4.目的 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议论、评说,力图引导人们对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性的认识,对真理性认识的接受,通过深刻的理性的论说,说服、教育人,并启发人们对新闻事实获得举一反三的思考与联想。
5.要求 也强调对新闻事实真实性的要求,所有的事实性、论据性的引述都必须绝对真实、准确、可靠。因为,真实准确的事实是新闻评论的前提。但就根本上说,说理性是新闻评论的力量所在,要求说服力要强,分析要中肯、辩证、正确,说理要透彻,并能准确地、令人信服地揭示出新闻事实的本质或规律性。在这里,甚至也可以说“真理是新闻评论的生命”。
如果新闻报道是真实的,则相应的评论的真实性就有了保障的基础。从真理性的认识来看,由新闻报道引发的评论所提出的论点,都是符合新闻事实、新闻事件所透露出来的本质性的认识的,其推理、判断、结论就是没有问题的。
6.采访 采访中也需要关注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本身的状况,也要了解来龙去脉,但更要关注新闻事件及新闻人物所传达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精神和看法、意见、认识等东西,从中寻找到理论认识的闪光点、思想见解的深度,以及新闻评论所赖以立论的基础和条件。
7.写作 新闻评论的写作是以评说议论为主的,也会加入评述甚至简单的描述,那多半是为了交代新闻事实或是介绍新闻人物,以为评议打个基础。新闻或新闻人物在这里是经过评价后的浓缩,为的是让出空间留给议论来填充。它的基本写作顺序就是从简述(主要是评述)到议论的过程,即简述(主要是评述)加议论的方式。
8.语体 新闻评论采用的是现代汉语里的“政治语体”,符合其“观点明确,旗帜鲜明,论述带有强烈的思想感情”的“宣传鼓动性”和“论点鲜明突出,论据充分有力,论证周到严密”的“严密的逻辑性”的要求,具有庄重和谨严的风格。
总起来看,如果说写新闻就是“说故事”,那么写评论就是“发议论”。譬如“××路井盖丢失,井口吞噬骑车人”是新闻,而若由此发出“真倒霉”“真缺德”“真害人”之类的“街谈巷议”,就属于新闻评论了。所以有的媒体开设的新闻评论专栏就叫《街谈巷议》。
二、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关系
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的关系: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是新闻的两种基本体裁或手段、两个基本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在这两种手段或两种方式中,新闻报道是主角、是主体、是基础,新闻评论是灵魂、是旗帜、是号角。两者之间一实一虚,互为掎角,如鸟之双翼,如人之两脚,共同构成新闻媒介的传播主体。而新闻评论紧密结缘新闻,得以展开恣肆汪洋、纵横捭阖的评议论说。所以要求新闻评论要源自新闻,又高于新闻,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评说更全面、更丰富。
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可以领会到:新闻评论也是新闻传播中一个独立的传播手段和方式。作为独立的传播手段和方式,它可以配合新闻报道同时出现在媒介之中,也可以自立于新闻报道之外,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之上,做出独自的媒介传播。这就可以加深新闻出版总署对报纸的定义中提到的两个要素——新闻和时事评论——的认识。
总之,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或缺,不可偏废。无论是客观报道新闻,或是主观表达评议,无论是客观描述事实,或是主观阐述观点,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要做到两翼齐飞,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新闻传播事业健康发展,发挥向导与监督的作用。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独特之处
一、两个主要特征
作为独立的新闻文体,新闻评论自然具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当然也可以归纳出它的若干特点来,但我们认为它的最为显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时事新闻性与政论说理性两个方面。
(一)时事新闻性
“新闻评论”,是“新闻”的评论。这也是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及其他专业性评论以及报刊理论文章区别开来的最重要特征。所以新闻评论又可以有一个别名,叫“时事评论”。
新闻评论当然属于议论文范畴,大多数读者在阅读此教材之前大都也是学过议论文的。但那些议论文大多不能算是新闻评论,其原因就在于它们大多没有新闻性、新闻价值或新闻评论的价值。从这本教材开始,我们所谈论的和所学的新闻评论的特点,就在于我们现在所论所学的是“新闻”的评论,在议论文体当中注入了“新闻”的特质,使这样的文章具有了“新闻”的属性,就是说,它要归入新闻文体之内,属于新闻体裁的范畴。
关于新闻评论的时事新闻性,至少应包含下面三层意思。
1.第一层意思是它的时效性
这是一个对新闻评论传播的时间性和传播效率特征的表述和要求。就是说,新闻评论对新闻事件、新闻报道的反应要快,要特别注重传播的时间效率,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形势,随时即发,迅速及时地用媒体的能力和手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失时机地对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热点社会问题做出反应、表明态度、传播看法、影响舆论、引导舆论。在电子传媒时代,社会对新闻传播时效性的要求更为强烈、更为迫切。电子媒介的现场直播,已然要求新闻评论从及时评论发展到现场评论、即时评论的阶段。对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难,常常真如“枕戈待旦”“倚马可待”的要求所描述的那样。
2007年以向全国招聘评论人才成立新闻评论部,从而开启了自己的“评论元年”的嘉兴日报,对其开创的《嘉兴时评》的要求是,在新闻一线“第一时间发表评论”。《新京报》也提出了“第一时间发出声音”的评论要求,并且他们的“大量评论都会和新闻报道同日见报”。《北京青年报》要求它的《今日社评》“着力关注每一天的最新消息”,其目的也在于强化其评论的时效概念。总之,就是要求能及时、随时、即时发表评论。有人还专门就“第一时间”的概念做出阐释:所谓“第一时间”,一是不为人知的时刻,二是不为人识的时刻。在这两个时刻及时传播了观点信息的新闻评论,都应该算是“第一时间”发出的有时效性的评论。
