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章 唤醒最真实的自己

不带任何偏见、纯洁无瑕,是我们每个人本来的姿态。我们若能寻回孩提时代那颗自然无邪、不曾蒙垢的心,不被既定的概念和怀有的偏见所束缚,对于身边发生的多样事态、双目所见的各种现象,只是无为地接受它们发生和存在的自然形态,便可以把自己从诸多艰难困苦的烦扰中解放出来。

自知之明

哲人说:“诚实地向自己展开自己,这是人生一道优美的风景线。”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人是多么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称之为“明”,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见睫——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

自知之明,是人们探索自我心灵的起点,没有这一点,也就谈不上心灵的成长。同样,自知之明开始于谦逊,离开了谦逊,自知之明便无从谈起。抱有一种谦逊的态度,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我们心灵深处的本来面貌。

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哪一个强?”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他能够以一知十;我听到一件事,只能知道两件事。”

生物遗传密码的千差万别,造就了每个人的优点和缺陷,后天教育与环境的差异更是造就了不同的志趣、性格和风采。其中既有迷人之处,又有遗憾之处。它可能是爽朗、是幽默、是仁慈、是热情、是勤快、是深沉。当这些“自我”能真实地表露出来时,其魅力一定动人。牵强自己,一味要求自己与令我们羡慕的人看齐,常常会丧失美好的东西,而流于尴尬与痛苦。

子贡的自知是明智,子贡的从容更是胸怀博大。他虽不及颜回闻一知十,却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享誉千古。

自知之明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只有对自己有了清醒而正确的认识,有了客观而中性的评价,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

美国军方曾进行过这样一项研究:成功者都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研究人员从军队不同部门选出12位成功人士,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进行测试。这些人年龄大约三四十岁,有男有女,表面看上去都很普通,家庭也一般,但他们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对他们进行的大量测试中,有一项尤其引人注目。这项测试要求他们按先后顺序写下三样东西——生活中需要完善的三样东西。

就是这样一项简单的测试,第一个交卷的人竟花了40多分钟,许多人则花了1个多小时。尽管看到同组的多数人都已交卷,有些人仍一丝不苟地做完了问卷。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在每个人的答卷上,虽然选项各不相同,但几乎无例外地都写上了自己的缺点。

歌德说:一个目光敏锐,见识深刻的人,倘若还能承认自己有局限性,那他离完人就不远了。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能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确定。一个木板参差不齐的木桶,它所能容纳的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这就是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同样如此,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他有多大的优点,而在于他能分析自己的弱势,并巧妙将其转变为自己的优势。

另外一种情况是,有的人也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但他要做的不是弥补或转化,而是想方设法地掩盖。他们会随时随地、不惜代价,尽一切努力去维护他们外在的完美形象。如果有任何东西威胁到他们的形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的某种不足,他们往往不是根据这些迹象去修正自己,而是着手消灭掉这些迹象。

为了让自己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我们有时不得不付出一些代价,放弃一些自信,不要总感觉自我良好。我们应该永远爱自己,珍视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保留一分纯真

当人们初临人世的时候,以一颗纯真的初心,新奇地观望这个世界,享受这个世界带给他的每一丝欢乐。但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能保留这些纯真的人却很少,世事沧桑,我们都变得自私自利,所有属于人本身的纯朴消失得不留一丝痕迹。

从前有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生活在一起,这个老人从来不教孩子各种礼仪和做人的道理,只是让他自然而然健康地成长。

有一天,一个云游四方的僧人在老人的家中借宿,见孩子什么也不懂,于是教了他很多礼仪。

孩子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晚上,孩子见老人从外面回来,于是恭敬地走上前去问安。老人十分惊讶,就问孩子:“是谁教给你的这些东西?”

孩子如实回答:“是今天来的那个和尚教我的。”

老人马上找到和尚,责备说:“和尚你四处云游,修的是什么心性啊?这孩子被我捡来养了两三年,幸好保持了他一片天然可爱的本心,谁知道一下子就被你破坏了!拿起你的行李快出去吧,我家不欢迎你!”

是啊,小孩秉持天然个性成长,和尚却用俗礼污染,和尚被赶走不冤。由此可见,能够保留孩子般的天真,使他自自然然地生活,不为世俗的规矩所约束,能够给他带来莫大的快乐。但生活中又有几人能做到如孩子般天真自然呢?

