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父—地母神
(Dyāvā-Prthivī)
梵语dyaus,意即“天、天父”; ,即“地、地母”。天地是自然现象,拟人化后,合成复合双数的二神——天父—地母神。或者简称为“天地二神”。二神关系,天然密切,是《梨俱吠陀》里最常见的神名之一。吠陀诗人创作了6支歌颂二神连体形相的神曲,但没有单独描写“天父Dyaus”的神曲。“地母”也只在一支短曲的三颂之一中提及(RV.V.84)。《梨俱吠陀》把“天”与“地”合称为两个世界一百余次,但也经常把二神分开称呼,“天”为父亲,“地”为母亲;或合作双亲,甚至把他们拔高为万神之双亲,众生之父母。作为一切神与人的父母,二神对众生似有亲缘之情,喜爱、保护众生,不让他们遭受屈辱与不幸。二神是智慧之神,恢弘伟大,维护正义,是广阔而适宜的生物住地;赐给善男信女们以食物、财富、荣誉和领地。二神的拟人化,完整完美,有足够资格被誉作祭典的领导者;据称,在祭典中二神自己围着祭品,坐下应供;但是二神始终没有取得活的人格化或重要之神的地位。二神的神格,同等同级,无异无别,而二神之一(天父或地母)在大部分其他双神组中格外突出、显著。此外,在某些诗颂里,说二神自己是由别的个别神所创造的;说二神之一是多产的公牛,另一是多彩的母牛;而二者都有足够的育种潜力。
下引《天父—地母神赞》是6支歌颂天地二神的神曲之一,即《梨俱吠陀》第1卷,第160曲:
《天父—地母神赞》
(《梨俱吠陀》第1卷,第160曲,共5个颂。
作者为长仙人, Aucathya)
1.天地斯二元,普利一切物,
恪守世秩序,支持空中仙;
是此二巨碗,合创宇宙美;
光辉太阳神,如律行于中。
2.伸延远无际,宏伟超极限,
父亲与母亲,庇佑一切物。
是此二世界,如二娇美人,
慈父给穿上,华丽靓衣裳。
3.是彼运输神,圣洁双亲子,
智仙施幻力,净化众生界;
牝牛身斑点,牡牛富精子,
如常日挤奶,新鲜有淳脂。
4.彼在诸天中,作业最精勤,
创造二世界,利益一切物;
妙智表丈量,上下二空间,
支持无衰变,普遍受赞扬。
5.天地诚伟大,周遍受颂扬,
惟愿赐我等,荣誉及领地;
随此祈带来,值赞赏力量。
我等将永远,治民遵此章。
提要:此曲共有5个颂,集中叙述天地的起源,并说天地乃超验大神所创造;形象地描绘天地好像两只超巨型的大碗,光辉灿烂,庄严无比,合创真美善;天地二神与太阳神和火神阿耆尼天然地相互联系;太阳神是按规律在天地之间运转,火神同样按规矩在天地之间为缺席应供的神运送斋主的供品。最后,赞叹天地二神受到普遍的崇敬和歌颂,给人间的善男信女带来利益和福乐。
以下按颂序逐一讲解:
颂1:描绘天地的伟大形相。天地:梵语dyo(天),阳性名词(亦作阴性),主格单数是dyaus;主格双数是dyāvā,常与(地)组合,构成双数复合名词:(天—地)。世秩序:宇宙规律。空中:在半空中。仙:诗仙(kavi)是对火神阿耆尼(Agni)的敬语,也表示阿耆尼与天父—地母有“血缘”关系,因为传说阿耆尼诞生于天地交合中。二巨碗:吠陀诗人直观宇宙现象,猜测天地就如两只巨碗,合在一起,共创美妙的世界。行于中:意谓太阳在天地之间,按照自然规律运行,表明天地与太阳的自然关系。
颂2:讲慈父创造主创造天地。父、母:即是天地。二世界:天地二界,万物庄严,辉煌宏大,犹如娇柔窈窕美人。慈父:意指创世主(Viśvakarman)。此神在《梨俱吠陀》(RV.X.81.1、2)称为“我们的父亲”。靓衣裳:意谓创世主给天地化妆打扮,美化成一对具大魅力的美人。
颂3:讲述火神与天地的“血缘”关系。双亲子:意即火神阿耆尼,他的双亲就是天地,故称为“双亲子”(RV.X.2.7)。火神又被称为运输神,因为他有一个特殊使命,经常驾驶自己的天车,将天上的神仙送到人间的祭坛上,共同享受斋主的献供;之后,将剩余供品收集起来,运上天宫,分给缺席而未随他下凡的天神。智仙:对火神的另一尊称。牝牛:喻如地母。牡牛:喻如天父。挤奶:火神挤牝牛的奶汁。意谓火神作为神坛祭官,祈祷上天(喻如牡牛)行云致雨,滋润大地(喻如牝牛);后者因而变得肥沃,适宜于庄稼的生长。
颂4:彼:本颂歌颂创造天地的创世主,故“彼”是指他而言。诸天中:在众多天神之中。作业:创造天地的事业。二世界:天界和地界。一切物:包括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妙智:神的内在超验智力,以此智力对宇宙空间进行测量。二空间:天上和地下的空间,亦即宇宙空间。无衰变:无变化、无时限;意思是,创造神对所创造的天地二界的支持是不会变化的,不会中断的,因而备受赞扬。
颂5:本颂讲信徒们赞颂天地,祈求赐福。领地:统治者的统治地域,统治范围(似是人间的统治者向天地二神提出请求)。力量:统治者的统治力量、势力。此章:意指天地神明所赐给的治国力量、神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