在这个载人航天器宇宙飞行的时代,谁都知道时效的重要,媒体更是责无旁贷,媒体人都是抢时间、争速度的表率和日日的践行者。
关于时效性,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一味地、片面地强调时效性,还需要注意一个时机时宜的问题。有时尽管事件很重大,问题很重要,也很有评论的价值,但时机却并不一定合适,或者暂时不宜评说,仍然需要看一看,等一等,看看发展,等等结果。如同一般的新闻报道写作所要求的,新闻评论的写作与传播也一样有时机的要求。在时机问题上,既有抢的要求,也有压的必要。用范敬宜先生的话说:“把握发稿的时机。……既要会抢,也要会压。这也是一种编辑艺术。抢要抢得有道理,压也要压得有道理。要压而不死,抢而不乱。”这一要求,一百年前,中国新闻评论的大师级人物梁启超,在规范新闻评论的要则中,也作了明确的规定。他在《时报发刊例》中提出评论要“以适为主。虽有高尚之学理,恢奇之言论,苟其不适中国今日社会之程度,则其言必无力而反以滋病,故同人同勖,必度可行者乃言之”。
时机、时宜、时效,是新闻评论人始终念兹在兹的事情。其实,早在近一个世纪前,中国新闻学大师级人物徐宝璜,就在其中国第一部新闻学专著中提出:评论写作及发表“既不可延迟,亦不宜过早。因迟则往往于事无济……反之发表过早,主张今日所万不能行之事,即使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至多不过引起纷扰,否则等于赘言耳”。
此外,时效性问题也不能绝对化、机械化了。因为对于新闻评论来说,时效性终究不是最重要和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最重要和有决定意义的往往是选择话题。例如,同样是谈论坚守18亿亩红线的话题。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坚守18亿亩红线的问题上“绝不能犯遗祸子孙的历史性错误”。新华社在他讲话的当下即写作了《绝不能犯遗祸子孙的历史性错误》,被50家媒体采用。一个多月后,国土资源部公布了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再次对坚守18亿亩红线敲响警钟,但新华社没能在报告发布的当日播发评论,直到4月13日才播发了一个新闻由头时效语焉不详的评论《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决不能失守》,但依然被58家媒体采用!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选题第一,时效第二”。关于选题问题我们在下面的章节里还要介绍。当然,这也说明关于耕地问题,是这一时期大家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且关注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说到底也还是一个时宜、时机的问题。
时效性问题实际上就是说的新闻评论与新闻事件、新闻报道的距离问题,就是要从时间上、空间上尽量接近的问题。就像美国新闻学者康拉德说的:“距所发生的新闻事件越近,你就越是有好机会进入观点自由市场并且充当‘公众问题讨论中诚实的经纪人’。”所以,时效问题总还是新闻评论比较重要的问题,就因为归根结底它还是“新闻”的评论,这也是新闻评论的一大特点,也是它的生存法则。
2.第二层意思是它的时事性
我们说新闻评论是源于新闻、高于新闻的,就是说新闻评论总是基于一定的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时事舆情,而生发议论、发表评说、阐述立场的。一句话,就是要“缘事而发”。所以,新华社对《新华时评》的要求是“缘事而发”“抓住新闻事件,紧扣时代脉搏”。《人民日报》对《人民时评》的追求是“紧密关注事实”“让评论与新闻如影随形”。这都是说的时评要见事见物。《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的作者康拉德·芬克也说:“紧扣新闻,能为你的社论增添力量,为报纸增强时效性、时事性和针对性。”也是说的这个意思。
这里说的“时事”,应该包括了时代、时势、时世、时政、时局、时弊……新闻评论就是围绕这个“时事”来作文章。在这里,既可能议时代特点,又可以论时势变化;既可以评时世进程,又可能话时局发展;既可以指点时政改革,又可以抨击时弊要害……还可以就一时舆情、陈腐观念、糊涂认识、落后思想等进行评说横议,总之,就是评论的“眼中”要有“事”,要见“物”,不能空议泛论,不能无“事”生非。就是指陈要有“实事”,臧否要见“人物”,甚至要有一点“无一句无来历”“无一字无出处”的劲头。
3.第三层意思是它的针对性
新闻评论所论何来?是冲着什么来的?是否有的放矢。新闻评论要直接面对现实的问题、时代的矛盾发表看法,阐明主张,要求新闻评论的选题立论要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这里面又包含三个方面的要求:一个方面,新闻评论的内容要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是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包括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思想疑惑等等,发表意见、议论和看法,阐明思想、观点和主张,引发交流、讨论和争鸣,这是解决就什么说话的问题。第二个方面,就是要知道新闻评论是面向什么人发言的,要弄明白对象,摸清楚要求,是问诊治病,对症下药,就是要解决对谁说话的问题。这两个方面就是说一个是针对世事,一个是针对人事的。顺着第二个针对人事而来的评论,就有了第三个方面的针对性,就是你所针对的人要不要你的评论?就是必须把评论想要讲的道理与受众想要听的紧密结合起来的问题,受众的需要才应该是评论最重视的事情,这也是“以需定产”的问题,是评论的策划写作者必须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考虑到了,考虑好了,才有可能拿出有针对性的评论,使评论产生尽可能广泛强烈的社会共鸣,实现引导舆论、影响舆论的积极的传播效果。
新闻评论作为具有新闻属性的时代文章,当代历史记录,对现今社会现实的反映,还有人把它称为社会时代的“镜子”,更应该紧跟时事进程、紧贴现实社会,“因时”而作,“缘事”而发。就像林语堂在评价鲁迅文章时说的:“处今日之世,说今日之言,目所见,耳所闻,心所思,情所动,纵笔书之而罄其胸中。”