孩子的心是纯真无瑕的,是天真可爱的。它可以用天底下最美的语言去描述,却不能用金钱去衡量。因为童心是无价的。一个童心未泯的人,才是感悟生活真谛的人。只要拥有童心,你就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失败和挫折,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到处充满了爱。也许我们不再拥有天真烂漫的童年,但一定要保持那颗童心,只有保持一颗童心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在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里,索菲虽然被变成了90岁的老太婆,却还保留着小女孩的天真和纯洁。这部漫画要表达的就是永远的童心,容颜可以苍老,心灵却可以永远年轻。

泰戈尔把孩童的赤子之心比做也空中的一轮新月,没有受到任何污染,像一轮新月那样纯洁、美丽、温柔和宁静。

泰戈尔赞美童心,绝非想抒发自己的亲子之情或表现天伦之乐,而是想探索和宣扬“年轻的生命”“对于世界的价值”。他在《新月集》中主张:人们应该像儿童的心灵那样纯洁,像儿童的世界那样理想,那样自由。在泰戈尔看来,孩子的世界是没有受到任何邪恶势力的玷污的,是没有矛盾和冲突的,更是自由的。

作家刘再复在他的新作《独语天涯》里写道:“回归童心,这是我人生最大的凯旋。当往昔的田畴重新进入我的心胸,当母亲给我的简单的瞳仁重新进入我的眼眶,当人间的黑白不在我面前继续颠倒,我便意识到人性的胜利。这是我的人性,被高深的人视为浅薄的人性,被浅薄的人视为高深的人性。此刻我在孩童的视野中沉醉。大地的广阔与干净,天空的清新和博爱,超验的神秘和永恒,这一切,又重新使我向往,扬弃了假面,才能看到生命之真和是世界之真。我的凯旋是对生命之真和世界之真的重新拥有。凯旋门上有孩子的图腾:赤条条的浑身散发着乡野气息的孩子,直愣愣地张着眼睛面对人间大困惑的孩子。”

俗世之中的人们往往为了功名利禄而终日奔波劳累,殊不知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对功名利禄的争夺中,你争我夺,搅起红尘漫漫,使人彻底迷乱其间,看不清前途所在,看不清祸福,看不清生死,对于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也彻底惑然,自我迷失,万千的烦恼也应运而生,纠缠着人们的身心。

要想摆脱这万千的烦恼,重返欢乐无忧的境界,你需要找回你的一颗初心。想要找回你那颗丢失已久的初心,你不妨向着童心靠拢,多和孩童玩耍,去找回你逝去的童真稚趣。

直面疮疤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其著作《活出意义来》中说:“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的最重要的本质。”人生于世,就像需要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一样,永远不要指望别人为我们买单。无论处境好坏,都是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在南太平洋番地考斯特岛上,有一种古老的仪式:人们需要通过高空弹跳取悦神灵,以确保山芋丰收。

弹跳者仔细挑选地点,用树枝及树干来搭盖高塔,用藤蔓把跳台捆束妥当。每个弹跳者要为搭盖工程负责,如果有任何差错,没有任何人会代他负责。

弹跳者要选择自己使用的跳藤,寻找恰到好处的长度,让自己在以头朝下脚朝上的姿态坠落时,头发刚好擦到地面。跳藤太长,就会有一次致命的坠落;太短则会把弹跳者弹回平台,这样可能会对他的收成有不利的影响。

在弹跳的当天,弹跳者爬上自己搭盖的跳台,绑上自己挑选的藤条,然后纵身跃下。弹跳者可以在最后一刻放弃弹跳,这样也不会被认为是件耻辱的事,但大部分人愿意做这件事,愿意100%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既然所有的行为都是自己的选择,便应对其负全责,即便是出现了差错,也绝不推脱,而是要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我们不可能杜绝错误的发生,却能在错误发生后直面“疮疤”,勇于承担。

总是愿意面对成就、逃避失误,这是人之常情。但不能正视错误的人,无异于容忍自己的那块短板永远存在,而且有越来越短的趋向。直面疮疤,是一种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它是一种智慧,同时也是一种勇气。能否正视错误、承担责任,是优秀人士与平庸者的显著区别。

李森和彭宇是速递公司的两名职员。他俩是工作搭档,干起事来一直都很认真,也很卖力。领导一直对他俩很满意,但一件瓷器的出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李森和彭宇负责把一件很贵重的瓷器送到码头,老板反复叮嘱他们要小心。不料,送货车坏在了半路。彭宇说:“出门之前你怎么不把车检查一下。”李森什么也没说,只是背起邮包,一路小跑,终于在规定的时间赶到了码头。

