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心灵、自我与社会

我们生活在各种关系中,与他人、家人、世界、地球、宇宙都息息相关,因为世间万物皆离不开交往。我们有必要了解什么是交往,交往的一切活动——与爱人、父母、朋友、老师和社会的——对自己和他人都意味着什么。将所有个人的交往关系拼接在一起,就构成了社会。社会是人际关系的写照,由我们在交往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组成。如果我们在与人交往时气恼妒忌、野心勃勃、顾影自怜、压抑狭隘、独占欲强,社会就会变得疯狂。如何交往会影响我们身边所有其他事物。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处世方法不同,结果亦会不同。

真正的关系意味着无“我”

生活就是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关系当中。关系好比是一面镜子,从镜中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自己,我们能照见自己的痛苦、嫉妒、焦虑、恐惧、矛盾、冲突、孤独,还可以看到我们到底有没有爱,并且在关系中能真正了悟到爱的真谛。假若我们脱离与他人的关系而只生活在“我”的狭小世界里,那么我们就找不到正确的关系,最终使自己孤立无援,甚至走向失败。

只有在正确的关系当中,我们才能够看到最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自己。我们也许希望有一面镜子能把自己照得很美,但在关系中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关系的镜子映照出的是真实的影像,它不会欺骗你。建立正确的关系是什么意思?关系意味着接触和观察,意味着和他人一起组成一种整体感——它不是几个分离的个体走到一起随意拼凑成的整体,而是关系本身带来的整体特质和无界分感。

虽然我们可以和别人有身体上的亲密关系,但却很难和别人有精神上的、发自内心的关系,这就是说,我们一直都没有与别人建立真正的关系。多数时候我们和父母、老师、朋友、妻子或丈夫交流,但是我们从未真正地和他们进行交流,我们只知道和他们有血缘或者利益关系,必须和他们接触而已。

譬如,当我们看到自己的父母,首先在脑海中出现的是那些已有的概念、名称、定义,以及过去的记忆:他们是如何把我们抚养长大、他们的音容笑貌。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是不是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思想,用以“我”为出发点的中心视角,在我们和他们之间加入了记忆、形象、词语、概念等内容?如果你还对此持怀疑、否定的态度,那么你可以观察自己如何和别人说话:对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特别礼貌,而对那些或许给自己增添麻烦的人却粗鲁又轻蔑。比如,当我们身处一个饭局中时,如果一个重要人物进来,我们会立即站起来热情地迎接他;但是当餐厅的服务人员进来时,我们却毫不在意。生活中有太多类似的现象,它们无疑都在证明:无论在什么样的关系之中,总是出现一个“我”或者“本我”的思维,我们根本没有真正地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根本没有和对方融为一体,因此也不能从中看到真实的自己。

既然我们否定了生活中的现有关系是真正的关系,那么真正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克里希那穆提认为,真正的关系只有在一个人完全抛弃自己、抛弃“我”的时候才能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在无“我”的境地,才能真正实现与他人无任何分割的连接。但现实却是:大多数人都未真实感受到“我”的完全否定和停滞。也许这就是我们许多人都在追求的东西,即通过某种比自己强大的存在给自己定位。

那么,怎样完全摆脱这种以“我”为中心的孤立过程呢?克里希那穆提的建议是:只有纯然的观察,不带任何自我的评价、看法、概念、谴责,将自己融入到每一个关系中,消除自我的形象机制,达到一种完全忘我的境界,不自私自利,不贪图占有。

我们和这个社会的关系

罗素在《走向幸福》一书中为我们描述了当今社会的“现代人”:他是一个年少有为的商人,当妻子和孩子们还在酣睡时,他已早早起身赶到办公室。在那里,他的职位是一位大经理,他安排底下员工的各项任务、和形形色色的人通话联系、研究市场行情,然后和那些正在或打算与他交易的人共进午餐,晚上要和另外一些生意场上的人一起吃饭。最后,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中,和妻子说话,教育孩子,然后才能上床睡觉,结束一天的生活。