综合起来,针对性与时效性的问题,在这里有点儿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也就是说,有了针对性还需要有时效性,否则,针对性可能不再;与此同时,有了时效性还要有针对性作保证,否则,时效性无益。而时事性之中,则一般有可能包含着针对性和时效性,否则也是不成的。只有这三者集中起来,统一地体现出新闻评论的时事新闻性,才行。当然,要做到做好这一点确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所以康拉德·芬克要说:“将那些对读者迫切需要的东西(针对性——编著者)确定为自己的议题并以及时快捷的方式加以评论(时效性——编著者)。这并不容易。”
(二)政论说理性
新闻评论不仅仅是“新闻”,更是“评论”,评论就总是要说理的,是讲道理的文章。这也是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最大的区别之处,也是新闻评论与新闻媒体上其他类型文字及其他类别文体文章区别开来的显著特征和重要标志。
这一点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
(1)鲜明的倾向和正确的立场。
新闻评论要针对有社会政治意义和社会普遍价值意义的问题发言,就是要论政,评说时事政治,议论政局、时弊。毫无疑问,倾向问题和立场问题都是个政治态度问题,就是说在新闻评论当中一定而且必须透露出评论者或赞成或反对、或批评或褒扬的鲜明的政治立场、态度和主张,就是要表达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所以,有人说新闻评论是“时事性论文”与“政论性论文”的结合体。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评论编辑柯妮莉亚·格拉曼介绍说:“我们对一些不利于社会公众利益的做法会旗帜鲜明地给予批评,不管他是政府还是大公司。”
如1984年4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就是要彻底否定文革》,就是一篇政治立场坚定、思想旗帜鲜明的拨乱反正檄文,因而受到了读者的高度赞赏和欢迎,并获得了1984年度全国好新闻的特等奖。
(2)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论证方法,通过直接说理论述的方式,获得准确的理念。
20世纪初,形式逻辑作为论证的方法引入新闻传播业以后,使得新闻评论的论证更加严密、更加有力,推动了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层次与节奏,及其论证的有效性。新闻评论是说理的文体,说理就需有严密的逻辑论证,要能自圆其说,这是它必须有的本质特征,也是它有力量的原因。尤其是在如今的读者队伍中,是非判断能力、理论鉴赏能力越来越强的时代,受众水平越来越高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形式逻辑运用的重视和平常化,更加要求评论人要加强逻辑的自觉运用以及评论的逻辑力量。
如:1953年8月27日《纽约先驱论坛报》刊载的李普曼的文章《无理主张不能解决朝鲜问题》,文章不长,却是一篇丝丝入扣、逻辑严密的评论。
统一朝鲜和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两事,是极少可能在一个受到限制的、仅由双方出席的会议中达成协议的,因为双方的条件是绝对的而且是不可协调的。我们不能迫使共产党同意李承晚来统一朝鲜,也不可能迫使共产党同意在李承晚的优势军队面前撤军。除非由李承晚来统一,否则我们是不会建议统一朝鲜的。我们也不会在那种可能限制李承晚对他的军队的主权的条件上撤军。除非有一种顺利的调停,否则双方所持的立场是不可能用谈判来取得协调的。
因此,我们面对着一个几乎肯定的僵局——不统一,不撤军,而李承晚叫嚣着要进行军事冒险;美国人民开始要问为什么不把孩子们送回来。随同这种情况出现的,将是一个有最大可能实现的前景,即由于我们已经独立承担了政治会议的责任,所以如果政治会议失败的话,大部分的责难将是针对我们的。
文章开头延续了标题(就这篇评论而言也就是选题,同时也是主题和中心论点)提供的意象,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不可能在没有相应条件的情况下解决的问题——朝鲜问题——推出概念。接着立即以因果递进的推理分析,论证了在现有条件下(更甭说再加上李承晚的无理主张了!)根本无法解决的“朝鲜统一”和“外军撤退”这样两个问题,也就是“朝鲜问题”。第二段接着论述李承晚的叫嚣的无理和主张的不可能实现,进一步加强了对论题的论证,突出了中心论点的正确。评论就是在其内在的因果和递进的逻辑关系中层层展开,步步推进,进而完成的。
(3)通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在思想、政策、法规及理论上的高度分析,探讨并提炼出其中透露出来的一般的、普遍的社会政治意义。
新闻评论总是要从政治思想的高度、从政治法治的立场、从政治社会的视角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上升认识、做出判断。
因为新闻评论不同于其他各类的专业性业务评论,它属于社会性时事政治评论。就体育谈体育那是体育评论,就戏剧谈戏剧的是戏剧评论,就小说谈小说则是小说评论,就电影谈电影是影评。这就将新闻评论与各类专业性、行业性、业务性之类的评论区别开来了。就是说本门课学的是新闻的评论,而非其他。即使新闻评论要就体育问题、戏剧问题、电影问题来写,那也一定要从体育、戏剧、电影之中引发出普遍的社会时事政治意义来,或是从体育、戏剧、电影事件中发掘出普遍的社会政治意义来。
比如,1984年,中国奥运代表团重返奥运,便获得了“首金”,第一次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这一突破让中国人一洗耻辱,扬眉吐气,群情振奋,举国欢腾。《中国青年报》为此写了一篇社论,不过三百来字,却高度概括、寓意深刻、激情昂扬地揭示了这一辉煌时刻的重大社会时事政治意义,字里行间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和高昂的民众意志,喊出了国人心声,表达了国民情怀。
《别了,零!》
是我们,是我们中国人夺得了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半个多世纪来背着奥运会“零”的包袱的中国人,从此可以吐气扬眉了!
年轻的中国运动员许海峰、曾国强用百步穿杨的绝技和力举千钧的气概,把零的耻辱甩进了太平洋,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结束了“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开创了中国人夺取奥林匹克金牌的历史。这是响亮的序曲,是更大胜利的前奏。
当地一家报纸评论说:“中国人刚一回到奥运会,就迈出当仁不让的步伐,令人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他们目光依旧。要知道当今的中国已跨入了“不拘一格降人材”的时代。
自豪吧,健儿们!自豪吧,青年们!自豪吧,炎黄子孙!因为今天,我们当之无愧地向全世界说:“别了,零!”
