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报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规律(No.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研究之“问”

赵智奎

赵智奎,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原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点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首先应从理论和实践上,搞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首要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具体化”、“当代化”,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要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法,就是走自己的路。在“民族化”、“具体化”、“时代化”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目前学术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的研究,成果颇丰。这些成果集中体现了理论工作者的智慧和勇气。但是,也需要指出,“泛规律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误区。应该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与时代主题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基本内涵 规律 时代主题

本文拟模仿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的行文风格,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规律性问题,以自问自答的形式,阐述个人的观点。这些也许仅属于ABC的概念问题、常识问题,往往可能由于不同的解读,乃在学术界形成较大的分歧。本文就教于方家,旨在引起讨论,统一认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研究引向深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与规律的关系是什么

答: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首先应从理论和实践上,搞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首要前提。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最权威的回答,当然是毛泽东本人曾经作出的阐述。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六届六中扩大会议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10月14日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在报告中还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分离起来,是一点也不懂国际主义的人们的做法,我们则要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24]

因此,根据毛泽东本人的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就是使马克思主义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来实现其“民族化”、“具体化”。此后,毛泽东又多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或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或具体实践)相结合(或之统一)”的科学概念,用这些概念来表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在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根据抗日战争的新形势,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这些就是毛泽东本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所阐述的基本思想。

需要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不能绝对以1938年10月画线。这是因为,任何科学概念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思想土壤、理论准备做基础。例如,早在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阐述了相关的思想,因此,考察这一科学概念的形成,要有历史的大视野、思想史发展的整体观念及其大背景。其中,六届六中全会可作为这一概念形成的重要标志。

这里还需要指出,“民族化”、“具体化”,是“中国化”的直接表述。“民族化”就是“中华民族化”,其中包括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具体化”就是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中国的特色。这里,毛泽东并没有讲“时代化”问题,但是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是当时毛泽东一直所强调必须把握的大问题,他撰写的许多文章、报告,往往在开篇就阐述了时代主题问题。因此,“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内涵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与核心是什么

根据上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的理解,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具体化”、“当代化”,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要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有两个含义。其一,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所谓“中国化”,可能变成随心所欲的“化”,可能根本不是马克思主义,可能与马克思主义南辕北辙、甚至隔离十万八千里。因此,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化”的根本原则和大前提。没有这个根本原则和大前提,一切就无从谈起。其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具体化”、“当代化”,没有“民族化”、“具体化”、“当代化”,就谈不上“中国化”,谈不上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当然也就不会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民族化”是自然的、顺理成章的,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要想使马克思主义被接受和深入传播,不民族化是不可能的;民族化是根本的、唯一的原则,舍此无他。“具体化”是直接的、现实的,必须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这也是根本原则,违背了它,就不是中国化。“当代化”则是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前列;这个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固有的品格,是与生俱来的。

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是什么?我以为,“核心”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相结合”这是中国化的核心或内核,是重中之重的重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际结合得好,革命和建设就比较顺利、成功;否则,结合的不好,就会受到挫折甚至失败。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因此,“相结合”这个“核心”,应是硬指标、金标准,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现在我们强调的“相结合”有两个,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另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概括起来就是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与方法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指为什么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中国化?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我们通常所说,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南,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武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成直接指导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指南和武器,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从总体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这个理论不是别的,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就是要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同样没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也不能有效地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再好的理论,不是为了好看,不是为了理论而理论,不能束之高阁,而是要指导实践,最终取得胜利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法,就是走自己的路。在“民族化”、“具体化”、“时代化”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其中有走中国新民主主义道路,形成毛泽东思想理论的创新;还有走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同义语

答:不是同义语。简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化”的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化”的结果。规律性的认识固然可以从“化”的结果中分析,但更为主要的是从“化”的过程中来总结和抽象。二者虽然不是同义语,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喻为“因和果关系”、“过程和成果”等关系。此外,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一成果,将进一步引导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化”的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可见,二者之间又成为互为因果的关系,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不断前进的过程。

