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谋攻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1]为上,破国[2]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3]。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4];不战而屈[5]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攻故上兵[6]伐谋[7],其次伐交[8],其次伐兵[9],其下攻城。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辒[10],具[11]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12],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13],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14]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15]也,拔人之城而非攻[16]也,毁人之国而非久[17]也。必以全争于天下[18],故兵不顿[19]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20]则围[21]之,五则攻[22]之,倍则分[23]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24]之,不若则能避[25]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26]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27];辅隙则国必弱[28]。

故君之所以患[29]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30];不知三军之事,而同[31]三军之政[32]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33],而同三军之任[34],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35]至矣,是谓乱军引胜[36]。

故知胜[37]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38]者胜;上下同欲[39]者胜;以虞待不虞[40]者胜;将能而君不御[41]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42]知己者,百战不殆[43];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1]全国:完全占有敌国的领土,让敌国举国投降。

[2]破国:击破敌国。

[3]军、旅、卒、伍:均是春秋战国时期军队的编制单位。军:12500人。旅:500人。卒:100人。伍:5人。

[4]非善之善者也:不是好中最好的。善:好,高明。

[5]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指使敌国屈服。

[6]上兵:用兵的上策。

[7]伐谋:用谋略手段战胜敌国。

[8]伐交:用外交手段战胜敌国。

[9]伐兵:用军事手段战胜敌国。

[10]修橹:建造盾牌和战车。修:建造。橹:一种用藤草制成的大盾牌。(fén wēn):古代攻城用的四轮车,用排木制作,外蒙生牛皮,下可容纳十几人,用以运土填塞城壕。

[11]具:准备。

[12]距堙(yīn):为攻城而堆积的土山。(古代攻城之前必堆积土山,为的是观察敌情的便于攻城。)距:通“具”,指准备。:通“堙”,指用土堆积而成的山。

[13]蚁附之:士兵像蚂蚁一样一个接一个的爬梯攻城。蚁:名词用如状语,意为“如蚁一样……”附:依附。

[14]拔:攻占敌国的城池或军事据点。

[15]非战:不用交战的办法。

[16]非攻:不用强硬攻打的办法。

[17]非久:不用持久作战的方法。

[18]必以全争于天下:一定要采取能够达到全胜的谋略与天下诸侯争斗。全:完全,全部,在这里是指对敌国的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都取得胜利。

[19]顿:顿,通“钝”,疲惫、受挫的意思。

[20]十:十倍。以下的“五”、“倍”也都是指我方与敌国的力量对比。

[21]围:包围。

[22]攻:攻击。

[23]分:分散。

[24]逃:摆脱。

[25]避:避免。

[26]小敌之坚,大敌之擒:如果力量弱小的军队一味坚持硬拼,一定会被力量强大的军队擒获。小敌:力量弱小的军队。大敌:力量强大的军队。坚:坚固,在这里引申为硬拼。

[27]辅周则国必强:将领对国君辅佐周密,那么国家就强盛。

[28]辅隙则国必弱:将领对国君辅佐不周到,有疏漏的地方,那么国家就会衰弱。

[29]患:危害、贻害。

[30]縻(mí)军:束缚军队,指使军队不能根据情况调整作战路线。縻:原义为牛辔,这里引申为羁绊、束缚。

[31]同:参与、干涉。

[32]政:政事,指军中行政事务。

[33]权:权变、机动。

[34]任:指挥、统率的意思。

[35]诸侯之难:诸侯国趁机进攻的灾难。

[36]乱军引胜:扰乱自己的军队,而导致敌国的胜利。引:导致。

[37]知胜:预知胜利。

[38]识众寡之用:了解敌我双方兵力对比的情况,这样才能采取相应的战法。识:了解。众寡:多和少。

[39]上下同欲:上级和下级是一个目标。上:指君主或军队的高级将领。下:下级军官及士兵。欲:意愿。

[40]虞:料想,在这里引申为准备的意思。

[41]御:驾驭,在这里引申为制约、掣肘的意思。

[42]彼:对方,这里指敌国。

[43]殆:危险,这里指失败。

【译文】

孙子说:一般用兵作战的原则是,让敌国完好无损地降伏是上策,击破敌国让它受到残缺之后再降伏就次一等;让敌国的全军士兵完全降伏是上策,用武力击垮敌国的全军士兵就次一等;让敌国的全旅士兵完全降伏是上策,用武力击垮敌国的全旅士兵就次一等;让敌国的全卒士兵降伏是上策,用武力击垮敌国的全卒士兵就次一等;让敌国的全伍士兵完全降伏是上策,用武力击垮敌国的全伍士兵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善用兵者;不用武力进攻就能使敌国降伏,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善用兵者。