(1984年7月31日《中国青年报》)
这已不再是就体育谈体育了,而是从体育、金牌谈到了国运、国威,提升到了民族精神、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时代变迁的认识高度,实际评的是时事、时局、时政,这就成了时事评论、新闻评论了,而不再仅仅是体育评论了。
(4)通过议论说理、论证评析,提炼出一定的思想观点,形成一定高度的认识,这往往是令人有眼前一亮、如醍醐灌顶般的顿悟,让人击掌叫绝。
这是新闻评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这是新闻评论写作最难的要求,也是新闻评论比拼高下的领地。能否评出出人意料的新颖的观点,能否析出使人耳目一新的新鲜的思想,这是需要也是考验评论作者真功夫的时候和地方。
所以,写了多年社论、评论员文章的米博华深有感触地说:“社论难写,难就难在社论并非是一个写作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思考能力和思考水平的反映。”就是因为评论要出思想、出观点,没有思考能力和思考水平怎么能出思想、出观点?米博华还说过:“广义上说,所有评论都以阐述思想为主要特征。”
二、两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这样两个特性,基本可以从内涵和外延,或是从共性与个性等方面,将新闻评论的独特之处予以概括了。
在这样两个特征当中,时事新闻性强调的是“述之以真”,就是要有事实的准确性和真实的新闻性。在这一点上,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话,真实也一样是新闻评论的生命,这是不用怀疑的。政论说理性要求的是“晓之以理”,就是强调要以理服人,要讲道理,要讲真理,要讲法律,要讲规律。同样,真理性的要求,也是新闻评论生命的要求。在这两者之间,前者是基础、主体,后者是灵魂、主心骨。没有前者,后者就如釜底抽薪,无以立足,或沦为空论,或狡辩、诡辩;而没有了后者,前者又难免成为一具没有灵魂的披着新闻外衣的僵尸,或者只能还原为新闻。
综合上述两点合二为一,才成就了这个叫作新闻评论的文章品种,也就是在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基础之上进行论事说理、议论风生。因为,新闻评论说到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文体。也正是有了这两点的统一,才使得新闻评论既区别于其他的新闻品类,又区别于一般的议论文章,而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新闻体裁。
第三节 新闻评论文体的发展与流变
一、议论文体的历史渊源
新闻评论从其文体源流来考察当从属于议论文或论说文。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2400多年前的《左传》里,就留下有这样的文章《左传·周郑交质》: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蘩蕴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这篇文章对周天子与臣属国之间从以人质为信约开始,到最终交恶的事件,进行了谨严的分析、尖锐的评判,进而深刻地指出:交而无信,质也无益。这篇短短两百多个字的文章,既缘事而发,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逻辑严密地把个“周郑交质”的原委、结果及其本质,揭露得深刻有力。用现在的观点来看,除了时间、时效、文言上的差异,这篇文章与现代的新闻评论已没有多少的差别了。
在这部通常被看作是记史叙事的《左传》里,尚且有如此的议论性文字,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以论辩说理为主的诸子百家的文章就更不用说了。那个时代前后及其以后直到秦汉的记载,各色政论家、纵横家的各种政论、策论势如恒河星数。而其中佼佼者如孔子的论点(《论语》),孟子的论辩(《孟子》),荀子的论证(《荀子》),不仅引领得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且直把后世议论性文章的所需要素一应俱全地置备齐了。此外,还有后来大量地附着在一篇篇记事文后面的“君子曰”“太史公曰”“臣光曰”等等的形似今天编者按语一类的简要评论,可说是蔚为壮观。所以有研究者认为“春秋战国时代……论辩文已经得到充分发展,不仅出现了众多的作家,而且出现了不同的风格,产生了典范的作品,并确定了论辩文的一些最基本的形式。后世的论辩文,虽有许多发展,但无不以先秦诸子为出发点和楷模”。
此后经过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尤其是唐宋的“古文运动”、明清“公安”“桐城”等流派以及一代代文人学士的创作、推动、演进,将中国古文暨议论性散文文体发展到了极致,为清末魏源、龚自珍等一批比较早地睁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以及后来的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改良志士,在近现代报刊史上写下振聋发聩的政论文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更使得梁启超等人能够在此基础之上,打破了中国古代传统论辩文的束缚,特别是当时报刊上只有社论等单一政论性文章的格局,创造了与现代报刊相称、适应现代新闻传播要求的新闻评论新样式的雏形——短评、时评的形式,从而完成了中国传统政论文向着现代报刊评论的历史转变。
二、新闻评论作为新闻文体的现代演进
1899年,在中国历史上是看似静寂的一年,但在中国新闻评论史上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
这一年,因戊戌变法失败亡命日本的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专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主义”的旬刊《清议报》的第26期上,开设了时评性评论专栏《国闻短评》,纵论变法维新,横议中国时政。关键在于,这一栏目和文体的出现,使中国新闻评论的文体面貌为之焕然一新。这一简短的评论,紧扣时事、时局、时政、时弊,做迅速的反应,发及时的评议。有学者甚至认为,这一时期的“时事短评的出现,是新闻评论演进为独立新闻体裁的重要标志”。
1904年,在中国新闻评论史上也是值得一提的——《时报》在这一年横空出世了。因为它的创刊,中国的报刊发展史上从此有了“专电”,有了“小说连载”,有了“特约通讯”,有了“副刊”,对新闻评论体裁的发展来说,更为关键的是:有了寓意“《时报》评论”和“时事评论”双关语义的“时评”。这一系列的报刊业务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了创办者狄葆贤“欲革新代表舆论之报界”的目标。而中国媒体之有“时评”,正是从它开始。这是名副其实的“时评”正式闪亮登场的日子,它标示了一种时代新文体的诞生。
因为《时报》的这些开创性努力,使得这张报纸立即成为当时文艺界、教育界,特别是青年一代知识分子群体中,极受欢迎的报刊载体,成了“中国智识阶级的一个宠儿”。
《时报》的“时评”“简辟精悍,仅仅数语,能以少许胜多许”。请看1907年1月18日,该报为美国公使向清政府要求招收华工去美洲巴拿马开掘运河的事情,发表的一篇时评:
巴拿马河工不可往,往者非病即死。
美人招巴拿马河工尤不可往,往者非病死即受虐。
此其理由,国人知之,政府知之。
然而美公使仍向政府请求不已,何也?必政府未尝拒之也。
政府固尝闻议拒矣,然而奸民辈能立合同,回国招工,何也?必政府拒之而未尝决绝也。
谓政府不知而政府岂真聋聩?谓政府不理,而政府竟无心肝?无以名之,名之曰:非真爱民。
固吾不责奸民,而惟责政府。(完)
总共一百来字,却写得环环相扣、层层逼近,自问自答、有声有色,一气呵成、直击要害。这样的评论文字,除了文言文语体与现代白话文语体的差异,无论从表达观点的思想性、揭露问题的犀利性、行文推衍的逻辑性、议论说理的层次性等方面看,均与今天的时评、短论几无分别了。而且,写得如此虎虎有生气,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这样的抨击评议,即令今天看来也是让人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
