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分析检测的基本步骤为:采样→制样→分解样品→消除干扰→方法的选择及测定→结果的计算和数据的评价。分析化学实验的结果能否为生产、科研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直接取决于试样有无代表性,要从大量的被测物质中采取能代表整批物质的小样,必须掌握适当的技术,遵守一定的规则,必须采用合理的采样及制备试样的方法。
2.5.1 试样的采集
在分析实践中,常需测定大量物料中某些组分的平均含量。取样的基本要求是所选取样品要有代表性。对比较均匀的物料,如气体、液体和固体试剂等,可直接取少量分析试样,不需再进行制备。通常遇到的分析对象,从形态来分,不外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对于不同的形态和不同的物料,应采取不同的取样方法。
(1)固体试样的采集
固体物料种类繁多,性质和均匀程度差别较大。
对不均匀试样,应按照一定方式选取不同点进行采样,以保证所采试样的代表性。取样份数越多越有代表性,但所耗人力、物力将大大增加。应以满足要求为原则。
(2)液体试样的采集
常见液体试样有水、饮料、体液、工业溶剂等。一般比较均匀,采样单元数可以较少。
对于体积较小的物料,可在搅拌下直接用瓶子或取样管取样;装在大容器里的物料,在贮槽的不同位置和深度取样后混合均匀即可作为分析试样;对于分装在小容器里的液体物料,应从每个容器里取样,然后混匀作为分析试样。
对于水样,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采样。采取水管中或有泵水井中的水样时,取样前需将水龙头或泵打开,先放水10~15min,然后再用干净瓶子收集水样。采取池、江、河、湖中的水样时,首先根据分析目的及水系具体情况选择好采样地点。用采样器在不同深度各取一份水样,混合均匀后作为分析试样。
(3)气体试样的采集
常见气体试样有: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大气、压缩气体以及气溶物等。也需要按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最简单的气体试样采集方法为用泵将气体充入取样容器中,一定时间后将其封好即可。但由于气体贮存困难,大多数气体试样采用装有固体吸附剂或过滤器的装置收集。大气样品的采取,通常选择距地面50~180cm的高度采样,使与人的呼吸空气相同。大气污染物的测定是使空气通过适当吸收剂,由吸收剂吸收浓缩之后再进行分析。对贮存在大容器内的气体,因不同部位的密度和均匀性不同,应在上、中、下等不同处采样混匀。气体试样的化学成分通常较稳定,不需采取特别措施保存。
2.5.2 试样的制备
试样制备是分析测定样品的准备过程,制备试样一般可分为破碎、过筛、混匀和缩分四个步骤:
(1)破碎
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把样品逐步破碎。大致可分为粗碎、中碎和细碎等阶段。
①粗碎 用颚式破碎机把大颗粒试样压碎至通过4~6网目筛。
②中碎 用盘式破碎机把粗碎后的试样磨碎至通过20网目筛。
③细碎 用盘式破碎机,进一步磨碎,必要时再用研钵研磨,直至通过所要求的筛孔为止。
在矿石中,难破碎的粗粒与易破碎的细粒的成分常常不同,在任何一次过筛时,应将未通过筛孔的粗粒进一步破碎,直至全部过筛为止,不可将粗粒随便丢掉。
(2)过筛
筛子一般用细的铜合金丝制成,有一定孔径,用筛号(网目)表示(表2-2),通常称为标准筛。
表2-2 筛号和筛孔直径
(3)混匀
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混匀。人工混匀是将原始试样或将破碎后的物料置于木质或金属材质、混凝土质的板上,以堆锥法进行混匀。机械混匀是将欲混匀的物料倒入机械搅拌器中,启动机器,经一段时间运作,即可将物料混匀。
(4)缩分
在样品每次破碎后,用机械(分样器)或人工取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试样,继续加以破碎。这样样品量就逐渐缩小,便于处理。这个过程称为“缩分”。
常用的手工缩分方法是“四分法”:先将易破碎的样品充分混匀,堆成圆锥形,将它压成圆饼状,通过中心按十字形切为4等份,弃去任意对角的2份。缩分的次数不是随意的,在每次缩分时,试样的粒度与保留的试样量之间,都应符合采样公式。否则应进一步破碎后,再缩分。
将制备好的试样贮存于具有磨口玻璃塞的广口瓶中,瓶外贴好标签,注明试样名称、来源、采样日期等。
2.5.3 试样的分解
