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抗体技术及其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5 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原性的分子基础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它的分子基础是抗原决定簇与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的结构互补性。抗原对机体而言,具有异物性。从生物进化过程来看,异种动物间的血缘关系越远,彼此之间蛋白质的差异越大,抗原决定簇的差异越大,则免疫原性越强。如马的血清和各种微生物与人的血缘关系远,所以免疫原性强。而马的血清与驴、骡的血缘关系近,所以免疫原性相对就弱。

天然抗原分子结构复杂,具有多种抗原决定簇,不同的抗原物质具有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各具特异性;但有时两种抗原可以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决定簇,带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称为共同抗原。由共同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和两种抗原(共同抗原)结合发生反应,称为交叉反应(cross-reactivity)(图1.6)。从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看,氨基酸序列相同或相似是血清学交叉反应产生的原因之一。蛋白质分子结构改变,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原性会相应发生改变。如蛋白质变性后会暴露出隐藏在蛋白质分子内部的抗原决定簇。

抗原的物理状态影响抗原的免疫原性,溶解的蛋白质进入机体很容易被体内的蛋白酶降解;凝聚的抗原易于在淋巴器官内存留并且易于被巨噬细胞吞噬,而巨噬细胞在淋巴细胞的激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抗原用佐剂乳化后,再免疫动物,可以增强免疫效果。

图1.6 免疫学交叉反应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