经过这样一些报人和媒体的努力,以及这一时期前后陆续出现的编者按语形式的评论样式的加盟,除了文言表达方式等语体变革,要等到后来的白话文运动的改革外,可以说,新闻评论的文体样式在这一时期已经基本成熟了。后来的评论员文章、述评等新闻评论的传播体裁样式,只不过是在这一时期新闻评论样式基础上的变异和发展。
三、新闻评论作为时文的当代发展
从前述的定义出发,新闻评论或时评之类的文体样式,应该是从有报纸以来就存在的。实事求是地说,从现代报纸的实际情状看,从以上的考察来看,也确实如此。
通过以上对新闻评论文体渊源流变的简略考察可知,新闻评论或时事评论的产生及繁盛发展,总是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或大发展、大进步的历史时期出现。从晚清的报刊政论、新闻评论的定型,到民国初年杂文的出世,都能看到这类议论时政、评判时事的论文的身影,同时也让人时时感受到,那些执笔为文的文人论政的拳拳之心、赤子之情。
而且,中国文人往往以以文论政自期、自励和自豪。1941年5月15日,《大公报》获得了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颁发的世界性荣誉奖章,病中的张季鸾在《本社同人的声明》的社评里,不无骄傲地说:“假若本报尚有渺小的价值,就在于虽按着商业经营,而仍能保持文人论政的本来面目。”后来,胡政之在《季鸾文存》的序言中说:“季鸾是一位新闻记者,中国的新闻事业尚在文人论政的阶段,季鸾就是一个文人论政的典型。”可见胡政之对张季鸾也是相知甚深、惺惺相惜的。
从当今的中国传媒业界来看,新闻评论的传播样式,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无论是新闻评论体裁的多样性,还是新闻传播媒介载体的丰富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其中,尤其是时事评论,紧盯社会热点,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将新闻热点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及时甚至是即时地传递给受众,传达媒体立场,发布媒体意见,同时收集民意,广纳呼声,而深得受众的喜爱。“时评”一体已然呈现出独领风骚之势,成为当今时文。这一现象是值得玩味的。
“时评的复兴”,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新闻传播界的一个耀眼的特征,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事件。
自1904年,由《时报》开创而横空出世,时评这一新闻评论新品种,伴随着时代的大变革应运而生,为社会的大改造而呼号呐喊,其自身的发生发展也与时沉浮,随世兴衰,时隐时显。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初,时评遇着了互联网,这个搭载了高科技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形式的高速发展,加上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大量凸现,各种阶层利益激烈博弈,以及更加开放、更加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的出现,使得时评再一次地兴盛起来,而且不再限于报刊等纸质平面媒体,亦为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兴电子媒体所青睐,“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点开网页,时评四面开花、蔚然成风。”一时间呈现出包括时评在内的以新闻评论为主要特征的“观点市场”的兴旺发达,展现出舆论多元、观点杂陈、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可以说,正是媒体竞争的激烈化、社会问题的复杂化、政治进程的民主化和人们认识的多元化,造就了包括时评在内的新闻评论的复兴和大发展。尤其是时评,总是在时局巨变、社会变革、时事纷繁的时机里喷薄而出,并进而形成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而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复杂进程,使得评论和评论人有一种不能迅速反映,不能从容表达的紧迫感和压力,又反过来催生了新闻人、新闻评论人的进取心和奋发斗志。
2000年4月17日,北京青年报自复刊以来破天荒地开设了言论专栏《今日社评》。
2001年的5月份,新华社改变了多年只提供纯客观新闻的“传统”,推出了《新华时评》发稿栏目,开始向媒体和社会提供直抒胸臆的“国家通讯社观点”。
2003年11月11日,甫一创刊的新京报,即模仿海外一些报刊常用的社论版和社论版对页的样式,开设了包括时评在内的言论版。
2005年4月人民日报在已有《今日谈》《人民论坛》及其他各专业版的专栏评论的基础上,又开设了与人民网联动的《人民时评》专栏。
2007年3月5日,曾经不为很多人所知的嘉兴日报,以向全国招聘人才组建新闻评论部为契机,推出了以“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第一时间发表评论”为宗旨的《嘉兴时评》及评论专版,并以此开创嘉兴评论的历史新纪元,进而把2007年定为嘉兴日报的“评论元年”。
此后,上述各报先后编辑或出版了各自的评论专辑。像北京青年报的《今日社评》,新华社的《新华时评作品选》,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新京报的《新评论》系列丛书,嘉兴日报的《评论元年——2007年〈嘉兴日报〉新闻评论选集》等。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也在2008年下半年,开设了一个时评性的节目《我的今日之最》。2009年7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再次改版,首先推出了首个改版栏目《朝闻天下》,在改变整体包装、加大新闻容量的同时,着力加强了新闻评论的内容和部分,在对新闻的解读中,加入了即时的评论,就不同新闻请来不同专家点评,进而增加全天各时段新闻节目中随时添加评论的元素,还打造了一档国际时事评论的节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利用广播采播的即时性便利,随时在新闻播报中插入评论或评点,甚至常常由主持人与消息报道的记者随时连线,在主持人播报消息之后或是同时,即时连线采访的记者上线,评点解读有关新闻的关节点、意义及其影响等新闻背后或之外的“看点”,引导听众丰富和提升对新闻信息的认识,从而丰富和加大了新闻的信息量和思想性。所以,它的“央广新闻”栏目广告语就叫“聆听有思想的新闻”。
广播电视的这些类似时评的即时评论,对于引导广大受众提升对新闻事件的认识,扩大对复杂问题的理解、识见和眼界,引导舆论流向正确的方向,无疑都是有帮助的。
正是它的贴近性、它的时效性、它的灵活性,以及战斗性的品格,能够随时、迅速地反映当下这个风云激荡、瞬息万变、剧烈变革时代的面貌及其本质,能够适应人们即时反映舆情、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影响社会、变革时代的需要,才使得它为世人(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所青睐。从而使它成为时人广泛运用的一种文体。而时评的复兴,则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更带动了新闻评论传播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第四节 新闻评论的传播价值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独立的传播渠道、独特的传播手段、独有的传播样式,它除了具有新闻传播所共有的价值和作用等共性之外,必定有它之独特作用和独有的价值。从传播的实际效果看,新闻评论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和作用至少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传播观点
