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文献交流的特点
文献计量学是通过对科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形式——科学文献及其相互引用情况的统计分析,来反映学术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揭示学科发展的历史和变化规律。在自然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被广泛用于揭示学科历史、学科前沿,分析合作关系,进行科学生产力的国际比较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实践和验证,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但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文献交流特点有很多不同于自然科学之处,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到文献计量学的分析基础和分析方法。因此,深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文献及其利用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文献的定量分析。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交流呈现如下特点:知识传播媒介更加多样化,图书利用率总体较高,期刊论文被引比例相对较低;文献传播范围有限,不易形成核心;文献老化速度慢,经典文献长盛不衰;学术语言的本地化比例相对较高,等等。
1.知识传播媒介更加多样化,图书利用率总体较高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传播媒介呈多样化分布。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以思辨、分析、演绎等方法为主,研究成果需要较长的篇幅才能系统表达学者的思想和观点,因而图书和期刊都是最常用的成果形式,在一些人文学科,图书的使用量超过了期刊。与此同时,除了学术研究中常用的学位论文、研究报告、工具书之外,能够及时反映人类与社会现象的政府出版物、报纸、档案、手稿及私人通信,记载人类文明和历史的古籍等也是重要的信息载体。文献利用总体呈现出以图书和期刊为主的多元化分布。
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表明,自然科学家大约有85%的成果发表在期刊或会议论文上,而社会科学领域只有60%,其他40%发表为图书、报告等类型。西班牙研究理事会的一项报告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图书和期刊是最为重要的文献类型。1988年对全国社会科学情报用户的抽样调查表明,图书和期刊是社会科学信息用户需求的文献主体。在范并思的引文分析中,也得到了这个结论,他发现,在1978~1995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中,从总体分布来看,图书(包括专著、译著、古籍、工具书和文集等)的比例超过了80%,期刊只有15%。
进入21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得到繁荣发展,在引用特征方面也有一些变化。在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等对期刊论文的引用量有越来越高的趋势,但是在人文学科中,图书依然是最主要的被引对象。
表2-1给出了论文引用文献类别统计,在2000~2004年CSSCI的全部引文中,图书的被引量占全部被引文献的50.45%,被引量第二高的是期刊,占全部被引文献的33.04%,图书是期刊被引量的1.5倍。此外,汇编文献、报纸文章的被引量也较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资源的被引量增加得很快。
表2-1 2000~2004年CSSCI论文引用文献类别统计
资料来源:苏新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8页。
2.同自然科学相比,期刊论文被引比例相对较低
期刊虽然是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文献类型之一,但是同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科各学科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阿尔尚博(É. Archambault)撰写的一篇报告中给出了利用汤森路透引文数据库统计出1981~2000年各学科引用期刊的百分比分布(图2-1、表2-2)。从图2-1看到,人文社会科学平均对期刊的利用占全部资料的40%~50%,平稳中略有上升,但是比自然科学(80%~90%)低得多。
图2-1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论文被引百分比
资料来源:Éric Archambault, Étienne Vignola Gagné. The Use of Bibliometric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Science-Metrix final report. 2004, p.13。
表2-2 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期刊论文平均被引百分比
资料来源:Éric Archambault, Étienne Vignola Gagné. The Use of Bibliometric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Science-Metrix final report. 2004, p.54。
在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同学科之间对期刊的引用比例也存在很大差异。心理学、法学、经济学与管理等学科的期刊被引百分比相对较高,而人文学科则普遍低于40%,文学的平均比率为22%(见表2-2)。除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接近自然科学水平外,人文社会科学其余各学科对期刊利用率均低于自然科学。