这就是我们和这个社会的现状,忙碌而混乱。世界上有无数个像“他”一样的人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过着类似的生活。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迫于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不得不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不得不同方方面面的人保持关系——或是经济关系,或是政治关系,或是家庭关系,或是朋友关系。只要生活在社会当中,我们就不得不与他人发生联系,参与各种社会活动、遵守社会的游戏规则,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独立于社会生活而存在。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脱离不了和这个社会的关系。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写照,我们的生活就是这个社会得以存在的载体,我们的问题也就是世界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感觉到生活的压力如此之大?原因在于我们自己出现了问题。我们要为这个社会负责,将自己的问题较好地解决。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由每一个人共同创造的,所以世界的混乱或秩序井然皆源自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也许每天朝九晚五进办公室或工厂工作,烦闷地忙完一天的工作后,晚上到夜总会寻找刺激,或者待在电脑前面和认识的、陌生的朋友聊天。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和社会中的人产生工作上、生活上的联系,想办法维系和亲朋好友的感情……生活对我们来说就是这个样子的。社会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是我们所有关系的总和,它意味着合作。不幸的是,如今它却成了人类贪欲、仇恨、野心、竞争、残暴、冷酷无情的结合体,而我们就生活在这种模式里。

既然是我们每个人创造了这个社会,那么,要改变这个社会,我们必须要改变自己。我们必须贴近生活,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关注那些体现在我们情感和行为方式中的意念,掌握我们的谋生方法,弄清我们的思想或信仰背后的真相。如果我们用心体察,就会发现自己开拓事业主要是因为欲望的驱使,而不仅仅是要谋生。比如,若单位中低职位的职员想晋升为经理,这说明我们不仅考虑谋生,把事业作为养家糊口的手段,我们还想借此获得地位和威望。这种基于满足自我欲望的态度自然会严重损害人际交往,自我和社会也就会产生了冲突。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创造了这个社会,借由我们的野心、欲望、贪婪、嫉妒与暴力,借由我们的腐败、恐惧,想要在我们的社区里、国家里求得保障,然后又责怪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太多。

看到这里,你应该对我们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你也应该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不关注自我的时候,就没有了欲望和野心,我们也就不会因为思考如何与社会和谐相处的问题而苦恼了。

关照自己的心灵

大家都说,这是个浮躁的年代,每个人都浮躁地活着,忙着各种自以为重要的事,忙到忘掉忙的目的。说世界浮躁的人自己也浮躁着,说自己浮躁的人好像也不打算改变浮躁的现状,因为让浮躁存在的理由遍地都是,而宁静,却找不到滋生的土壤。

生活中需要我们全力以赴的事很多,它们把可怜的心灵挤到角落里,使它麻木、冰冻,渐渐失掉生气。

35岁的刘武拥有一家小型的工厂,若单从刘武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来看,他无疑是个幸福的男人:事业有成——是个私企老板,有属于自己的工厂,有资产,有车有房有钱;家庭美满——老婆善解人意且儿女双全。这些不都是一个男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吗?这些他都得到了,可是他却不快乐。

刘武从小在农村长大,15岁就不上学了,出来混社会。为了生存,他在工地上做过小工、开车跑过运输、倒过光盘、卖过手机……他喜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为自己设定不同的目标,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实现。每一次设定的目标在当时看起来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他却总能把它们全都变成现实。

刘武坚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再大的困难只要咬咬牙都能挺过来。也正因有着这样的信念和闯劲儿,他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在不断设定目标并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刘武发觉,自己就要变成那个神话故事里的夸父了。他觉得自己几乎成了追逐目标的奴隶。

其实,故事中的刘武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也许对于我们来说,忙碌只是一种外在的寄托,实际上反映的是内心的空虚和恐惧——仿佛一闲下来就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在反复问自己: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答案也许是“人活着就是要体现自己的价值”,但这个价值靠什么来体现?靠地位、金钱、事业,还是家产?我们在不停地寻找,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一步一步去完成自己或者别人为我们制定的目标。可是,外在的一切像宇宙一样是无止境的,同样,目标也是无止境的——人们实现了一个目标还有另一个,有了一些成就还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就……于是,无形中我们就掉进了一个“心理黑洞”,永远都在追逐无穷无尽的目标,也永远都填补不满内心的空洞。

人类给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原本是要给自己幸福和快乐,结果却被这个创造的世界所挟持,以至忘掉自己本来的目的,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悲哀。但人类终究是自然的,一颗来自自然的心总有逃离世界、回归本真的欲望,这不是精神的脆弱,也不是无聊的追求,而是人在本质上真正的需要。所以,拿出一点时间照拂自己的心灵,应该是我们对自己的慈悲。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慢慢地感受自己的内心,体验和自己的内心在一起的感觉,体验内在的安宁、幸福与快乐。

