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月(中国文化·古典诗词品鉴)](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93/24019693/b_24019693.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陈子昂
陈子昂(约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作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等。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33F3F/12827369104803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9_0001.jpg?sign=1739287546-T5qu9m2AvjUXSKITvcklE0dPlKHdP8C3-0-f10bd93ed18f3f9cadffd78939a782d1)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春夜别友人(其一)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释
银烛:蜡烛。
金樽:精美的酒杯。绮筵:华丽丰盛的筵席。长河:银河。
晓天:刚刚拂晓的天色。会:相会。
简析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开篇写离别的筵席上,烛火分明,青烟袅袅,诗人与好友把酒言欢,尽诉离别。“离堂思琴瑟”,诗人虽然身在大堂,但已经开始想念家乡的曲调。“别路绕山川”,想到前往洛阳的路途是那么崎岖遥远,诗人的心中更加哀愁。“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此联转写临别之际的室外景致,明月被树枝遮住了,银河也消失在破晓的曙光之中。“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想到此去经年,路遥人远,诗人今后不知何时才能与好友重聚,离别的感伤油然而生。以问作结,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背景
此诗是一首情深意长的送别诗,为唐代诗人陈子昂在离乡前的宴会上所作。
名家点评
〔清〕王夫之:雄大中饶有幽细,无此则一笨伯。结宁弱而不滥,风范固存。(《唐诗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