前面我们讲过,从新闻传播学的认识意义上来看,新闻评论的传播之有别于新闻报道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新闻评论传播的是思想观点信息。也就是说,新闻评论在传播活动中,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及时地将最新的观点、认识、思想、主张传播出去,送达受众,以适应受众对于观点信息的需求,满足受众获取观点新闻的欲望,进而达到积极影响受众、有效引导舆论的目的。
另一方面,从社会大众一方来看,在传播手段日益繁多的环境中,在民众意识日益觉醒、日益多元的形势下,受众也有了日益强烈的表达思想、传播主张、交流观点的要求。因此受众在传播中的位置,已然从单纯的受者,转变为既是受者,又是传者了。
其实,本来媒体就是作为公众交流平台、社会意见总汇而存在的,这是由媒体的传播特性所决定的。
今天的时代,就更是热闹非常了,各种意见的表达,呈现出空前的活跃和自由畅达的趋势,媒体只有适应这种潮流,与时俱进,别无选择。
在以往,我国媒体新闻评论通常只是以单向传播的形式存在的,言论版块往往成了“上大人”的“讲坛”。进入新的世纪,在各类媒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受众表达的要求,纷纷创建或扩充评论版块(栏目)甚至评论专版的形势下,媒体言论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百家争鸣,越来越多元纷繁。一些新兴媒体、都市媒体、市场化媒体,在开办与传统媒体相似的评论版块与栏目的同时,更多地创办了登载民间意见、多元声音的评论版块和栏目。如《羊城晚报》有整版的《时评》; 《广州日报》有《今日时评》《都市早茶》; 《武汉晨报》则有《舆情调查》和《民间声音》;南昌的《江南都市报》有《江南时评》。2002年3月4日,《南方都市报》率先在全国都市报中开办时评版,开始了迈向“有厚度,更有深度”的主流媒体之旅,“从而引爆了全国尤其是广州报纸的时评热潮”。2003年4月2日,又开辟《来论版》。现在该报有社论版和个论版,从栏目设置上来看,《南方都市报》留出足够的多元言论空间。它的《社论版》主要分为《社论》《媒体之音》《街谈》《来论/来信》和《实事求是》等栏目。其中《社论》是传达报纸观点的文章;《媒体之音》主要转载其他媒体的观点与立场;《街谈》主要发表读者对身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的观点与看法;《来论/来信》主要刊登读者的观点和意见;《实事求是》栏目又分为《事实纠错》《文字更正》《说明订正》三块,主要是刊载报纸的文字与事实上的差错;《个论版》刊载作为“舆论领袖”的专家学者的文章,细分为《中国观察》《虚拟@现实》《媒体思想》《美国来信》等栏目。与《南方都市报》成为姊妹报的《新京报》也有类似的一些栏目。而《京华时报》有《声音》,《北京青年报》有《来论》等。这些都使读者有一定的空间传播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使传统意义上“一言堂”的评论版由“言论讲坛”变成受众广泛参与讨论的“媒体社区”,而多元的话题选择使“一家之言”的报刊评论发展成“众说纷纭”的观点传播平台。有的媒体上的这类栏目干脆就叫《众议园》《议事堂》等等,充分显示其民间众议的特点。
一直以评论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时政新闻周刊《瞭望》,评论的分量和地位始终是比较重的,而且也是全力打造能容纳各方观点和意见的表达平台的。这从该刊的评论栏目设置也可看出大概。该刊的评论版块有七个:(1)权威表达版块,这个版块里有两个栏目,一是《瞭望论坛》,一是《国际评论》。前者有四种表达形式,分别是本刊编辑部、本刊评论员、本刊特约评论员、个人署名,都是代表编辑部发言的。但本刊编辑部的署名方式很少用,只有在非常重大的政治时刻使用。本刊评论员较常用,由周刊资深评论员操刀写作。本刊特约评论员约请的大多是掌握决策信息、离核心决策层较近、信息来源权威又不便署名的人士,撰写主题重大的评论。个人署名的多是权威的专家学者或政府官员,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其名字本身就是有号召力的品牌。而《国际评论》的作者多是对国际问题有发言权的权威专家或新华社驻境外分社的资深记者,代表编辑部对当周国际热点问题作权威评论。(2)要害表达版块,由本刊记者编辑、新华社资深采编人员及临时约请的专家学者,在《时评》栏目发表对当周热点、焦点新闻事件的看法。(3)前沿表达版块,栏目是《专家视点》。约请专家学者以个人身份发表前沿见解,提供参考建议和舆论引导。(4)人文表达版块,由关注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的权威学者在《视野》栏目撰写稿件,为读者广见闻、开视野、长新知。(5)草根表达版块,在《读者笔锋》栏目里,一事一议,是为读者提供的对时政和社会现象进行民意监督的平台。(6)新锐表达版块,由周刊专人收集整理的网上议论,在《一周网谈》专栏刊出,也是传统纸质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互动的一个形式和过程。(7)特色表达版块,设置有《漫画杂感》栏目,由编辑部安排专人以短小杂文配以讽刺漫画,对社会公德领域的热点事件进行投枪匕首式的战斗。这样的一个架构,大体上是涵盖了各方人士的表达需求的,理论上看是基本上可以满足各方表达意见的需要和条件的,从形式上也可以看作一个公共意见表达的平台了。
像国外的一些报纸如《纽约时报》社论对页版一样的舆论平衡、沟通、对话、交流的平台,则已然成为发展的前导和方向,并正成为一种媒体趋势。正是因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利益格局的多元,带动了与之相应的思想多元、观念多元;加之互联网这一真正实现了公共舆论平台开放、多元条件的优势技术,以及媒体间良性有序竞争;还有社会舆论环境的相对宽松,民主法制走向清明进步,所有这些都使得新闻评论和新闻评论的传播平台,可以真正形成意见的争鸣,观点的交锋,看法的互动,思想的盛宴。
正因为如此,才能够真正实现多年倡导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舆情互通的良善局面。也使得媒体平台及新闻评论这一公共论坛,逐步从党政机关简单的传声筒走向公众普通的发言台,从上对下的单向传输走向全方位多维多向舆情沟通交流的枢纽,从单一的发布指导走向多元的交流互动、互补、求同存异的公共意见的讲坛,从而能够完成民众意见交流、观点互通、社会舆情通畅的使命。
美国《达拉斯新闻晨报》发行人玻尔·奥斯邦说:“最好的评论版会给教育、探讨和争议提供一个论坛——公民必须拥有这些以尽自己作为民主社会成员的义务。”同时,“精心编辑的、令人尊敬的社论版是冷静和理性讨论的园地。在这里,每天都能召开城镇会议,每个人都能参加;在这里,公民与领袖的真正交流互动很容易开展。”
通过各类新闻评论的观点传播、交锋论辩、沟通交流,使一些“热点”得到合理地降温,使一些“难点”获得科学地化解。在一些报纸的言论专版,如《京华时报》的《声音》版、《新京报》的《评论》版等,一些电视台的专题节目,如央视的《我的今日之最》、凤凰卫视的《时事辩论会》《锵锵三人行》等,还有网络上的《论坛》《社区》之类的地方,都可以见到这样的形同舆论总汇的集散地,由此可望有效地获得观点信息,有机地沟通上情下情,有效地疏导社情民意。
二、判断表态
新闻评论代表新闻媒介或作者对重要新闻事件和重大现实问题直接表明态度。我国的全国性新闻媒介(如党报党刊、国家通讯社等中央级媒体)及一批地方媒体的新闻评论,有时还要代表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发言,常常表明的是国家的态度、政府的立场,体现出鲜明的褒贬价值判断。
新闻报道一般是不能作明确直接的表态的,即使有想法、要表态,也是潜藏在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不能直白地说出来的。新闻评论则不一样,它不仅可能,而且必须直截了当地、旗帜鲜明地表达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态度、倾向、立场、看法等,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判什么,应该怎样,不该如何,泾渭分明,立场坚定,是其是,非其非。即使它有时可以含蓄,但终究不可含糊。
康拉德在“有冲击力社论写作的基础”里有一条标准就是:“你的社论是否提出倡言支持了一种立场?”