这时,彭宇说:“我来背吧,你去叫货主。”他心想,如果客户看到此事并告诉老板,说不定还能加奖金呢。他只顾想奖金了,李森递过来的邮包没接住,“哗啦”一声,邮包掉在了地上,瓷器碎了。

“你怎么搞的,我没接你就放手。”彭宇大喊。

“你明明伸出手了,是你没接住。”李森辩解道。

他俩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果然,老板对他俩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事后,彭宇偷偷对老板说:“老板,是李森不小心弄坏的。”老板平静地说:“谢谢你,我知道了。”

于是,老板把李森叫到办公室,询问缘由。李森把事情的原委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最后说:“这件事情是我们的失职,我愿意承担责任。另外,彭宇的家境不太好,如果可能的话,他的责任我也来承担。我一定会弥补我们造成的损失的。”老板听完,让他回去等待处理的结果。

几天之后,老板对他俩说:“公司很器重你俩,想从你们当中选择一个担任客户部经理,不料却出了这样的事情。也好,让我们更清楚了谁更合适。我们决定由李森担任这一职位,因为,一个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是值得信任的。彭宇,你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老板,为什么?”彭宇问。

“其实,瓷器的主人已经看见了你俩在递送瓷器时的动作,他跟我说了他看见的事实。还有,我也看到了问题出现后你们两个人的反应。”

彭宇在“趋吉避凶”的选择中,不仅失去了升职的机会,而且连工作也丢掉了,他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逃避责任。其实,犯错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永远说不出那句“我错了”。有的人犯了错,连承认的勇气都没有,还为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男子汉大丈夫说不低头就不低头!好像承认错误就是失败、丢面子的事情,而坚持错误就是男子汉的表现。其实不然,列宁说过:“认错是改正的一半。”只有用反思的眼光去正视那些过失的“疮疤”,才能为其“消毒”,也才能谈得上弥补过失的“动手术”之举。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每天只顾埋头于手中的事情,很少抽出时间平心静气地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一天天过去,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同的生活,日子就这样在忙碌中蹉跎,碰到自己生命中的疮疤,更是避之不及,唯恐再在自己的伤口上撒把盐。殊不知这样伤口不仅不可痊愈,很有可能会在生命的紧要关头狠狠刺你一下,而且这本身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我们应该做的是,做任何事情都坦荡磊落,错了就是错了,正视它,改正它,才能得到自己内心的认可。

人生是为心的修行而设立的道场

生活中,我们无休止地追求金钱、地位、名誉,乐此不疲。此外,盼望出人头地,也是人生的动力之一。这当然不应一律加以否定,但是在我们拼命追逐这些东西的时候,也时常会向自己提出这样的疑问:“人类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最根本的疑问,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提高心地,修炼灵魂。

稻盛和夫认为,人生是为心的修行而设立的道场。人生的目的就是在灾难和幸运的考验中磨炼自己的心志、磨炼灵魂,造就一颗美丽的心灵。他认为人之所以来到这个世上,是为了比出生时更为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

人生在世苦难多,这样的苦难,是对修炼灵魂的一种考验,也是锻炼自我人性的绝对机会。所谓今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得到的场所。

在稻盛先生的人生经历中,除了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他一直践行着“提高身心修养,磨炼灵魂”。稻盛和夫在42年的商业人生中,缔造了京瓷和第二电电两个世界500强公司。稻盛和夫留给世界的财富,除了是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京瓷尽量让员工持有股份,这是因为稻盛和夫不单单把员工当做劳动者,而且把他们视为同志和合作伙伴。1984年,稻盛把自己17亿日元的股份赠与1.2万名员工。稻盛的做法十分罕见。与美国梦大相径庭,稻盛和夫的想法和做法,纯粹是一个“日本梦”,让满怀理想振兴企业的人有了一个新的坐标。

在1985年,他投入所持京瓷公司的股票和现金等个人财产200亿日元成立稻盛财团,创设了“京都奖”。每年在全球挑选出在尖端技术、基础科学、思想艺术等各个领域取得优异成绩、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进行表彰,颂扬他们的功绩。

1997年,65岁的稻盛和夫身患胃癌,匆忙手术的两个月后,宣布退居二线,只担任名誉会长,并正式皈依佛门。自皈依佛门后,稻盛和夫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慈善事业和到世界各地演讲。