关照内心,就在现在,你可以闭上眼,什么都不想,也可以大睁着眼睛,让思绪随便停留在一个不着边际的地方。思想与否,都在现实之外,是摒除了一切烦杂,让心灵腾空。在无人的宁静里,问问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它喜欢什么,它想躲避什么,它还能为什么激动,它对什么已经麻木……它回答你的也许完全不同于你在人群中的想法,那也许正是你人生需要修正的地方。发现自己心灵一点一滴的渴望,然后满足它,就是在给自己灌注生命的活力,激发感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而一颗鲜活跳动的心,应该更容易开启智慧的大脑。做这样一个关注自己心灵的工作,并不需要多少时间,但它需要一种不同的心态——和浮躁相对应的宁静的心态。我们要完全戒除浮躁是不现实的,但时不时从浮躁里沉下去,归于片刻宁静还是可以做到的。

面子是“自我”的产物

只要随便看看周围,我们就可以发现,社会上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染上了“面子”病。比如有些人明明不是很有钱,但为了显示自己挣得比别人多,就摆阔气,制造一个“富翁”、“富婆”的形象:全身名牌,进出高级餐馆……有些人明明发现自己的朋友背信弃义、两面三刀,可为了显示自己的仗义风度,还跟人家称兄道弟、握手言欢,就怕撕破朋友的那张面皮……有些人即使和自己的伴侣已经毫无感情,可害怕旁人议论,为了面子,还要在众人面前装出一副恩爱夫妻的假象……这样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甚至我们自己也常常活在“面子”的淫威下。

很多人都背负着一个包袱,那就是面子问题,不但与向外寻求物质享受和面子有关,就连所有的伦理、道德和教条之中都混杂了面子的成分。越是争强好胜、完美主义的人,越是要面子。社会上有无数的人际纠纷都是因面子受损而引起的。面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难道不是我们制造出来的意象或形象吗?为什么我们会把它当真,甚至不惜牺牲性命来护卫它?

项羽征战到了乌江边,遭刘邦围困,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当项羽来到乌江边时,有一条船在那里等他。驾船的乌江亭长是一位崇拜项羽的人,因此一心要救项羽过江。他对项羽说:“现在整个乌江之上,只有我这一只小船,请大王立即上船,汉军无论如何也追不过江的。江东虽小,但也地方千里,拥有数十万人,完全可以在那里再成就霸业。”然而项羽却谢绝了亭长的好意。他认为自己溃不成军,即使侥幸逃生也让江东父老瞧不起,最终自刎而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如果当时项羽能够放下面子渡江,历史会不会改写?历史不能假设,这个我们当然也无从知晓,但在对霸王的惋惜中,我们也领教了“面子”的厉害。

生活中到处都是意象堆积起来的事物。我们用大理石刻出某个人的模样,放在台上供人参拜。我们还通过用相机拍下来的照片去认识一个人。这些至少还是人造的雕像,静止的画面。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雕像,它不是用手刻出来的,而是运用意念、经验、知识和记忆刻出来的,是我们的思想造出来的,这就是我们的“面子”。我们年纪越大,那个形象还会更固定、更大、更严苛、更固执。我们听得越多,做得越多,越把自己的生存寄托在那个形象上面。

面子只不过是“自我”的产物,它在于我们只关心自己,只想到自己的能力行不行、工作好不好、钱多不多、会不会成为大人物、会不会遭社会遗弃、别人怎么想自己,等等。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挣脱不了那个“自我”的形象。我们内心深处还有很多形象彼此冲突。它们越冲突,我们内心的挣扎就越厉害。只要我们内心对自己还存有那么多形象和观念,内心就永远有冲突,就永远和自己、和社会有冲突。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制造形象、捍卫形象。我们造出了自己的形象,造出了别人的形象,这些都是思想的产物。我们按照那些自己造出来的形象去认识、去交流,这就是人际关系的真相。所以说,意象毁掉了我们的人际关系,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基于意象的交往并非真正的交往。总之,我们只有抛弃意象,毁掉自我的形象,才能不为“面子”所苦,也才能够和他人进行真正的交往。

