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教徒到基督徒(纪念典藏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子思:内在的道德律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子死时他只有十五岁,受教于孔子最幼的门徒曾子。曾子是《礼记》中数章的作者。《礼记》是儒家的一本经典,其中一篇名为《中庸》,被认为十分重要,而且成为中国学童们所读四书之一。在这本书中,我们见到孔学的哲学根据。它谈及宇宙的灵性与控制它的道德律。由于活得和这道德律相符合,人便实现真我。这样,外在的合乎道德的宇宙和内在的真人性之间,便建立起一种和谐。人在发现真我时,同时发现宇宙道德律的统一性,反过来,人在发现宇宙道德律的统一性时,实现真我,或真人性。在这短短的一本书中,我找到对儒家哲学最完满的说法。

人有时无法实现那个在他身上“最好的人”,是因为他还没有做到对这个宇宙的真正了解,“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照子思看来,宇宙是一个道德性的秩序,而人所需要的是发现那个存在于他自身的道德性秩序,而由此成为“匹配”那个与道德性的宇宙和谐的“最好的人”。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是中心,庸是经常,中庸是“中心的常道”或“内在的不易之道”。因此我跟着辜鸿铭把“中庸”解为“宇宙的道德秩序”,下文同此。

但什么是宇宙的道德律,什么又是人的道德律呢?二者从哪里获得和谐呢?《中庸》的作者明说他有一种宇宙道德律的概念,这种概念与主张有某种常规控制这个宇宙的科学观点十分接近。这种常规在它的运行中、在它的弥漫一切上,是宇宙性的。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它包含无限大及无限小。


君子之道,费而隐……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这常规是不能毁灭及自存的。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这常规是不变的。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跟着是谈及控制宇宙的物理定律的辞藻华美的一段。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乡,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


这是导致一种万物有灵性的宇宙道德律的概念。在这个问题上,孔子曾明白表示:


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下文引自子思关于儒家哲学依据的最佳纲要,谈及道德律的性质,在物质存在后面的灵性的实在,且谈到利用人类的道德感与才智的双重力量来完成人性。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仁”,或真人性,在道德律的形式上,是以人的内心和外在宇宙的道德相和谐为基础。当这个“真义”实现时,便“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儒家的哲学基础。

我觉得这种观点是令人满意的。人性不被视为和道德律相反,而需对人性用种种反抗、克胜、压抑等手段。人的本身有为善的可能性。因此,这种教人“成己”就是合乎道德律的最基本的、古典的儒学,和后来十二世纪及十三世纪因佛教“孽”的思想的介入,而有注重节制及惧怕情欲的倾向的新儒学,相对立。而这一点可能使许多不明白古代儒家理想主义的学生感到惊讶。这点人的天性,子思称为“天命”。因此《中庸》开首那三句话含有哲学的意义。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甚至在古典的儒学中也有谈及“节制”人类的欲望,但人性当被视为要完成的东西,而不是要反抗的东西。在这里,“完成”一词的意义是“顺从(率)”。

因此,完成天性及实现人的真我是儒家的教条。这一点是儒家与道家都认同的。道家庄子最关切的是让人和动物各遂其生,或让他们“安其性命之情”。儒家试图借养成好习惯与好风俗来显出人最好的性格,道家则非常惧怕干扰。

在这里我们可以注意儒家与道家的一些相似之处。我们不必一步跳到因为那个“道”字的应用而以为孔学是从道家“借来”的结论。在古代及近代中国人中,“道”字通常用来指真理、路线,或简单地指道德教训。因此我们今天称孔子的教训为孔子之道。孔子一再用这个字,在经典时代的普通语法中,人常用“无道之世”(道德混乱之世)来和“有道之世”(道德教化大行之世)对立。在这本子思所作的书中,有些文句的确有人所共知的道家“无为”的性质。下面这类意思的话,我在《中庸》中曾看见过两次。


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无为而成”,当然是道家典型的教义。还有一句话:


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像这样一句谈及“不动”“不言”的话,当然会令人想起老子及他常说“无言之教”的后继者——庄子。但我们必须记得,这种借自道家的推断不是完全正确的。子思的思想太接近孔子本人,足以证明他不必从道家的老子那里借用这种宇宙的道德律。我以为我们没有理由假定,在汇编孔子的警句与格言而成的儒家教训的背后,没有一种中心的道德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