稻盛先生有着“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的工作是一个人最崇高的行为”的个人信念,他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了自己高尚的灵魂和崇高的人格,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无论一个人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它们都只限于今生,即使积攒再多也带不到来世去。今生之物只限于今世消受。如果说今生之物中有一样永不灭绝的东西,那就是“灵魂”,只有属于灵魂的才是永远的。因此,我们应该在今生这个期限内不断修养心灵,为提升自我存在的意义做出努力。

改变一下心灵的运行轨道

快乐需要一颗善于发现的心。如果不能发现快乐,那就需要改变一下心灵的运行轨道。

一个心存快乐的人,不会因为尘世间各种纷扰而破坏那份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他总会发现世界的种种可爱之处,在每一个早晨,都让自己的心灵滚动着露珠。

一个快乐的人善于装饰自身,也挚爱自己的家庭,他将生命的每一个时刻都看做是一种享受:认真地品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亲自为家人做他们爱吃的炸酱面……

快乐的人不会在还没有办事情的时候就会想到一大堆的困难,而是兴奋地、努力地去做好它,想到成功时的喜悦就会使他信心大增。

快乐,简单而朴实,有时候自行车的车轮声也是美妙的歌曲,有时候再动听的音乐也会让你生烦,快乐不是某个人所专有的,而是在于这个人的心态简单,充满着美好的愿望。

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无法改变的,能改变的只是自己的心态,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身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会一直愁眉不展,有的人依然和往常一样积极进取。

快乐不在于一个人拥有了多少,而在于一个人能够承受多少,在于一个人能够拥有多大的胸襟——我们在抱怨自己的衣服不够多的时候,抱怨自己不够有钱的时候,可否想到那些甚至还穿不上衣服、吃不饱饭的人们。然而,当我们面带怜意地看着他们的时候,却发现他们并没有我们想的那样愁眉不展,他们依旧天天很纯朴、很自然地对你微笑,这就是一个富有而不快乐的人与一个贫困却快乐的人的差别。

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常常会把精力全集中在对生活的不满之处,而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开心的事情上,这样就可以更多地感受到生命中美好的一面,对生活心存感激。

快乐是紧紧地抓住现在,让昨天所有的阴霾烟消云散,只留下理性的经验教训做今天快乐的基石;把明天的杞人之忧挡在门外,只让幸福的憧憬走进落地之窗,让自己尽情享受当下的人生。

快乐似一杯清茶那么清香,似一点星光那么宁静,似一抹朝霞那么绚烂。做一个快乐的人,就要有对负面消息进行过滤的能力,不要让它们在自己的大脑中存在很长的时间,因为这些负面的消息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快乐的人总会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改变自己心灵的运行规则,轻松地处理问题,而不是整天活在恐惧或者沮丧之中。

纯然的观察

人们常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意思就是对身边发生的事太过习以为常,慢慢地甚至会忽略掉其中的真义。这样的看和听,并不是真正的观察。

有一次,克里希那穆提和几位朋友一起在印度乘车旅行。司机驾着车,克里希那穆提坐在他旁边的位置,还有三位先生则在后座热切地讨论“觉察”的问题,并不断问克里希那穆提的意见,甚至那位司机后来也加入了他们的讨论。有一刻,司机稍稍分了一下神,不幸的是,车子已经轧过一头来不及闪到路边的山羊。然而所有人都没有觉察到这一幕,他们仍然在激烈地讨论觉察力,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刚刚扼杀了一个生命。克里希那穆提问这三位致力于“觉察”的先生有没有注意到刚才所发生的事,他们居然感到惊讶万分。

我们许多人都如此,对于外在或内在的事物常常浑然不知。稍有耐心和敏锐觉察力的人也必须投入全身心的注意力,才能看到绿树红花、山川河流、鸟唱虫鸣的美,也才能看到其他人身上善良的美德和伟大的博爱。为什么必须投入“全身心的注意力”才能够觉察?存不存在一种纯然的观察——纯然地看、纯然地听、纯然地爱,从而消除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区分?

