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视才而用的细节
如何掌握下属,首先就是要去了解他的特点。十个下属十个样。有的工作起来利落迅速,有的则非常谨慎小心,有的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有的却喜欢独自埋头在统计资料里默默工作。
对于但求速度、做事马虎的下属,做领导的若要求他事事精确,毫无差错,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此种做事态度的下属,你能要求他既迅速又正确吗?可是,许多领导明知这个事实,却仍性情急躁地要求他们达到不可能有的工作效率。
各公司的人事考核表上,都印有很多有关处理事务的正确性、速度等评估项目,能够取得满分者才称得上是一位优秀职员。于是,有颇多的领导就死守着这些评估项目,作为人事考核的依据。世上没有万能的职员,所谓一切满分者,不过是上司高估了他,给予他过高的评价罢了。
假使要让工作的正确度更高,那么必须花费许多时间增加磋商的次数,而不得不牺牲快速。有些下属为力求快速而省去许多磋商机会,偶或没有发生枝节,只是纯属侥幸,或是因为身具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能。这些主管往往不多加考虑,仅依据一张人事考核表,就凭着自己的主观意识而对下属妄下断言。
简言之,在人事考核表上观察一个人的工作情形,合计各项评估的分数,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领导应该采取实际的观察,给予适当的工作,再从他的工作过程中观察他的处事态度、速度、准确性、成果,如此才可真正测出下属的潜能。也唯有如此,领导才能灵活、成功地调动他的下属,促使业务蒸蒸日上。
当你对下属有了明确的认识之后,才能妥善地分配工作。一件需要迅速处理的工作,可以交给动作快速的职员,然后再由那些做事谨慎的职员加以审核;相反,若有充裕的工作时间,就可以给谨慎型的职员,以求尽善尽美。万一你的下属都属于快速型的,那么尽其可能选出办事较谨慎的,将他们训练成谨慎型的职员。只要肯花时间,一定能做得到。
对于如何了解下属的才能并根据其才能进行合适的任用,我国古人可谓潜心钻研、用心良苦,兹举几例我国典籍以证实这一点,或可帮助当今管理者之用。
(1)远在周朝的文王,就已总结出一整套了解下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如下:
“富贵者观其有礼施,贫贱者观其有德守,嬖宠者观其不骄奢,隐约者观其不慑惧,其少者观其恭敬好学而能悌,其壮者观其连接务行而胜私,其老者观其思慎,强其所不足而不逾。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和友,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乡党之间观其信诚。省其居处观其义方,省其丧哀观其贞良,省其出入观其交友,省其交友观其任廉。设之以谋以观其智,示之以难以观其勇,烦之以事以观其治,临之以利以观其不贪。滥之以乐以观其不荒,喜之以观其轻,怒之以观其重,醉之以观其恭,从之色以观其常,远之以观其不二,昵之以观其不狎。复征其言以观其精,曲省其行以观其备。此之谓观诚。”
省其居处观其义方,省其丧哀观其贞良,省其出入观其交友,省其交友观其任廉。
(2)中华圣贤对如何考察人才当然也少不得一番议论。
“君子远使求之,而观其忠;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之,而观其智;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以观其廉;告之以危,以观其节。”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子羽有君子之容,而行不胜其貌;宰我有文雅之辞,而智不克其辩。”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易事而难悦也:悦之不以其道,不悦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悦也:悦之虽不以道,悦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其言之不作,则为之也难。”“口锐者,多诞而寡信。”
“扬人之恶者,是谓小人也;不内相教而外相谤者,是谓不足亲也。”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问曰:‘乡人有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
(3)兴周800年之姜子牙,更列举了不能以貌取人,其貌与其内心不相符的种种情形:
“夫士外貌不与中情相应者十五:有贤而不肖者,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敬而心慢者,有外廉谨而内无至诚者,有精精而无情者,有湛湛而无诚者,有好谋而不决者,有果敢而不能者,有悾悾而不信者,有恍恍惚惚而反忠实者,有诡激而有功效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肃肃而反易人者,有嗃嗃而反静悫者,有势虚形劣而出外无不至、无所不遂者。”
“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专,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
(4)中华智慧的化身武侯诸葛亮,在这方面自然也不会在其他人之下:
“咨之以谋,以观其诚;告之以祸,以观其勇;醉之以酒,以观其性;临之以财,以观其廉;期之以事,以观其信;问之以是非,以观其志;穷之以词辩,以观其变。”
(5)被不断炒作的、并被称为“为官必读”的曾国藩,于如何识人方面更有其独到之处:
“以朴实廉介为质,有其质而傅以他长,斯为可贵,无其质而长处亦不足恃。”
“取人之式,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要。”
“德与才不可偏重……德而无才以辅之,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以主之,则近于小人。”
“领导之通病有四:一曰退缩,同官互推,不肯任怨,动辄请示,不肯任咎是也;
二曰琐屏,利析锱铢,不顾大体,察及秋毫,不见舆薪是也;
三曰敷衍,装短盖面,但计当前,剜肉补疮,不问明日是也;
四曰颟顸,外面完全,中已腐烂,粉饰太平,语无归宿。
有此四者,不求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
(6)王阳明在如何识人方面亦有一段精湛说法:
“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诡辞以阿俗,矫行以干誉;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忿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险以相倾而犹谓之疾恶;嫉贤妒能而犹以为公是非,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风无怪于纷纷藉藉,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
中华文明这方面的经验和论述极多,这本身就是一本大书的内容,恕不再多列,以上几条已足证中华领导艺术之绚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