习惯是对爱的戕害

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婚后依然保持着如花的姿色,她的婚姻也和她的相貌一样完美,几乎无可挑剔。她习惯了丈夫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但是日子久了,她发现生活变得平淡乏味,甚至令人厌烦,对丈夫的爱也渐渐地感到麻木。这时,她认识了一个似乎能让她呼吸到新鲜空气的男人。于是,她决定结束和丈夫多年的平淡生活。

她坐在丈夫的对面告诉他这个决定。丈夫低头沉默着。她随手拿出小剪刀开始修剪指甲,以等待丈夫的回答。丈夫抬头看了看她说:“那把剪刀钝了,你等一下,我去给你拿那把新的来。”

丈夫拿来新剪刀,默默地递给她。她忽然发现,丈夫递给她剪刀的时候刀尖朝着自己,刀柄的方向是朝着她的,她觉得奇怪,就问了丈夫为什么这么拿着剪刀。丈夫回答说:“我一直都是这么给你递剪刀的,这样万一有什么意外,刀尖也不会伤到你。”

“看着丈夫那张熟悉的脸,她突然领悟到原来丈夫这些年一直这样默默为自己付出,还是那么爱自己。因此,她改变了离婚的决定。

我们通常习惯于处在一种安定的状态中,然后心安理得地享受各种稳定的关系,并且认为其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觉得他人对我们的爱也是应当的。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正是这种习惯戕害了爱,导致了心灵和头脑的迟钝,以致对爱的麻木。

爱是新鲜的,不是单纯的满足感,不是一种惯性。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爱总会由恋爱时的新鲜渐渐地沦为一种习惯,习惯对方的存在,包括对方的唠叨、甜言蜜语、关心爱护、说话的口气、穿衣打扮等。这种习惯就像抽烟和酗酒,会使心灵慢慢退化。所以,即使有的人婚姻会平淡得如死水一般,没有生命力,也不以为然,默认了这种毫无生机的状态。

只有少数彼此相爱的人看清了习惯对爱的戕害,因此他们走到一起不仅仅出于习惯或者权宜之计,这样的婚姻关系才是有意义且牢不可破的。

习惯使人们对爱缺乏敏锐的察觉力。爱必须要有一颗敏感的心才能感觉得到,习惯使人们对爱不再敏感,因此它会破坏爱。爱不仅是快乐、一个存在于记忆中的事物,更是强烈的敏感和优美的状态——敏感的注意力能够把头脑从习惯中解脱出来。要从习惯的束缚中摆脱出来,我们需要内向地觉醒,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生活,从而唤醒麻木的心灵。

冲突和矛盾的真相

冲突和矛盾是我们生活常有的,任何一种不和谐和缺乏爱的行动或思想都能导致冲突和矛盾。

从前,有一个渔翁在梦中见到了上帝。上帝问:“你想和我交谈吗?”渔翁说:“我想和你交谈,可是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上帝微笑着说:“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于是,渔翁问上帝:“你觉得人类最烦恼的是什么?”上帝答道:“人类为名利而活,又为名利而烦。他们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然后又用金钱来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忧虑,却忘记了现在;他们既不生活中现在之中,也不生活于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从不会死去,但是死去以后又好像从未活过。他们看上去和平与幸福,实际却充满了矛盾和冲突。这就是人类!”

诚然,我们已经拥有了数不尽的物质财富,却还想拥有更多。虽然很多人也许并不想像现在一样拼命,但生存的压力逼迫我们不停地工作;虽然我们和人交往得越来越多,但是内心却越来越孤独。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处境:随时随地都充满着无尽的矛盾和冲突。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可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原因在于所有的关系都是冲突。

我们和外界有冲突,我们的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充满冲突,甚至我们和自己也存在着冲突。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自定形象和现实之间的冲突。若是我们没有找到矛盾和冲突的真相,那么它们就会一直持续下去。要改变冲突的现状,最重要的是了解真相,而不是去说明应该怎么做。真相和应该怎么做之间的分歧就是冲突的根源,概念和行动之间的差别也会助长冲突。真相和形象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一味追求形象会导致冲突、幻觉和虚伪。反之,了解真相却能带我们进入完全不同的心境。

