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区别与联系
1.新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来说在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据调查,我国平均每人每天有5.8小时用于上网,是世界上社交媒体使用比例最高的国家。在以前,电视、报纸、杂志和广播是大众得知信息的主要来源,而今天大众更多的是通过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新媒体软件获取信息。
据腾讯2016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动用户数达8.06亿。据今日头条透露,截至2016年7月末今日头条月活跃用户超过1.3亿。微信、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已成为打发碎片时间的工具。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曾有一个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指出:“所谓新媒体,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
学术界对于新媒体的定义众说纷纭,以至于新媒体被称为是“一个混乱的概念”,其原因在于新媒体这一词语本身指向性不够明确。从以往的报刊→广播→电视演变路径来看,媒体每一发展阶段和物化特征的表述性和定义性都非常清晰,而“新媒体”一词则过于宽泛和笼统,很难直接给人以物质性、形象性的呈现。
尽管新媒体概念处于“混乱状态”,但只要掌握新媒体的基本特征,依然能融会贯通。
(1)数字化
“数字化”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新媒体的传播具有非线性特点,信息发送和接收可以是同步,也可以异步进行。
(2)互动性
“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传统媒体将世界划分为传播者和受众两大阵营:不是作者就是读者,不是广播者就是收听者,不是表演者就是欣赏者。
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传播主体是指传统的新闻机构或掌控机构的个人,受众则是指接受大众传媒的个体。传统媒体严格遵循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它的传播方式是线式的。传统媒体的传者和受者定位非常明确,传者是信息的发布者,受者只能被动地接收。不管喜欢还是讨厌,受者都无从表达对信息的看法。
新媒体使传者和受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受者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消费者,而是具有了与传者交互信息的功能,甚至转变成传者的身份。新媒体使每个人不仅有听的机会,而且有说的条件。新媒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互动性。
(3)是一个相对概念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会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就如20世纪出现的广播、电视,在当时都是新出现的媒体,但现在则属于传统媒体。
就目前技术表现而言,新媒体主要是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两大类,或者还可以加上“未来的互动式数字电视”。
当然,新媒体的“新”是以国际标准为依据的。一些国人看来是“新”的媒体形式,若在发达国家早就有了,其仍不能称之为新媒体。
课堂讨论
车载移动电视、户外媒体、楼宇电视是不是新媒体?为什么?
新出现的媒体是否都是新媒体?为什么?总结一下判定新媒体的标准及依据。
2.自媒体
“自媒体”(We Media)一词出现迄今只有十余年时间,概念来源于2001年的美国科技作家和专栏作者丹·吉摩尔(Dan Gillmor)。
丹·吉摩尔在对“新媒体3.0”概念进行定义时,使用了自媒体这一概念,其对媒体变迁过程的划分为:新闻媒体1.0—旧媒体或传统媒体(Old Media),即大家所熟知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2.0—新媒体(New Media),即指在互联网出现之后的网络新媒体;新闻媒体3.0—自媒体(We Media),是以现代化、电子化为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
国内外对于自媒体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但对于自媒体的确切定义却一直未取得统一。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里斯两人联合提出的“自媒体(We Media)”研究报告,里面对“自媒体”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自媒体的本质是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是利用网络新技术进行自主信息发布的那些个体传播主体。自媒体包含两个主要因素:①运用互联网技术;②具有个人作为传播者的自主性。
自媒体的“自”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人都可发声,也即是“We Media”。自媒体由于其平民性特征的加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言论看法,发布一些信息;二是自由度更强,自媒体与之前的网络媒体相比,拥有更自由的话语空间和自主权。人们所获取的信息不再是来自于主流媒体机构,也有可能来自某一民间团体或某一个人。在此时,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自由,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自媒体的三大基本特征如下。
(1)人人提供内容
自媒体促成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全新模式。
自媒体时代的个人可身兼三职,同时是作者(如简书、今日头条上的被关注者)、读者(被关注者的粉丝)和渠道(通过转发和分享)。读者与作者的权力融为一体,无法区分。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一些新闻机构通过特定的报道渠道将采编的新闻信息告知受众,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过程。而在自媒体时代,这种格局被彻底打破,新闻机构不再是新闻消息的唯一报道者,受众也不再是单纯的受众,报道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2)去中心化
互联网出现之前,媒体在本质上具有先天稀缺性。随着自媒体的日渐发展,媒体资源的稀缺性逐渐消退。
自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使读者和观众有更丰富的可选择渠道。自媒体从根本上分流了传统媒体的受众份额,使得“受众碎片化”和传媒“去中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
(3)互动性
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单向推送,自媒体的作者与受众之间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可以实现即时交流。
自媒体的互动更加广泛,作者与读者之间、作者与作者之间均可产生深度的互动,甚至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互为一体。
课堂讨论
你认为以下哪些是自媒体平台?表1-1中,在你认为是自媒体平台的下面打钩并说明理由。
表1-1 自媒体平台的判别
3.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区别与联系
如果取其广义的概念,新媒体与自媒体是一回事儿,都依赖新技术的支撑,尤其是突飞猛进的数字化技术。然而,如果取其狭义的概念,新媒体与自媒体则是两回事儿。最重要的区别是新媒体是形式,是载体;而自媒体是内容,是核心,二者相互依存,又各司其职。比如各网站平台是新媒体,而为这些平台提供内容的编辑则是自媒体。
自媒体从属于新媒体,但又具有其独特的个性。浙江传媒学院吴潮教授将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关系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自媒体是新媒体大树上一段强有力的枝丫,离开了新媒体技术背景的支撑,自媒体无法单独成立和存在。自媒体是新媒体的衍生物或子概念,而非有别于新媒体的全新物种。
(1)自媒体属于新媒体
自媒体的技术背景与新媒体没有任何区别,自媒体的本质就是依附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形成的“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
纵观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演变之路,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每一次媒体的演变其技术手段和背景是截然不同的,受众绝不会把报刊和电视等混淆。但自媒体是依托在数字科技和网络技术发展基础之上的,其与新媒体技术背景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2)自媒体不等于新媒体
新媒体是利用新的传播手段,如互联网和微博、微信、App,新成长起来的媒体;而自媒体是单个个人作为内容创造的主体,能独立获得粉丝。比如,“十点读书”并不是算严格意义上的自媒体,因为它是一个团队,跟报纸、杂志一样进行集体决策和运营。
新媒体通过电脑、手机进行网络传播时,既包括专业媒体机构主导传播的“点对面”传统形式,又包含普通大众主导的“点对点”自媒体形式。而自媒体的传播行为由专业媒体机构传播变成普通大众主导,传统的“点对面”的传播形式转化为“点对点”的对等传播。
刘津在《博客传播》一书中将自媒体与专业媒体机构进行了对比,如表1-2所示。
表1-2 自媒体与专业媒体机构的对比
课堂讨论
微信公众号:幻方秋叶PPT、秋叶大叔、选择自己、剽悍一只猫、人民日报、萧秋水,哪些是自媒体?判断依据是什么?试着总结一下自媒体与新媒体的区别与联系。
新媒体为自媒体提供了一个“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的信息生产平台,提供了一个用户基数大,能够产生良好双向互动,具备多种传播方式、渠道,保障高速传播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