用兵作战的最高境界是用谋略手段战胜敌国,其次是用外交手段战胜敌国,再次是用军事手段战胜敌国,最后是用攻打城池的手段战胜敌国。采用攻打敌国城池的手段,是不得已而为之。攻打敌国城池之前,要制造攻城用的大盾牌和大型战车,准备好各种攻城用的器具,这些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完;攻城之前必定要堆筑小土山,这又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竣工。如果将领无法抑制自己愤恨的情绪,驱逐士兵像蚂蚁一样一个接一个地爬梯攻城,结果可能是士兵死伤了三分之一,但敌城还是没有攻破。这就是攻城可能带来的灾难。

懂得用兵法则的人,打败敌军不是通过战场厮杀的方式,夺取敌国的城池也不用强攻的武力手段,消灭敌国不是靠打持久战。一定要采取能够达到全胜的谋略与天下诸侯争斗。这样,既不使自己的军队疲惫受损,又能圆满完整地获得胜利。这正是用谋略的手段战胜敌国的基本准则。

用兵打仗的基本原则是:当我军拥有敌国十倍的兵力时,就用兵把敌军四面包围起来;当我军拥有敌国五倍的兵力时,就利用自己的兵力猛烈攻击敌国;当我军拥有敌国两倍的兵力时,就要设法将敌军分散,以优势兵力将其各个击破;当我军的兵力与敌国相当时,就要努力地抗击敌军;当我军兵力比敌军少时,就要设法摆脱敌国;当我军的兵力不如敌国时,就要避免与敌国进行决战。因为,弱小的军队如果固守己见在战场上硬拼的话,就会被实力强大的军队所擒获。

将帅是国君的辅佐。如果辅佐得周详严密,那么国家就必定强盛;如果辅佐得不周到,有疏漏的地方,那么国家就会衰弱。

国君可能给军事行动造成灾难的情况有三种:不知道军队不能够进攻而非要让军队进攻,不知道军队不能够撤退而非要让军队撤退,这就是所谓的束缚军队;不懂军队的内部事务,却干预军队的行政,这会让将士们迷惑不解;不懂得军队作战的权宜机变,却参与军队的指挥,这会让将士们疑虑重重。如果全军上下既迷惑又疑虑,各诸侯国乘机进犯的灾难也就随之而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自乱军队,而导致敌国取胜。

有五种情况可以预测胜利的结果:知道能作战或不能作战的这一方会取胜;知道根据兵力的多少而采取相应谋略战术的这一方会取胜;将领和士兵的目标一致,全军上下同仇敌忾的这一方会取胜;以充分周密的准备去对付毫无准备的敌国的这一方会胜;将帅有领导才能而国君不加干预的这一方会取胜。这五条,是预测胜利的方法。

既了解敌国情况,又了解自己情况,就能百战百胜;不了解敌方情况,只了解自己的情况,胜败的可能各一半;既不了解敌方情况,又不了解自己的情况,那么每次战斗肯定都会失败。

【解读】

我们之前说到的《计篇》和《作战篇》主要讨论的是打仗前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在做出用兵决策之前要考虑的事情,从《谋攻篇》开始直至《军争篇》结束,主要讨论的都是用兵决策做出之后的问题了,是从战略思想和用兵原则的角度去阐述取得胜利的方法。

本篇以“谋攻”做题,自然就是讲谋略,取胜靠的是机智的“谋”不是鲁莽的“斗”。孙子在本篇中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论点,就是“全胜论”。“全胜论”是孙子军事谋略的一条指挥原则,是“谋攻”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他在文章一开始就强调,要实现全胜就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战术策略。因此文章就此展开,孙子将取胜之道娓娓道来,广至用兵方法好坏的等级排列,细至每种方法的具体实施;上至国君在行军中应起的作用,下至士兵在作战时要树立的心态。层次明了,条例清晰,易于理解。在文章结尾处孙子还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取胜的基本规律,即“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总结对所有的战争都具有指导性意义,画龙点睛,更加衬出文章深意。