在一般分析工作中,通常先要将试样分解,制成溶液。在分解试样时必须注意:试样分解必须完全,处理后的溶液中不得残留原试样的细屑或粉末;试样分解过程中待测组分不应挥发,也不应引入被测组分和干扰物质。具体可根据试样的组成和特性、待测组分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分解方法。
(1)溶解法
溶解法是采用适当的溶剂将试样溶解制成溶液,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快速。常用的溶剂有水、酸和碱等。溶于水的试样一般称为可溶性盐类,如硝酸盐、乙酸盐、铵盐、绝大部分的碱金属化合物和大部分的氯化物、硫酸盐等。对于不溶于水的试样,则采用酸或碱作溶剂的酸溶法或碱溶法进行溶解,以制备分析试液。
①水溶法 可溶性的无机盐直接用水制成试液。
②酸溶法 酸溶法是利用酸的酸性、氧化还原性和形成配合物的作用,使试样溶解。钢铁、合金、部分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矿物和磷酸盐矿物等常采用此法溶解。
③碱溶法 碱溶法的溶剂主要为NaOH和KOH,碱溶法常用来溶解两性金属铝、锌及其合金以及它们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在测定铝合金中的硅时,用碱溶解使Si以形式转到溶液中。如果用酸溶解则Si可能以SiH4的形式挥发损失,影响测定结果。
(2)熔融法
①酸熔法 碱性试样宜采用酸性熔剂。常用的酸性熔剂有K2S2O7(熔点419℃)和KHSO4(熔点219℃),后者经灼烧后亦生成K2S2O7,所以两者的作用是一样的。这类熔剂在300℃以上可与碱或中性氧化物作用,生成可溶性的硫酸盐。如分解金红石的反应是:
这种方法常用于分解Al2O3、Cr2O3、Fe3O4、ZrO2、钛铁矿、铬矿、中性耐火材料(如铝砂、高铝砖)及磁性耐火材料(如镁砂、镁砖)等。
②碱熔法 酸性试样宜采用碱熔法,如酸性矿渣、酸性炉渣和酸不溶试样均可采用碱熔法,使它们转化为易溶于酸的氧化物或碳酸盐。
常用的碱性熔剂有Na2CO3(熔点853℃)、K2CO3(熔点891℃)、NaOH(熔点318℃)、Na2O2(熔点460℃)和它们的混合熔剂等。这些熔剂除具碱性外,在高温下均可起氧化作用(本身的氧化性或空气氧化),可以把一些元素氧化成高价(Cr3+、Mn2+可以氧化成CrⅥ、MnⅦ),从而增强了试样的分解作用。有时为了增强氧化作用还加入KNO3或KClO3,使氧化作用更为完全。
(3)半熔融法(烧结法)
半熔融法是将试样与熔剂混合,小心加热至熔块(半熔物收缩成整块),而不是全熔,故称为半熔融法又称烧结法。
此法广泛地用来分解铁矿及煤中的硫。其中MgO、ZnO的作用在于其熔点高,可以预防Na2CO3在灼烧时熔合,保持松散状态,使矿石氧化得以更快更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容易逸出。此法不易损坏坩埚,因此可以在瓷坩埚中进行熔融,不需要贵重器皿。
(4)干式灰化法
干式灰化法是利用高温除去样品中的有机质,剩余的灰分用酸溶解,作为样品待测溶液。该法适用于食品和植物样品等有机物含量多的样品测定,不适用于土壤和矿质样品的测定。大多数金属元素含量分析适用于干灰化,但在高温条件下,汞、铅、镉、锡、硒等易挥发损失,不适用。灰化法主要优点是:能处理较大样品量、操作简单、安全。
(5)湿式消化法
湿式消化法主要用于消解有机试样,是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与试样一起置于烧瓶内,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煮解,其中硝酸能破坏大部分有机物。在煮解的过程中,硝酸逐渐挥发,最后剩余硫酸。继续加热使产生浓厚的SO3白烟,并在烧瓶内回流,直到溶液变得透明为止。
①样品开始消化时,应先用小火缓缓加热,以防泡沫溢出定氮瓶。样品开始加酸消化时,样品中的有机物和酸发生的反应很剧烈,若此时用大火加热,消化反应的速率将随着温度的升高急剧加快,反应产生的大量泡沫会溢出定氮瓶,影响检测结果,尤其是高蛋白、高糖样品,因此,开始消化时应先用小火缓缓加热。
②消化时,应先加硝酸,再加浓硫酸,不能颠倒过来。这是因为若样品先加浓硫酸,那么浓硫酸使有机物局部脱水碳化,烧结成块,而碳块不易氧化,破坏处理困难,从而导致消化时间增长,消化酸增多。若样品先加硝酸,硝酸与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中的碳被氧化,再加浓硫酸时就不会发生脱水炭化结块现象。
③驱除残余硝酸时,消化液加热至冒白烟时应呈无色透明,或微带黄色,说明残余的硝酸已驱除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