我以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主要是研究“化”的过程,是怎样“化”的?“化”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规律性的事情?为什么“化”出来的是这样结果,而不是那样的结果?“化”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共性”的东西?哪些又是属于“个性”的东西?广而言之,“化”的过程中是不是都会“这样”而不是“那样”?只有上述的理论思考,才会比较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问题。在我主持的课题中,强调利用反映“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典型案例,来寻找和总结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发现和总结出规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和规律有什么不同

答:经验是经验,规律是规律,二者不可以等同,且不属于同一层次。无论何种经验,哪怕再成熟的经验,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而规律是属于更高层次带有本质性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经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但是,经验还不是认识的全部。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还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者的“内部经验(反省)”,都与真理有着或大或小的鸿沟。即便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唯物主义的经验,也需要不断提升,才能接近真理,形成正确的理论。经验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决定了经验需要上升到理论,需要克服经验的狭隘性、片面性和局限性。

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隐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东西;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同一类现象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稳定联系,这个在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中的相对静止的东西,就是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不管人们的主观意愿如何,规律总是以铁的必然性起作用。但是,这并不等于人们在规律面前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人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外部现象,认识和发现甚至把握规律,运用客观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

目前学术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的研究,如火如荼,取得了较深入的进展,成果颇丰。这些成果集中体现了理论工作者的智慧和勇气。但是,也需要指出,“泛规律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误区。

有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系统提炼了八大基本规律:“继承坚持”与“发展创新”互为条件,“基本原理”与“文化传统”交互作用,“时代潮流”与“中国国情”融为一体,“本质统一性”与“形式多样性”有机统一,“客观需求”与“主观创造”相互促进,“思想解放”与“思想统一”有机结合,反对“教条主义”与反对“经验主义”同时并举,“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相互支撑。这些思考和探索,确能给读者许多启发,但还是看不出这些就是规律,这样的表述还不像是对规律的抽象和总结。仔细剖析这八大基本规律,更多的是呈现出来的特点。也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一个规律,就是“结合律”,这种看法也过于简单化。有学者提出只有“结合律”和“发展律”两种规律,这又过于笼统,“发展律”等于什么也没说。还有的学者总结为“十大规律”云云,这就更难认同。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不能视为规律。特点多属于现象类的东西,反映表象的居多,反映本质的东西较少。

我认为,对于规律研究本身,和飞跃研究一样,应持审慎态度。规律不容易发现,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规律。正如哲学上的飞跃一样,不能动不动就形成了飞跃,飞跃是有历史条件的。飞跃是事物从一种质态转变为另一种质态的过程。恩格斯曾经指出,“从一种运动形式转变到另一种运动形式,总是一种飞跃。一种决定性的转折。”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认识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与时代主题的关系如何

答:非常密切。实际上,这个问题不只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问题。我以为,时代的主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有着紧密的关系。或者说,时代主题与理论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我曾在《邓小平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新的理论形态》一文中,阐述过这个关系。认为理论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时代主题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代主题的制约。不同的时代主题,催生不同的理论形态。理论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理论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无不打上时代的深刻烙印,与时代主题表现为互动的关系。

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应该认识到,这一完全不同的形式、完全不同的内容,指的就是理论创新,是理论形态意义上创新;也就是哲学意义上的飞跃。应该注意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时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时代主题是不同的。第一次飞跃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第二次飞跃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因此,我在文中认为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新的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阐述,尽管曾提出“以苏为鉴”,也有一些创新,但是并没有脱离列宁主义和斯大林理论形态的框架,仍属于列宁主义所创新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态;二者所处的时代和时代主题是一致的。

我的这个观点,还有另一层意思,是想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也从属于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社会主义新的理论形态,因为时代的主题也没有改变。因此,它们也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的产物,而没有单独形成飞跃,当然,也就不能独立当作科学社会主义新的理论形态。从这个层面上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有科学根据和学理支撑的。同时,三者虽然并列在一起,但层次、地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然而,三者形成的体系“合力”却是空前的、无与伦比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诚然,我们也不能把时代主题绝对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的区别,也绝不仅仅是时代主题的不同。但无论如何,我们要重视时代主题的转化,从时代主题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很有必要。

如上所述,本文只是提出几个问题,简略回答,点到为止,还有许多研究中的其他问题,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这些其他问题,将成为本文的续篇,日后再就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