“全胜论”强调的是以“全”为上、以“破”为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全”具有很高的标准,它是完整、完满、完美的代名词,任何事物的前面如果被赋予“全”,那它就应该是毫无瑕疵、无可挑剔的。孙子提出的“全胜论”,在具体运用上也有表示全部、完全的意义,但贯穿的思想精髓则是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和层次,即追求战略战术的完美。战略战术要运用得毫无瑕疵、无可挑剔,才可称之为“全”,也才可达到“全胜”。孙子提出想要全胜就不可真正交手,要不破坏敌国的一兵一卒,而让其全部归降于己,为我所用。孙子把兵不血刃作为取得战争胜利的最高理想,也就是说,以牺牲自己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限度的胜利,即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最大限度地化敌为友,甚至化敌为己。能够做到这样的将领就是“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人也就是最懂得用兵法则的人。

随后孙子把用谋略取胜和用武力取胜进行比较。他首先将取胜的方法进行排序,他指出谋略取胜最佳,外交手段取胜其次,再次就是用军事的手段取胜,而直接攻打城池的取胜手段排在最末。为论证这一理论,孙子详细确凿地分析了用武力强攻的缺点,揭示出使用武力强攻势必会损失重大。因为如果强攻的话,无论是从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到战争结束的结果,都是劳民伤财、费时费力的,就算取得了胜利,也没能达到最为理想的战争结果。

要“谋攻”不要“硬攻”,作战要一定懂得“屈人之兵非战也”,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战略战术,运用恰当就会让敌人完全屈服,同时又能保全自己不受到任何损失,这就是“以全争于天下”,也就是最理想的战争状态。

那么,到底该如何实现所谓的“全胜”呢?孙子从几个方面做了分析论述,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战术。

首先,如果“伐兵”,一定要学会懂得取巧。因为战场交锋,兵刃相见,必然有人员伤亡和财物消耗,但只要将用兵法则运用得当,就会减少损失,获得最大限度的胜利。在用兵之道上孙子讲得很详细,如果我方的兵力十倍于敌人,就把敌军围困起来;如果我方的兵力五倍于敌人,就对敌军发起猛烈攻击;如果我方的兵力两倍于敌人,就要设法将敌军分散;如果敌我双方的兵力相当,可以与敌交战;如果我军兵力比敌军少时,就应该设法摆脱敌人;如果我军的兵力不如敌人时,就应该尽量避免与其交战。这就是说要根据敌我双方兵力多寡,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或尽快结束战斗,争取战争胜利的最大值;或尽量保全自己,把战争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并告诫人们,切不可在处于劣势时意气用事,死守硬拼,以免遭到灭顶之灾。

其次,孙子讲到将领作为辅臣的重要性。在此之前,孙子一直强调的是将领的指挥作用,但接下来,孙子提出“夫将者,国之辅”,认为将领作为国君的辅佐,在军事行动的筹划和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周详严密,这样战争才会胜利,国家才有可能强盛。一旦有缺陷漏洞,战争是否能取胜就很难说,国家也会岌岌可危。

同时,不仅将领,作为国君也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作用。但通常情况下,国君会指挥错误,让军队在不该进攻的时候进攻,不该后退的时候后退,这样必然扰乱军心、军队自乱,从而给敌国乘隙进攻的机会。孙子这样说,是从反面说明了国君如果不懂用兵之道,就不要对军队妄加指挥,不要干涉将领的决策。

最后,孙子将得胜的五个条件一一列出,阐述“知胜之道”时力求要对整个战局有宏观的把握,准确了解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策略,以确保每战必胜。如果没有对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做详细、准确、全面的了解,就不能做出周密严谨、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筹划谋略,要想获胜,便只能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整篇下来,孙子由“全胜”出发,从中穿插用兵之法,最后提出“知胜”的五个方面并得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结论。全篇贯彻“谋攻”思想,语言简洁,却字字珠玑,极富文采。其中排比句的使用最为出色,一则文字连珠而出,二则内容递进,深意层层表达,这样的排比运用,使得文章结论水到渠成。再者,本篇使用大量正反对比,表意明确,极具说理性和说服力。