纯然的观察到底指的是什么?纯然的观察指的就是要放下自己的自我中心感,全心全意地觉察自己和外界。如果你很想让自己全心全意地觉察,这个状态就无法持续下去。你很想探讨觉察的问题,你还想找到答案,于是有一个声音在耳边不断提醒你:“我在思考,我要找到觉察的答案”,这样你就成了一位刻意的观察者,你和真相之间已经因这个目的性筑起了一道墙,它还会使你的注意力偏离正确的轨道。这就是为什么自以为很认真地在探讨觉察的问题,却又不能观察到眼前被碾死的山羊的原因。真正能完全解决问题的是纯粹的心灵,它能让你在没有意识到观察者的情形下观察,只要观察就可以了,不要加入你作为观察者过去的经验、记忆和知识,而且你必须亲自去观察,而不是透过别人的眼睛。

如果你想从已有的经验去观察一个东西,你就不会是自由的,或者说只要存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鸿沟,你就不能够专注地去认识。你是否曾受困于作为观察者而产生的艰难观察?你是否曾经不依赖任何联想或既定的知识,好好凝视过一个对象,譬如一棵树,甚至是你的寂寞和痛苦?当你最亲爱的亲人死去的时候,你能够看着寂寞,观察寂寞,而不带任何过去的记忆,也没有观察者地观察吗?你在看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不带任何偏见、概念、判断和字眼去观察,才能看到它之所以为它的原因和屏障。试试看,身临其境、全神贯注地观察一棵树,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经验?你会发现在那份强烈的感受之下,观察者就消失了,只剩下了专注本身。心不在焉的观察,才会有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区别。

要完全了解某样东西,我们必须做到纯然的观察。但是这很难做到,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心不在焉。例如你看见一朵花或一棵树,你首先想到的是:“它是一朵玫瑰花”,或者“它是一颗梧桐树”,然后分析它的叶子、颜色。你在给它们命名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停止了观察。如果你能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观察者就消失了,只剩下了一股专注力,也就是最高形式的智慧。它是我们对待问题的专注力,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能量。这种心智状态显然是完全寂静的,而这种寂静只有在完全专注和纯然观察时才会出现,它不是靠修炼得来的。

内省的力量

世界著名灵性大师克里希那穆提曾说:当我们通过内省进入到毫无觉知的过程后,我们的心智才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自由的能量。

内省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我们所说的内省是看自己的内在,内心的意念和想法,并检查自己。我们为什么要检查自己呢?为了改进、改变、改良自己,为了使这个“我”成为另一个优秀甚至卓越的“我”。假如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和嫉妒,我们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内省的行动当中,去寻找愤怒和嫉妒的缘由,看清它们的真相,从而改变或消除它们,以恢复内心的和谐与宁静。如果没有要改善自己的内省行为,我们就不会去重新认识自己,那么我们永远也不会看清那个真实的“我”。

检视自己是好的,它可以让我们进行自我觉知,然而内省的结果总是夹杂着失望和批评。因为凡是有内省的地方,也就有需要自我改善的地方,这必然存在一个期望目标。如果我们改善的目的没达到,我们可能就会感到失望、沮丧、失落和悲伤。由此来看,内省似乎总是伴随着消极情绪。其实内省一开始就注定要伴随着失望了,因为我们一般都习惯安于现状,只有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想到改变,尤其是改变自己。或者有一部分受到启发的人想要改变,但也总会缺乏改变的勇气和决心。那些过分自信和自恋的人,更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改变自己了。只有那些敢于查看内心、揭露自身缺陷的人,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去识别和谴责消极的东西,不断地去检查自己,也才能促使自己向更好的方向进步。

之所以说内省需要极大的勇气,是因为在内省的过程中人们的内心很容易产生冲突。内省以自我为中心,它是一个没有释放的过程,它企图将真实的存在转变成某种未知的东西。“我”总是在检视某个情绪或状态,不满意的时候还要改变它。等到第一次改善成功后,我们又会对它不满,因此我们总是在变与不变的二元冲突之中,难以释怀。

内省还必须面临高度紧张状态的挑战,因为我们想要改变、提高和完善自己,所以我们总是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当、是否得到他人的赞赏、是否符合社会的标准,这样我们的内心就随时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中。我们的心总是充满着忧郁、焦虑、担忧的情绪,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从来就没有轻松、自由过。这样的心智是多么迟钝和愚蠢!当我们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压抑那些自认为龌龊、消极的想法,独处的时候头脑又不停地谴责、批判它们,这样我们根本就没有真正地静下心来好好观察那些意念,也没有静静地观察过自己。这只能制造更多的冲突,所以内省是不断积累冲突的过程。

在拥有了内省的勇气之后,我们需要寻找内省的方法。内省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方法是让自己独自静心读书,写下心得体会,此外还有记日记、冥想、祷告,等等。比如,读书的时候,拿一支笔,边读边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既可在书的空页(如果是你自己的书)上写,也可写在笔记本上,当然也可直接敲进你的电脑里。你会发现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它会成为你很好的内省方法。它让你把自己瞬间的思绪变成文字,强化你的记忆,变成你的智慧宝库。将来哪一天你打开它,会发现它很有用。或者,你已完全忘记它,重读它让你再次思考,你会惊喜如初。长此以往,你的灵性将在这样简单的内省过程中得到升华,通过内省进入到毫无觉知的过程后,我们的心智也就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自由的能量。

