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建匠意
1996年联合国专家组成员来到北京,是专门为云南丽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来。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丽江大地震却让这场考察萌生变数,负责接待的人担心,丽江老城区连片的古建筑可能难逃此劫。但是,当联合国专家组成员按原计划到达丽江后,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老建筑虽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其架构依然挺立。相反,那些刚建成不久的新楼反而被震倒了。丽江的老建筑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破坏,仍然具有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次年,丽江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目。
木结构的中国古建筑为什么能够在强震当中屹立不倒?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建筑的优点之一就是能防御地震。简单点说,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受力形式就像现在的框架混凝土结构一样,即以木柱、木梁为主要受力构件,墙仅仅起到围合和限定内部空间的作用。
古中国人在建造房屋时通常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从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设横向的梁枋,然后在梁枋上铺设屋顶,屋顶部分的重量都由梁枋传到柱子上,经过柱子传到地面。所谓的墙体只起到隔断作用而不承受自上而下的重量。当地震发生时,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都由富有韧性的卯榫联结,不容易发生断裂,能够更好地防御地震的冲击。距今900多年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是我国境内留存下来的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佛塔,塔高67.3米,除底层的砖墙与屋顶的瓦以外,全部由木材筑成。900多年间,木塔经历过多次地震而不倒,充分证明了中国木构建筑的抗震能力。民间流传的“墙倒屋不塌”就是对中国古建筑结构特点的最通俗的解读。
材料和结构的不同导致了屋顶形态的差异,即使是使用相同的材料和同样的结构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建筑也会呈现不同的形态。比如中国、日本、韩国的佛教寺庙都用木料,结构方式也一样,但建筑风格却不一样。
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形态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大屋顶,房屋面积越大,屋顶也就越大。屋顶的形状通常是曲面形的,屋顶四面的屋檐两头较高,中间较低,整个屋顶形成一条曲线,这是中国建筑特有的(欧洲有屋顶的建筑,其屋顶面和屋檐通常是笔直的)。屋顶通过曲面和曲线处理后,显得轻盈飘逸,再加上一些非功能性的装饰,就使得中国古建筑富有人文的情趣,古代文人们将此形容为“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硕大的屋顶经过曲面、曲线的处理,摆脱了沉重和笨拙的感觉,成为中国古建筑富有情趣的一面。
梁思成和林徽因曾经这样评价大屋顶: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秘之中国屋顶曲线,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有甚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的矫揉造作之处,同时在实用及美观上皆异常的成功。这种屋顶全部的曲线及轮廓,上部巍然高崇,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
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秘之中国屋顶曲线,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有甚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的矫揉造作之处。
中国民居建筑的屋顶也是曲线形的,找不到一条僵硬的直线。
中国建筑的大屋顶通过一系列与功能、技术和谐统一的美化处理,创造了理性浪漫的形象,消除了庞大屋顶容易带来的粗笨、僵硬、压抑、单调的效果,造就了宏伟、挺拔、高崇、飘逸的独特韵味。
中国人的大屋顶的情结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我们从汉墓穴出土的文物上可以看到当时的大屋顶,从宫殿、陵墓、寺庙到民居,莫不如此。中国建筑的大屋顶从屋面、屋脊到屋檐没有一处不是曲线形的。
古中国人为什么对大屋顶情有独钟呢?从功能上看,除了满足封建自然经济就地取材的需要以外,大屋顶建筑还可以避免屋顶被雨水侵蚀,而且大屋顶的曲线造型相对来说便于采光和排水;从建筑文化上看,大屋顶渗透着浓厚的儒家思想,注重人伦关系、行为规范,崇尚等级名分,讲求兼济天下;此外,道家的精神也深深地烙刻在大屋顶上,注重天人和谐、因天循道,崇尚隐逸虚静、清高恬淡。在建筑历史的发展中,古代中国人的大屋顶情怀始终如一,即使是崇尚至高精神的佛教建筑文化也没有冲击到大屋顶的正统地位,相反却融入到中国建筑的特色当中。
为了支撑大屋顶的重量,古代中国的工匠们发明了斗拱,它也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上的一种特有的构件。斗拱位于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部分之间,支挑着伸出的屋檐。“拱”是指弓形的短木,古代的木匠将拱从柱子和梁上伸出,层层累加,使得屋檐伸出屋身之外,两层拱之间用方木块相垫,小方木形如斗,这种用多层拱与斗结合成的构件称为“斗拱”。根据记载,战国时期就有斗拱的形象。汉代时期,斗拱被用在建筑上,唐、宋时期,斗拱的形制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建于唐代,柱子上的斗拱有4层拱木相叠,层层挑出,使大殿的屋檐伸出墙体4米之远,整座斗拱的高度有2米,几乎是柱身的一半。
随着建造技术和建筑材料的发展,斗拱的尺寸日渐缩小,房屋的墙体普遍用砖,房屋出挑也逐渐缩短,斗拱在屋檐下的支挑作用被弱化。明、清时期,斗拱的结构作用更加减少,斗拱逐渐成为了一种装饰性的构件。
从现代结构学的角度分析,用复杂的斗拱来支托挑出的屋檐是一种费力且笨拙的办法,所有这些复杂的方式只需一根木棍就可以解决,可以将木棍从柱子上斜出,用来支撑屋檐就可以了。有趣的是,在民间的许多地方都采用了支撑木的做法,然而在明、清两朝,对不同级别的官员使用斗拱都有明确的规定,斗拱成为官员们地位高低的标志了。
中国古建筑浓缩了无数工匠的聪明才智,曾经创造出辉煌的建筑奇迹,让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呈现出独特的风貌。至少从形式上看,中国古代建筑和欧洲建筑和西亚建筑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系统。和西方建筑相比,中国古建筑个体的平面多为简单的矩形,单纯而规整,形体也不高大,民居、佛殿、厅堂无一例外,即使是宫城中的宫殿也没有罗马的浴场、高大的教堂那样拥有复杂的平面构成和雄伟的外观形象。研究发现,西方古代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个体建筑的宏伟壮丽上,一座建筑可以建设几十年,而中国古建筑艺术则主要表现在建筑群体所呈现出来的博大与壮观上。
屋脊的不同厚度体现着屋顶形象与结构逻辑的统一
官式做法的仙人走兽队伍,都采用统一的坐姿,形成大同小异的造型,只有仙人取骑鸡的形式,与走兽区别,恰当地作为队列端头的收束,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屋顶变得更为轻巧。
木结构的建筑造型有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当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取代木头和砖石以后,建筑的形态自然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正如长袍与马褂、西服与领带的搭配一样。建筑材料和建筑形式之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否则就很容易弄巧成拙。历史证明,有着上千年木构架建筑历史沉淀的古代中国人对于“木材”的阅读能力远高于现代人。如果说木构架的大屋顶是长袍与马褂的关系,那么钢筋混凝土的大屋顶却有着哗众取宠的嫌疑。恰如唐代张彦远所说:“得其形似,而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斗拱的支挑作用逐渐减少,斗拱本身的尺寸也日趋缩小,房屋的出檐也不像原来那样深远了。图为宋代建筑斗拱。
明清时期,斗拱的使用按照官员的级别,有着严格的规定。斗拱成为了装饰性的构件,均匀地分布在屋檐之下。图为清代建筑斗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