矛盾和冲突的真相是什么?我们的内心一直需要安全感,但头脑又能觉察危险,这就是冲突的根源。而真相是世上本没有所谓的安全和永恒,因此我们整个的生命、关系、活动、思维和生活方式,都在制造挣扎、冲突与奋战。我们的意志和欲望对立,会产生冲突;过往的记忆和当下的真相对立,也会导致冲突;心中的渴望、想要改变的欲望、接受真相和想超越真相,这些都在激发冲突……

此外,人际交往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因为两个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彼此心中的形象也没有什么关系,每个人都活在孤立的状态中。所谓的关系,只不过是看到彼此的牢墙罢了。因此不论是泛泛之交还是知己好友间的交流,都在为维持这份关系奋战而产生痛苦,可见,心智本身和思想就是冲突。

这种种的矛盾和冲突给我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停止它们呢?

有矛盾,必然有挣扎奋斗,而奋斗是破坏、是虚耗。在那种状态中,除了对抗、斗争和更多的失望与忧伤外,我们什么也创造不了。我们的大脑里面想的是如何停止冲突,而实际上很难做到,这样又制造出了另一个新的冲突,于是我们将永远陷在恶性循环中。冲突会摧毁热情和敏感,因为冲突存在时,我们的心灵既不活跃,也不热情,好像心智已经被自己制造的冲突伤害了。所以正确的做法并不是去弄清如何停止冲突,而只要我们拥有热情与敏感,冲突就会自然停止。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不把生命看作一个永久的欲望,而是看作一系列持续不断地变化着的暂时的欲望,那么我们的生活中就没有那么多矛盾和冲突了。

要摆脱矛盾和冲突,我们必须毫无选择地觉知现在,在每一个当下了解真实的自己。只有在了解中、在领悟中,我们才有从矛盾和冲突中解脱的可能。

为心灵寻找恒久的安全感

在生活中,有危险、恐惧、杀戮、暴力,一切事情都是未知数,明天总是变幻莫测。所以我们一直都在致力于为心灵找寻一个避风的港湾,找到一种恒久的安全感。

曹操因为怕别人在他睡觉时暗害他,便常常对部下们说:“我睡觉的时候,你们千万不要靠近我,因为我有一个怪毛病,喜欢梦中杀人,而且自己一点也控制不了。你们一定要小心。”有一次,他白天躺在床上假装睡着了,故意把被子蹬落在地,一个他亲近的侍从轻轻走过来替他盖上被子,谁知他猛得跳起来拔出挂在床头的剑,将这名侍从杀死在地。左右大惊失色,曹操却躺回床上继续装睡,半晌后佯装醒来,吃惊地问:“谁杀了我的近侍?”众人如实相告,他痛哭一番,并命人将近侍厚葬。众人都以为曹操确实有梦中杀人的怪毛病,从此他睡觉时再也没有人敢靠近他了。

从这个故事来看,曹操生性多疑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但也是因为他严重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内心充满了被杀的担忧、焦虑和恐惧。为什么一个位高权重、手握重权的丞相还会如此没有安全感?安全感到底是什么,我们现代人是否也像曹操一样终日都在寻找一个叫做安全感的东西?

人从生到死,生活中充满无尽的冲突和痛苦,所以我们渴望安全。那份安全不仅是外在的安全,还有心灵上的安全。生活的混乱和焦虑、对生存状态的失望、工作上的竞争与压力、想要被人爱却没人爱的感觉、此起彼伏的争斗,都让我们感到无所适从。我们希望找到一种永恒的状态,让任何事情,任何恐惧、暴力、忧虑、不确定感和负罪感,都不能打扰到我们。这是绝大多数人都想要的状态,也是大多数人在内心和外在都追求的东西。

但是,真的存在一种恒久的安全感保卫我们不受伤害吗?至少目前没有人给出肯定的答案。许多心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其实是我们认同某一思想、种族、群体,或某种特殊行为的结果。也就是说,当我们投身于某项事业、加入某个政治团体,运用某种思维方式,或接受某些风俗、习惯、仪式时,我们认为这样都是很安全的。但无论任何信仰、结论,任何人、任何社会结构,追随任何领袖、导师,都不会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安全。这些所谓的安全感,都是虚假的安全感,就像错觉中的海市蜃楼,最终只是自己在头脑中制造出来的某种形式的安全感而已。