生命的原生态:不矫揉、不造作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染缸中,我们很多人会被染成五颜六色、绚烂多彩,而自己本身的颜色早已经分不清了。保持本色似乎就如同阳春白雪一样稀有,所以保持本色十分珍贵,而出演《士兵突击》中许三多一角的王宝强,现实生活中人们几乎分不清他究竟是王宝强还是许三多,因为这个演员太本色了。王宝强有着许三多一样的纯朴、一样的谦卑、一样的坚毅,他成功了。即使是在他成名之后,他依旧是那样一副灿烂的笑容,言语行动依旧纯朴自然。康洪雷对王宝强的未来这样评价:“人的未来不能设计。没有人知道明天是晴天还是雨天,是刮风还是下雨。但人总要成长,谁又敢说,本色的王宝强成不了世界巨星。”

本色的王宝强能否成为世界巨星还是个未知数,但是依旧本色的张曼玉已经成了一代影后。

张曼玉从小就喜欢电影,但没敢做明星梦。机缘巧合,她当上了广告模特儿,也慢慢知道这是一条通向影坛的道路。1983年,18岁的张曼玉报名参加了当年的港姐选美大赛,并在决赛中获得了亚军和“最上镜小姐”的荣誉。从此,人们便认识了这个容貌秀丽、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而她的职业生涯和人生理想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她的人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给人曼妙灵秀、温雅纯净的感觉。身材修长、笑容纯真、娇憨可爱,乌黑飘逸的长发、明亮慧黠的双眸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相貌在演艺圈里算不上最漂亮,但绝对算最有特点,她的美丽让人无法复制。在这么多年的演艺生涯里,张曼玉一直保持着清新自然的本色,也正因为如此,她成为世界影迷心中无法替代的瑰丽。

同年与张曼玉一起选上的佳丽还有48人,而当时的冠军恐怕已经不为人所知了,张曼玉却是我们所不能忘记的。对张曼玉而言,如果她没有保持自己清纯自然的本色,而是随波逐流,追赶所谓的“时尚”,也不会得到命运女神的眷顾,不会成为一直被人们铭记的新面孔。

也许你感叹自己没有张曼玉般的美丽容貌、修长身姿,也许你曾经抱怨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否则自己也可以成为“李曼玉”、“王曼玉”了。可我们为什么不找找自己与张曼玉共同的特点呢?花样的年华、青春的气息、迷人的笑容、健康的身体,我们也有属于自己最本色的东西。本色就是不矫揉造作、不过分修饰,把自己最本真的一面呈现出来。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往往试图通过学习和模仿别人来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酷,或者更有所谓的“魅力”,但到最后却丢掉了自己。因为不管你模仿得如何逼真,终归是假的,而且那样你永远只能做别人的影子,也永远不可能超越别人,反而丢失了自己。

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别人完全没法复制。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清纯率真也好、朴实木讷也罢,不要盲目崇拜别人就好。固然,学习别人的长处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短处,但是为了学习他人而把自己的长处丢掉,便是贻笑大方的事了。宁做自己第一,不做别人第二,保持一个真实和真诚的自己,谁能说你的“本色”不是这个时代正在寻找的“新面孔”呢?

观察者就是被观察者

观察者如果突然了悟所有的被观察者其实都是他自己时,那么他和一些自己创造出来的意象和情境之间的冲突就消失了。他就不会总是先入为主地去评判某个事物,而是视一切东西为自己的再现。

有位师父每天早晨都会给门徒进行一番开示。有一天,当他走上讲台,正要开讲时,有一只小鸟飞到窗台上,开始唱起歌来,唱得那么美妙悠扬,怡然自得。唱完了以后,小鸟拍拍翅膀就飞走了,师父若有所思地说道:“早晨的开示到此结束。”

假如当时我们也在那个开示会上,我们是全心地去听那只小鸟的歌声,还是仅仅看到它的白色羽毛、棕色尾巴去判断它是喜鹊、杜鹃或黄鹂?它是一个等待被认识的对象,我们是不是已经把自己建立在一个观察者的位置上,把小鸟当做一个被观察者进行观察?在我们进行这些思维活动的时候,就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印象,我们对小鸟的观察于是也建立在这些经验之上了。人们习惯在第一眼看到一个人时,就立刻生起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非常看重第一印象的原因。这好恶的情绪,主要来自于我们的文化、素养、社交、嗜好以及我们后天形成的性格,它和事物的真实面目并不是一回事,甚至,观察者产生的这些印象阻碍了我们和对象的沟通。