如2009年2月13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是由美国内金融业乱象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山崩海啸的时刻,这对于拯救美国内金融经济危机,本是无可厚非的举动。但由于这项计划包含有强烈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因此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批评。新华社随即播发了《贸易保护主义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毒药”》,鲜明地表达了中国方面的判断和立场,立即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稿件被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和BBC等西方主流媒体转载,引发了积极的反响。
三、升华认识
新闻评论的政论说理性决定了它要从思想、政策、法规、理论的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源于新闻,又高于新闻,说出新闻本身所没有说或不能说出来的道理,而不能就事论事,循环往复浅层次地表达。要通过分析评说,进行提炼和升华,使受众从思想上、政治上、法律上、道德上分清是非、领悟道理,理解新闻事件所包含的社会政治意义,达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飞跃,实现认识上的深化和思想上的升华。
当然,升华绝不只是一味地将新闻事件炒热、升温、拔高,也不是把一些热点弄得更热,把一些难点问题弄来炒作,反而有时甚至要泼点冷水,要化难为易。在这里,升华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受众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为了独树一帜、自命清高、哗众取宠。
四、释疑解惑
新闻评论是对社会问题、现象、矛盾、事物,以及一些会议、政策、决定、法规等等,人们看不明白,或一时看不透、看不清的地方和内容,做出明白易懂、清晰透彻的解释。好像教学中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中的“解惑”的作用,释疑的作用。解读时事,解读政策,解读法规,就是要把深奥的道理,专业性很强的政策、法规等等,用浅显明白、通俗易懂的话语“翻译”清楚,解释明白。
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一些暂时看不清楚的事件,搞不明白的变故。这时,就需要有人出来对发生的事件,出现的问题的来龙去脉、原因结果、发展趋势、意义作用等等,做出条分缕析的解剖,做出切中肯綮的辨析,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新闻记者作为社会瞭望哨岗位上的职业人,就有责任、有能力、有必要出来做这样的工作,并做好这样的工作,唯如此,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与职责。
五、监督批判
早在一百年前,梁启超就明确指出了新闻评论的作用:“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这是对当时的报社及其所有的新闻传播报道手段说的,但对于直接阐明观点、表达思想的新闻评论,应该体现得更为明显,运用得更为直接,结合得更为贴切。
与整个新闻传播一样,新闻评论也可以而且应该更多地、更直接地对假恶丑、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以及不良现象进行监督、揭露和抨击。而且由于新闻评论的直接说理性,使其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更加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批判有力,体现出舆论监督的显著性、直接性、战斗性和有效性。
有监督就少不了会有批判。前面说过,新闻评论因为有评价、评议、批评、论述、论证、论战等含义,总是免不了要有批评甚至批判的意味,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新闻评论就是批判的文体,就是批判的武器。《中国青年报》评论部主任冯雪梅介绍:该报“很多评论都带有批评和反思的意味。”因为,新闻评论总是要评判是非、臧否人物、抨击歪风邪气、打击贪官污吏。就像当年谭嗣同曾经愤恨地责问的:“既不许美,又不许骂,世间何必有报馆”!媒体这样的社会利器,尤其是新闻评论这样天然具备了战斗品质的文体,就一定不能辱没了自己的批判使命。
六、直接引导
新闻评论要直接表明对事物的看法,直截了当地评说事实、臧否人物、评判时局,就是说要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正确的认识,运用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规定等,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新闻报道和重大的矛盾问题,做出观照、分析、评判、说服。从这一点上看,新闻评论的传播本身其实是反映舆论,从其结果和实际效果看,它实际上起到的是引导舆论的作用。正像有“中国报业第一人”之称的梁启超所自期的那样:“救国为己任,言论觉天下”。
需要注意的是,新闻评论的这六个作用虽然是分别进行论述讲解的,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各自特立独行的,更不是互相排异的,恰恰相反,它们之间常常是统一的、交叉的,有时甚至是聚于一身、相辅相成的。
课后练习
1.请辨析如下两组报道与评论文章,指出其中哪一篇是新闻报道,哪一篇是新闻评论,并请说明理由。
其中的《武汉人大代表:不能把交通罚款当作创收手段》和《说句心里话:“花儿王子”的野心》属于新闻报道,而《严禁利用交通罚款创收》和《“为富且仁”看戴俊》则为新闻评论。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新闻传播学原理上、从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基本概念入手,做一个细致的条分缕析的观察与辨析。
(1)《严禁利用交通罚款创收》VS《武汉人大代表:不能把交通罚款当作创收手段》
严禁利用交通执法创收
2007年01月12日21:12:54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武汉市人大代表倪体洲、高训禧提出,交通执法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应以批评教育为主,处罚为辅,不能以罚代管,把罚款当作创收手段。问题提得很好,也很及时、很有针对性,但记者认为还不够,还应当把利用交通执法创收问题上升到“严禁”的层面上。
包括“交通罚款”在内的任何一种行政执法的处罚,其目的只能是教育违规违法者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而现在的交通执法,由于有“罚没款返还”机制存在,实际上变成了交管部门创收的手段,成了部门谋取利益的工具,执法本应有的目的能否达到,则很少有人在意了。如果所有的行政执法都像交通执法这样把“罚款”当作目标,我们的社会岂不是要各种罚款满天飞?