数据分析表明,在中国,面临的情况也是如此。从表2-1可以看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总体对期刊的利用率较低,仅占全部被引文献的1/3。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对期刊的引用有增长的趋势。2000年期刊占引文总量的28.79%, 2004年增长到35.28%。
因此,在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计量学分析时,不能忽视图书等类型的文献,要根据具体学科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度工具。例如,经济学的期刊利用率相对较高,可以利用期刊引文数据库进行分析,能够反映该学科的大部分情况。而文学、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等更多依靠图书和其他类型的文献,此时,所用的数据源就必须覆盖图书,而不宜仅用期刊引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
3.文献集中程度相对较低,不易形成核心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多样性以及浓厚的本地化色彩使得文献利用较为分散,文献引用的集中程度相对较低。
由于研究对象的地区性差异和学术交流语言的不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较强的个性化特征,经常缺乏共同的“范式”或“词汇”,这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传播范围有限。在学术成果的积累方面,人文社会科学有更多的思辨内容,不像自然科学对自然的认识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而是具有很多见仁见智的成分,有许多差异很大、甚至观点相左的流派和思想共存,不容易达成完全一致或绝大多数一致的情况。由此导致文献的引用也更为分散,核心程度不高,且容易形成多个核心。
自然科学文献的利用一般遵循“二八定律”,对高水平期刊和文献的引用次数非常多,文献分布相对集中,核心程度高,通过对少数核心文献的分析就可以了解学科发展的整体情况。而人文社会科学文献的利用则显得更加分散,呈现出明显的长尾现象,仅对少数被引频次高的文献进行分析常常并不能反映学科发展的整体状况。
这个特点给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计量学评价带来了很大难度,这意味着我们要搜集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数据才有可能代表学科发展的大致状态。
4.文献老化速度慢,经典文献长盛不衰
人文社会科学文献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文献老化速度慢,文献半衰期相对较长。
英国情报学家布里顿认为:在知识积累方面,“社会科学中似乎看不出像在(自然)科学中所能见到的那样有条不紊的过程。很难表明社会科学的进步就如同连续不断地用建筑构件进行建筑那样,第一代人都在前人的业绩的基础上继续添砖加瓦。”
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人文学科,研究更多靠“悟性”、“灵感”,因此在很多学科中后人超越前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就导致对经典文献的利用多,文献的生命周期长。部分学科对古籍的大量利用更是使文献半衰期变得更长。
据格伦策尔和舍普夫林(U. Schoepflin)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含人文)一些学科的分析,平均引文年限最低的是生物医学领域(7~8年),最高的是历史、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39年),其他学科(固体物理、数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商业以及经济学)都相差不多,在10~11.5年之间。同时,他们还发现,期刊比例越低的学科平均引文年限越高。
在中国,各学科文献的半衰期差异也很大。据范并思研究,1978~1995年,社会学是中国文献半衰期最短的社会科学学科,也是唯一的文献半衰期小于10年的学科。这一点与国外社会科学有些相似。以社会经济现实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法学分列第2、3位,但它们的文献半衰期都超过了10年。这说明,在这个时期的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学科中,学者们在研究中所利用的资料有一半以上是十多年前发表的。
表2-3 各学科被引半衰期
资料来源:范并思,《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与变革——文献统计与分析》,《浙江学刊》1999年第3期,第68~72, 158页。
不同类型的文献半衰期差异较大。李秋实等利用CSSCI数据库计算了1999~2006年6种类型文献的半衰期。其中,半衰期最长的是图书,平均在10年以上,最短的是报纸,期刊论文、会议文献和学位论文的半衰期都是4年多。由于图书的半衰期较长,因此图书利用率高的学科,其文献半衰期总体也长。一般情况下,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文献半衰期相对较短,人文学科相对更长一些。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类型没有包括古籍、民国文献等文献类型在内,所以实际上文献总体半衰期算起来还要长一些。
表2-4 1999~2006年6种文献类型的半衰期
资料来源:李秋实、王智琦、李媛,《基于CSSCI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引文实证研究》,《情报资料工作》2008年第1期,第74~77页。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引用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经典文献(如领袖著作)、历史文献、工具书等被引率一直较高。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被引均在万次以上,《邓小平文选》、《毛泽东选集》、《列宁全集》等也在数千次;历史文献如《史记》、《汉书》、《论语》等被引次数也达数百至上千次;一些工具书和政府报告如《中国统计年鉴》、《世界发展报告》、《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等也有很高的被引率。而在同一阶段,被引量最高的论文只有387次。