观察者是印象的制造者,是记忆、知识及观念的累积,是一堆抽象的概念。当我们说“我认识你”,这表示我们只认识昨天的“你”,对目前真实的“你”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你站在我们面前,我们所看到的也只是我们对你的印象罢了,这个印象的好坏还建立在你以前对我们的好与坏的交往之上。你对我们的各种反应累积成为印象,贮存于我们的记忆中形成了你。总之,我们习惯观察他人的一举一动,透过他人的行为来认识他人。

然而,通过这种观察得到的印象,往往给予了我们偏离真相甚至错误的提示,阻碍了我们和他人进行真实的接触。因此,我们心中必须抛开先入为主的观念或意象,才能接触到真实的生活。而我们一向都是透过经验这样的一个中心点来观察和判断事情的,这样,观察者和他的所观之物就分裂为二了。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通常都建立在思想塑造的印象之上,因此我们常常无法看到真正的对方,所以我们的人际关系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在沟通和交际等认识的过程中,只要存在观察者、经验者、思想者的加入,你心中的痛苦、你对自我的执著就会为自己对自身和他人的观察制造一个又一个的隔阂。

对自然界的观察也是如此。当我们看着天上的星星时,是我们这个观察者正在看星星,灿烂的星光在天上汇成星河,我们还把看到的星星联想起来想象成狮子、牧羊、天蝎等星座。我们从未抛开先入为主的印象去看人看事,所以我们也永远无法了解自己与星星之间、我们与丈夫或妻子之间,以及我们与朋友之间的隔阂,这也是我们无法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爱的原因,也是我们产生悲伤的原因。

但是当我们明了悲伤就是这个“我”,观察者本身就是悲伤,我们自己就是悲伤的始作俑者,那时悲伤就会终止。“我”制造了悲伤,感觉到悲伤的也是“我”,所以“我”其实就是悲伤。这就是说,如果我们非要把悲伤当成是被观察者,那么观察者就是被观察者。当观察者就是被观察者时,就是整合的状态。要整合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需要很警觉、很有智慧的意识,这是难以经验的事,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把它分离。当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归于寂静时,既无自然界,也无观察者,那是一种完全的、彻底的空寂,这空寂就是美。

全心全意地听

试着想象这样的场景:每天清晨,天才蒙蒙亮,窗台外面聚集的一群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楼下的空地种着一大片的鸢尾花,绿绿的叶子,开花时节整片整片紫色的花格外美丽,还有一颗柳树,已经长高到能够把枝叶伸到了窗台,所以赢得了这些小鸟们的青睐。一年四季,除了下雨天未见小鸟,几乎每天相同的时间它们都出现,尤其是夏天,歌声更加清脆响亮。

你想生活在这样的美妙环境中吗?很少有人会摇头说“不”吧,但同时又可能会觉得这种美妙是可遇而不可求。其实不然,只要能够静下心来全心全意地聆听,你就会发现天籁之声一直在身边。

现在,我们已经被各种各样嘈杂的声音充斥了耳朵和内心,摇滚乐、大街上的汽车和人流的噪声、人与人交谈时的高谈阔论,以至于很少有人拥有闲暇的时间、静下心来全身心地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为什么倾听是最难的?因为我们大都只关注自己的问题、思想和见解,我们通常都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生怕他人不能理解我们的意思,唯恐没有发表看法的机会;而当别人和我们说话、向我们倾诉时,我们却表现得极其不耐烦,一点都不能静下来耐心地听,所以我们常常发出这样的疑问:“抱歉,请问刚才你说了什么?”你为什么没能听清别人的意思?别人说话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别人话还没说完,你是不是已经在想着怎么接话,甚至刚开始交谈的时候,你是不是已经在想怎么去反驳对方的观点?许多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这更说明人们的心灵缺乏倾听。

当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己的自私后,你是不是该克制一下自己说的欲望,更多地倾听他人的想法?而如何倾听也是一门艺术。聆听有两种,一种是用耳朵听,另一种是用心听。如果我们能全心全意地调动起所有的感官整体投入地去听,就不必管耳朵听或不听的问题了。