尽管没有真正恒久的安全感,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保持内心的平和,给自己最大程度的安全感。平和是一种心态,是不再祈求安全感的自由心境,因为人若追求安全感,内心必定总被恐惧的阴影笼罩。真正的安全感是没有任何形式的,它存在于洞察和觉知之中,却不存在于任何结论、信仰、思想或财富之中。只有当人们明白了这点,自由自在地观察自己,才能拥有真正的安全感。

和自然万物进行交流

人类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源于大地,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但是,我们正在和生命中的这个重要部分逐渐分离。你是否还对一棵树有一种感觉,看着它,欣赏它生机勃勃的美,倾听它被风吹动时发出的沙沙声?你是否会很用心地去观察那些小植物,那些小草,那些墙角的小花?我们应该和自然有一种交流的感受。

与自然真实地交流,不是指那种纠缠于言语上对它的描述,而是要成为它的一部分。我们要能够对全部有一种爱,能够去欣赏一条狗,一只墙上的蚊子,或是一根躺在地上被人折断过的树枝。我们要能够用心去看那夜晚的繁星和新月,不带语言,不是仅仅说“多漂亮啊”,然后转身离开,立刻又被其他的东西所吸引。无论我们亲近大自然的何种东西,我们都能像第一次去看一颗独挂天边的星星,或者像第一次觉察到那轮清新皎洁的明月那样,有一种喜悦和充实的感觉充满心间。

虽然我们有可能一出生就生活在城市里,但那里一定会有花草树木。如果我们是生长在乡村,那么我们就有幸能够开辟一大片的花园,或者即使篱笆外杂草丛生,也能够经常看到田野里可爱的小黄花,经常能够感受到大自然间的万物,每一个小生命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所有生命的一部分。

和自然万物进行交流,意味着我们对周围所有的一切都建立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包括和动物、植物以及我们人类自身都能够处在和谐的状态之中。如果在我们和自然之间存在这种交流,那么我们就能和他人产生交流,和坐在我们旁边的学生,和公交车上的一个陌生人,或者和我们的父母。同时,在这种交流的状态中,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简单、清晰、没有冲突。那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即我们都是在一起的,不是分离的、破碎的,不是属于任何特定的群体或种族,又或是某些理想主义的概念,而是我们都是生命,我们都生活在这个非凡的、美丽的地球上。

但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大自然的这种亲密的关系。有一句话说得好:“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时常开着汽车路过山间的小路,或者边聊天边走上山的过程中,眼睛看着所有山脉、山谷、溪流以及挺拔的树木,但是头脑里面却又太过专注于自己的问题,根本没能好好地观看,静静地欣赏。我们心里面无时无刻不挣扎于生活中的各种冲突和问题,根本就没有耐心、时间去和大自然用心地交流,于是才错过了一路上的美景。

因此,我们要重新建立起这种交流,要感官敏锐起来,不仅必须观看、触碰、观察、聆听鸟鸣与树叶的婆娑声,还必须留意自己使用的言词和所拥有的感觉。无论感觉多么细微、多么琐碎,都静心地去做,这样才会知晓心灵自身所有的秘密暗示。倾听这些声音,别压抑它们,别控制它们,也别想办法把这些理想化。只要倾听它们就行了。感官的灵敏并不表示纵容,不表示屈服于强烈的欲望或反抗这些欲望,而是表示,只要观察,心灵就可以永远提高警觉。这就好比走在铁轨上一样,我们可能会失去平衡,不过很快就会回到铁轨上。就这样,我们的心智就会变得活跃、敏感、聪明、平衡、简洁。

珍爱地球上的一切美丽

《圣经》记载,当挪亚按耶和华神的吩咐造方舟时,耶和华对他说:“凡有血肉的动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你要带进方舟,好在你那里保全生命。”当面临天灾人祸的时候,人和动物之间还会有怎样的区别?人类对自然有意义的不是万贯家产和高官厚禄,而是蕴涵着灵性的有血肉的生命。人所感受到的痛苦,动物也能感受到。即使人类作为高级的生命形式有支配管理其他动物的权力,但绝没有任意虐杀和捕食它们的权力。

据传记记载,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向妙莲法师交代了五件事,其中有一件是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用四个常用的小碗,碗中装满水,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以免蚂蚁等其他的虫子闻到味道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损害和烧死。即使等到装龛好了以后,每天也都还必须将填龛的四个小碗里面的水加满,因为害怕水干后,又引来蚂蚁。