文献老化速度慢的特点决定了在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时,必须要充分考虑文献的利用周期,需要选择相对较长的时段进行分析,才能反映文献交流的真正状态。进行引文分析时,也要注意区分不同类型文献的被引用特点,防止一些不是研究对象的超高频被引文献影响到所关注的文献类型。
5.语言的多样化——学术语言本地化
“二战”以来,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学术交流逐步从“国家模式”向“国际化”或“跨国”模式转变。在“国际化”模式中,出版商要争取最大的国际读者群,学者要寻求在国际化交流媒介上发表论著,都必须采用最常用的语言,因此,英语逐步成为全球自然科学领域主要的国际交流语言,其他语言则多用于国家或地区层次的学术交流。
但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多数学科,学术交流大多还以国家为中心,采取“国家模式”,有相对较强的地区或国家倾向。英语虽然是重要的国际交流语言,但英语文献并不能涵盖文献利用的主体,有时用母语发表的文献可能更加重要。虽然一些国际热点问题会得到全球的关注,部分学科也存在国际研究前沿,但这只是学术研究的一部分内容,还有大量研究成果分散在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文献中,因此仅有英文文献是远远不够的。
据芬兰科学院发布的数据, 1994~2002年,在芬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以芬兰语研究本国问题的论著占大多数,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相对较少,而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情况则相反。不过,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国际期刊发文量呈增长趋势,芬兰语成果与国际期刊成果数量之比呈下降趋势,但是本国语言仍为主体。
表2-5 芬兰学者的年度产出情况统计
资料来源:É. Archambault. etc. “Benchmarking Scientific Output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the Limits of Existing Databases”, Scienctometrics, Vol.68, No.3(2006): 329-342。
在中国,对不同语言文献的利用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
(1)中文文献是中国学者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主要文献来源,其次是英文。根据CSSCI的数据统计,2000~2004年,在所有引文中,中文文献是被引用的主体,中文文献(含外文文献的中文译文),占全部被引文献的78.50%,英文文献的被引率不到20%,其他语种都低于1%。
表2-6 2000~2004年CSSCI论文引用文献语种统计
资料来源:根据“苏新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9页”数据统计。
(2)国外文献也很重要,译文、译著的利用率很高。从理论上讲,一些学科对外文文献的需求和使用量都应当较高,例如外国文学、哲学等,但统计结果却不尽然。以中国哲学研究为例,在2000~2004年全部引文中,中文参考文献占86.37%,外文原文为13.63%,外文的比例较低。然而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中文参考文献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译文,占总被引量的29.71%。这样算来,中国文献占全部被引用文献的56.66%,国外文献占43.34%(其中,中文译文占68.55%,外文原文占31.45%)。因此,该学科利用外文文献数量较多,从各年代的数据来看还呈增长趋势,但是国外文献的形式主要是译文,对原文的直接引用相对较少。
(3)各学科对外文文献的需求程度差异很大。具有传统中国特色的学科,如考古、中国文学、历史学等学科,其论文对中文文献的引用比例非常高,而以国外为研究对象和对国外理论、方法吸收较多的学科,如心理学、外国文学、管理学等,其外文文献的引用较多,见表2-7。
表2-7 2004~2006年CSSCI收录论文中各学科引用外文文献比例
注:外文文献含中文译文。
资料来源:苏新宁、邹志仁,《从CSSCI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231~237页。
(4)对外文文献的利用整体呈增长趋势,这从表2-7中不同年代外文文献被引百分比的变化就可以看出。
除了外文文献,中国还有很多少数民族语言文献。以期刊为例,据叶继元统计,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以汉语为主,共2770种,但同时也存在203种其他语种的社会科学类期刊(包括学术与非学术期刊),其中除英文期刊外,主要是少数民族语言的期刊,以维吾尔文、蒙文、哈萨克文、34藏文等文种为主。这些期刊对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见图2-8)。
表2-8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期刊统计表
资料来源:叶继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基本数据分析(下)》,《图书馆论坛》2008年第1期,第13~16页。
由此看来,在确定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数据来源时,应充分考虑学科的语种分布情况,尽量不遗漏对该学科来说比较重要的语种所发表的文献,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