然而,我们的聆听通常掺杂着各种各样的动机。那个动机有时候表现得很明显,有时候又很隐秘。比如,我们听别人说话,常常先入为主地认为不可能有太多收获。我们高兴的时候就认真地听,不高兴的时候就敷衍了事;别人说的话对我们有利,我们就欣然接受,别人说的话是在贬低我们,那么我们就一概拒绝。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倾听,我们往往难以全面地认识他人,更难以全面地认识世界。只有当我们完全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倾听,不被任何事物限制,我们的心才会变得无比自由,它会非常敏锐、活泼、轻盈。所以思考一下你究竟为什么听别人说话,以及你究竟在听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事。

聆听大自然亦是如此,不能带着选择和评判去听。无论是鸟叫声、蟋蟀声、风声、流水声,还是小草发芽、花儿开放的声音,都各有各的美。你只要安静地坐着,保持一颗静谧之心,不必刻意集中注意力,就能够听到所有的声音。你会发现,你的内心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能够感受到一股轻松、愉悦、纯粹的力量涌上心田,使自己进入到一种安静祥和的冥想状态。

如果我们能全心全意地听,那听的本身便是一件最重要、最神奇的事,它能使我们的心产生惊人的转变,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

没有选择地觉知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无数的人,和他们交谈、讨论、合作、争吵,但是我们是否真的在客观、不抱偏见地和对方接触?我们是不是常常喜欢或讨厌某个人,对某件事情感到很赞同或很反感?我们的头脑从不间断地闪过无数个千变万化的念头,还有那些没被我们意识到的思想,一旦我们发现它是可耻的、下流的、龌龊的想法时,就会谴责并努力地去压制,使自己摆脱那样的意念。认识和觉知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这些带有自我选择和判断的认识并不是觉知,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没有选择的觉知。

要查看事实就是要有觉知。在这个觉知中,应该尽量客观、没有选择、没有谴责、没有好恶地去观察,只是如实地面对事物的状态,让头脑去没有选择地接受一切。觉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不是分裂和对比的。在接触的过程中不带背景地去观照,不用植物学的眼光去看一朵花时,就会看到花的整体。但是,如果我们的头脑完全采用有关花的植物学的知识,那么我们并不是整体地在看这朵花。在这种敏感的觉知中,没有选择,也没有评判。

觉知意味着毫无选择的敏感性,对我们周围的河流、山川和树木的敏感,对坐在我们身边的人敏感,对我们朋友或爱人的不安敏感。无论我们看到天空划过小鸟的痕迹,还是闻到路边野花的芬芳,都能去感受自然的美丽和自由的心情,从而忘掉所有的烦恼和不快。同时,我们不仅要有外在的觉知,而且也要对心理过程、内在的紧张和冲突有觉知。一旦我们想到自己内在的冲突,我们就会谴责或者辩护。如果觉知之中带着选择性,那么我们就是在阻碍自己的观察和认识。但如果觉知之中没有选择性,那么一切事物都会被揭露出来,包括我们最深的恐惧、冲动及秘密需求。不认同也不反对地觉知我们自身的思想和感觉,以及外界的一切事物,就不会单调乏味和痛苦不堪。

觉知的过程是完整的、狂喜的、喜悦的。我们觉知到每天的生活、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以及他人,我们饶有兴趣地静静观察所有的一切,并产生了对所有一切的深深的爱。我们了解自己的全部,包括每一个感觉和情绪,无论是快乐的还是忧郁的,我们都能毫无保留地敞开自己,进而以相同的方式去了解整个世界。因此,我们就进入了越来越广阔的领域,那里没有压抑和隐藏,只有无限的自由和单纯。

怎样才能够没有选择地觉知?时间和练习都不能帮助我们做到这点。如果我们允许思想和练习,那么我们就不是敏感的。敏感不需要去培养,而仅仅是通过突然的灵感和冲动就能够捕捉得到。它是一瞬间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像春天般的花儿自由地怒放,里面有狂喜、愉悦和单纯。

我们应该放下自己的身份,抛开我们在社会中各种各样职务上的头衔和姿态,不要去想过去,也不要去保留关于他人的印象,尽量避免对事物怀有偏见。如果我们带着既定的印象去看他人和外界的事物,就无法觉知任何东西了。我们的妻子、朋友、同事,都是长年累积下来的经验累积的记忆,是一片片被选择之后剩下的残缺片段和僵死印象,而并不是活生生的那个人。因为念头、象征或见解都会阻碍我们观察,所以要想认识自己,就不能有先入为主的想法、知识、象征或印象,这样我们才能在每个当下没有选择地、真实地觉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