这件小事很好地体现了弘一法师以慈悲为怀的菩萨心肠。在圆寂前将后事交代得如此细微,只是怕伤及无辜的蚂蚁的生命。当读到这个细节,每个人都不得不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彻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世间的生命原本是没有任何所谓的高低贵贱之分的,每一个生命都有着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我们在关爱其他种类的生命的同时,其实也是对我们自身生命的关怀与尊重。或许我们做不到像弘一法师那样无所不在的细致,但至少我们能够像他那样怀有一颗慈悲之心,以及一份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如此,我们就能欣赏并珍爱地球上的一切美丽。

某著名哲学家说过:“人只有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你才是作为人而存在的。”任何一个生命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血肉相连,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怀的。只有拥有慈悲心肠的人,才能够珍爱地球上的各种事物,也才能够给他人带去难以计数的温暖。

人们应该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热爱大自然中的其他生命。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因为他认为那样做不仅仅是出于人的怜悯之心,更是怕这种小事上所体现的小孩子的残忍和暴力在他们长大以后会泛化开来,以致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出家人常说,“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如果我们能够珍惜诸如蚂蚁、飞蛾那些小动物的生命,那么我们的内心就会生起对全世界各种生命的慈悲与关爱,从而将不会再狠心地去伤害任何动物、植物,更不可能去残杀我们自己的同类。

你就是世界

我们作为世界上的一个人,是作为完全独立于其他事物之外的个体而存在的吗?当然不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就是世界,而且世界就是你,你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世界的问题也就是你的问题。当个人意图脱离外在世界,追求自己特殊的个性或野心、爱好和快感时,所有的痛苦和苦难就开始了。我们似乎不太明白自己就是世界这一事实,不仅表面如此,内心深处也一样。在充分发挥个性、满足欲望的过程中,我们以为自己正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我,于是坚持充分发挥自我,反抗任何形式的侵犯。然而,个性、快感或意志力并不能塑造出可以与世隔绝的个人,不管一个人的天赋多高、意志力以及快感有多强,都只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而不可能脱离现实世界独立存在。

地球上所有的人类都沐浴在同一片阳光下,阳光并不属于某个特定的人或某个种族与地域,而是我们全人类可以共享的生命之源。就像美丽的日落可以被所有人来欣赏,它并不归西方、东方、北半球或南半球所有。同样,我们的显意识和潜意识,我们的观念、信仰、思想、恐惧、欢乐、孤独,我们的不幸、悲伤和痛苦,所有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当遭遇不幸时,我们把不幸看做私事;而当别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却可能因为没有波及到我们身上而将它拒之门外、不去理会。同样,我们对待欢乐也是如此,我们把自己的欢乐看做私事,独自去体会;而对旁人是否快乐却漠不关心,甚至嫉妒旁人的快乐。

这就是真正的问题所在,我们所有的困扰与矛盾都是由此引起的,最关键的并不是世界当前是什么模样,因为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的拓展。这是个明显而骇人的事实,又是个必须彻底面对的难题。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自身与世界面临的问题,首先要领悟我们就是世界,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有贡献、都负有责任。

你就是世界,这是一种真切的事实,而不是一种头脑里面的概念。你的痛苦、寂寞、死亡、焦虑、悲伤,同时也是世界的。当自然环境和资源遭到人类无情的摧残、破坏和掠夺的时候,看着千疮百孔的地球,我们应该会体会到像一根针插进自己的大腿或手臂那种真切的疼痛。我们和世界上所有的人融为一个整体,这不是头脑里面臆想出来的东西,而是我们真心接受自己就是世界的一员。

当我们真正了解这个重大的事实之后,就去感觉它的活力。这样一来,这个心理上的事实就能影响着我们心智、思想,使它不再是一个只会关心国家或宗教的狭隘心胸,而能够去关心整个世界。一旦了解到这一点,只要是与人类相关的事情,我们都能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如果我们真正了解自己就是世界这一观念与事实的意义,那么像“我”这样自私的实体似乎就微不足道了,所有人类的微小忧虑就会变得不值一提。一旦看清这个事实,并从理智上和内心里感受到这点,人们就会亲近大自然并且去保护万物,就会真正关心其他人的生存状态,世界和平才能够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