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丰富疍民文化研究,拓宽疍民文化内涵
本书力求比较系统地展示疍民文化景观,增加疍民文化空间和地域分布方面的成果,使社会对疍民文化的解读更加系统。另外,本研究认为,不仅人类创造的所有表象属于文化的范畴,人类适应环境及其在体质、精神上的表现也是一种文化。由于生产和生活活动长期处于水环境中,疍民经过长期的环境适应在臀部形态、皮肤、五官等体质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形态,同时在语言、生活习俗上也体现了“亲水”的特点。因此,对疍民这一典型族群的案例研究,试图说明文化并非仅仅是创造物质和精神文明,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文化的一种形态。
(2)说明生产力状况影响文化特征,劳动对象影响文化地位
文明(civilization)的含义之一是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从制度文化的层面分析,劳动对象的公有性和不确定性是疍民文化处于社会底层的根本原因。历史时期,陆上农民通过拥有土地或者租用土地耕作,保持了劳动对象的相对固定,因此在气候条件比较稳定、灾害性天气少的条件下,其投入和产出、收成往往比较固定,因而对生产力更加关心,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利优越于疍民,劳动积极性强。疍民的劳动对象是“水”——江河湖海,海和江河属于公共资源,其使用权不具有专一性,疍民对海洋和江河也没有所有权和支配权。因此,“亲水”的生计方式决定了疍民劳动和产出随意性大、风险大,其文化成果也不像陆上居民那样稳定。另外,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从低级的渔猎阶段到比较高级的农业生产。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从生产方式划分,疍民以捕鱼为主要生计,属于低级的社会形态。而疍民所处的环境也相对封闭和隔离,导致其变革力度弱,长期处于封闭、停滞的发展状态,与陆地文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1.6.2 实践意义
(1)引发社会对疍民文化保护和开发的重视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从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社会现象对疍民“亲水”的生活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使之朝“离水”方向发展。本书通过对疍民文化及存在问题的梳理和归纳,为政府制定文化保护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当前,江河海洋文化对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意义。广东省等还出台了海洋开发的专题战略,但海洋经济发展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既定的发展模式可以借鉴。纵观水上经济的发展历程,海洋与江河权属问题是影响水上经济的重要原因,而疍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水环境相对熟悉,通过展现疍民耕河耕海的文化历史,总结其改造和适应环境及海洋开发的经验,可为渔业生产和海洋开发提出参考建议。如在水产养殖、疍民歌谣等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都有不少有意义的经验可供借鉴。
(2)引发社会对疍民群体生存现状的关注
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疍民享受与沿海渔民同样的待遇,生活水平比新中国成立前好,与陆上居民的差距不大。改革开放以来,岭南是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比较发达的区域,但仍然存在收入差距大等诸多经济问题,而疍民分布区的收入差距更加明显。由于疍民生产方式的单一和投资渠道的缺乏,其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目前与陆上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较大,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诱因。本书通过揭示疍民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经济收入低、就业途径单一等社会问题,引发政府和社会对疍民群体的关注,探讨提高疍民生活水平的措施,促进疍民群体的发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疍民生产方式单一、生产关系落后是其成为弱势群体的主要原因,故提高疍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从就业渠道、解决生产关系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