包括交警在内的各种行政单位的办公经费都是财政支付的,其工作人员的收入都是由包括机动车驾驶员在内的公民纳税提供的,说办公经费不足,还能博得人们的同情,但要把行政执法罚款与行政人员收入挂起钩来,就让人无法认同了。
一个800万人口的武汉市,一年就有超过100多万笔、金额达1.5亿元的交通罚款,像北京这样规模更大、机动车更多的城市,一年又该有多少交通罚款呢?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是,记者询问周围开过汽车的人,竟然无人能幸免于交通罚款!罚款面如此之大,这样的执法行为难道不值得我们重新打量么?
武汉市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提醒我们注意,还有多少像交通罚款一样的行政执法不合情理,还提醒我们应该查一查这类执法的“成果”都用于何方?对此,老百姓有权知道。(完)
武汉人大代表:不能把交通罚款当作创收手段
2007年01月12日16:08:02
新华社武汉1月12日电 武汉市的交通罚款,一年超过100多万笔,达1.5亿元。武汉市人大代表提出,交管部门应减少罚款,不能把交通罚款当作创收手段。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11日下午,在武汉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江岸代表团小组会议上,武汉市人大代表、中国光大银行武汉分行行长倪体洲提出:“交通执法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应以批评教育为主,处罚为辅,不能以罚代管,把罚款当作创收手段。”
另一人大代表高训禧则认为,现在交通罚款太多了,群众有意见。他建议,交通罚款应大幅削减,对第一次轻微违犯交规的,应以批评教育和警告为主,第二次可尝试罚款一半,第三次再全额罚款,让驾驶员感受到执法者确实是为了维护交通秩序,而不是为了创收。(完)
(2)《“为富且仁”看戴俊》VS《说句心里话:“花儿王子”的野心》
“为富且仁”看戴俊
2007年7月4日09:22:19
扬子晚报网消息44岁的江苏阜宁人戴俊,到陕西创业攒下千万元资产,本可过着衣食无忧的富翁生活,却为解救素不相识的打工女青年而英勇献身。他的义举感动了当地市民,数千群众自发为戴俊悼念送行。看到这则新闻,我们为戴俊见义勇为的壮举所感染,更感念他为我们社会树立了一个“为富且仁”的英雄标杆。
“为富且仁”的戴俊的出现,对于扭转长期以来社会上“为富不仁”的陈见,甚至缓解人们“仇富”心理,改变人们对“富人”的不良看法,都有很大作用。而且戴俊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并不是一天养成的,更不是灵机一动的行为。当他创业有成之时,便在当地捐资助学,且常年扶助家乡的孤寡老人和贫困户,他还是陕西省装饰行业优秀企业家。他的所作所为,至少可以让人们相信:即使存在着一些“黑矿主”“黑砖窑主”“黑心企业主”的当下,也有戴俊这样先富起来的优秀企业家在!
勇士戴俊的“为富且仁”壮举,为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千万“富人”们,树立了一个“富且善良”的榜样,对新财富观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使那些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先富起来的人,可以思考如何“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问题,想一想除了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的同时,怎样为社会创造相应的精神财富?
如今,当一些人放弃社会价值、躲避崇高的时候,戴俊的出现更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全社会应怎样树立正义、正气?应如何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精神道德、信念信仰?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问题在于谁来做、怎么做?就像西安一位市民说的“他为什么将我们感动,也许每一个人内心都有一种信念,都向往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恰恰如此,戴俊为我们社会适时地树立起一个让人们可以敬仰、可以触摸、可以学习的标杆。
走好,戴俊!感谢你,戴俊!(完)(新华社北京2007年7月3日电)
“花儿王子”的野心
2008年01月02日10:39
新华社银川1月2日电“花儿王子”马汉东,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那般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倒更像一个地道的乡村教师:瘦削黝黑的面庞、普通简朴的衣着,不急不慢的谈吐。但他确实就是宁夏海原县大名鼎鼎的“花儿王子”。
13岁开始跟着村里老人学唱花儿,一路从他的家乡海原县蒿川乡走来,马汉东不仅把花儿唱到了全国,还唱到了日本岛根民俗博览会。
他向我们介绍,花儿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回、汉、东乡、撒拉、保安、土、藏、裕固等八个民族的一种民歌。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高原风格,深受群众喜爱。在我国民间歌谣百花园中,别具一格,占有独特地位,堪称珍贵的口头文化遗产。
宁夏六盘山西北麓的海原县就是花儿的故乡。前些年,花儿与其他民间艺术一样,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危险,年轻人唱花儿、听花儿的越来越少。
马汉东说,花儿是民间艺术,也是海原的名片,不能仅仅是我们几个人唱,需要大力保护和发扬。
“政府现在对这一艺术非常重视,不仅把它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为了培育传承人,县里还确定了一批优秀艺术家,又专门招聘了一批年轻人,拜师学艺,搞传帮带。还在中小学开设了花儿课程,我已经到学校去讲了几次课,效果很好。”马汉东不无自豪地说。
马汉东说:“花儿最早是孤独的旅人自娱自乐的一种说唱形式,现在却演变成向公众表演娱乐的艺术,而且表现形式还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也是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
如今马汉东所在的海原县民族文工团不仅演唱花儿新作,还常年下乡,并在自治区各地演出,让花儿盛开在城乡舞台。在海原,处处可见“花儿故乡”的标志,花儿比赛、花儿歌会不时举行,从中又涌现出李海军、妥燕、撒丽娜等新一代花儿新秀,花儿正在成为海原的文化品牌。
马汉东说:“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事业要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自治区也提出小省区要办大文化,这让我们看到花儿发展的新希望,这也可以说是花儿发展最辉煌的历史时期。所以,我现在的野心很大,就是要借着党的文化政策春风,教更多的年轻人唱花儿,更好更欢地唱着花儿,走遍全国,走向世界。”(完)
2.找一些针对同一事件的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作品,进行两相对比辨析,加深对新闻评论文体特征的认识。
3.搜集有关新闻评论播发后产生效果的实例,加深认识新闻评论的独特传播价值所在。
4.关注近期新闻事件及新闻报道,从中选择可以做评论的话题,探讨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为在课堂上的集中讨论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