【案例】

军事篇:连横之术

在战争中谋略的重要性有时大过国家的强弱和兵力的多少,如果谋略使用得好,可以不费自己一兵一卒,就让敌人全部降服,达到“全胜”。很多时候,直接强碰不一定会成功,但转个弯,变换一种方法,可能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秦、齐、楚、赵、燕、魏、韩在历史上被称为战国七雄,当时七国之间为了利益纷争连连,有的想称雄,有的求自保,祸事不停,战乱不断。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在这一时期出了一位纵横家,叫做张仪,他凭着过人的谋略思想,穿梭于七国之间,纵横捭阖,斗智斗谋,对七国争斗的形势,影响十分之大。

张仪效力的国家是秦国,在秦国他虽然没有一官半职,但是地位却很高,可以直接与秦王议论国事。在具体的战术上,他主张的是“连横说”。所谓“连横说”,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在当时,秦国的势力最大,张仪就运用以强慑弱的手段,游说其他六国共同依附秦国。凭借他的游说,曾一度让四个国家依附于秦国,张仪可以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代表人物。

当时还有一位人物,在七国之间的名号也是响当当的,这个人就是苏秦,苏秦跟张仪是旧识,两人少时曾同学于齐,但苏秦的战略刚好与张仪相反,他是“合纵说”的代表。他主张除秦国外的其他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秦,这一主张获得六国国君的赏识,于是六国联盟得以建立起来。

秦国知道后很是担忧,就想破坏六国联盟。

秦国先从魏国着手,秦国原先曾攻占魏国的襄陵等七座城池,但为了拉拢魏国,就想将城池归还魏国,以示友好。

然后秦国又与燕国联姻,借此收买燕国。如此活动之后,六国同盟果然分裂了。

同盟一解,张仪的连横计也就开始了。

张仪先向秦惠王建议说:“现在六国联盟已经拆散,我们的目的达到了,那您何必再多此一举将襄陵等七座城池归还给魏国呢?魏国国力不强,就算因为这件事起兵攻打秦国,秦国也不怕。”秦惠王本来就霸道贪心,听张仪这么说,一想也是,反正现在同盟已经解除,仅凭魏国一国的实力对秦国根本造不成什么威胁,于是反悔失约,没有归还魏国城池。

魏襄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怒,立刻派人向秦国索要七城。秦惠王看到这种情况,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先行出兵攻打魏国。正如他之前想的那样,魏国实力较秦国差得很远,秦军一路长驱直入,一举攻下了魏国的蒲阳城。秦惠王本来想趁胜追击,可张仪却在这时请秦惠王停止攻击,并建议他把攻下的蒲阳城还给魏国,不仅如此还让他把公子繇留在魏国做人质,以表示秦国愿意与魏国结成世代友好的“诚意”。

秦惠王听了张仪的话,便依样照做。此时魏襄王刚刚打了败仗,正惊魂未定,不知该如何是好时,不料受到了秦国这样“友善”的对待,顿时喜出望外,对秦惠王感激涕零。随后,张仪又马上出使魏国,向魏王说:“大王!秦国对您这么好,您也应该表示一下,回馈秦王呀!”

魏襄王心里想:秦国强大,若再起纷争,还是自己吃亏,不如借此修缮关系,于是就问张仪该如何回馈秦王。张仪回答说:“送人东西,最重要的是投其所好。秦惠王最感兴趣的就是土地,如果您能割让一部分土地给秦国,秦惠王一定会非常高兴,肯定会和魏国结成世代友好。以后,魏国和强大的秦国联合,一同进攻其他诸侯国,一定会势如破竹,稳操胜券。到那时,天下就是魏国和秦国的,到时您得到的土地比您今天割让的多上十倍还不止。这样的话,您现在的付出不是很合算吗?”

魏襄王轻信了张仪的话,就割了一部分土地给秦国,至于秦国之前提出的将秦国公子作人质以示“诚意”的事儿,魏国慑于秦国的强大也没敢接受。

张仪首战告捷,成功地让魏国屈服于秦国,这让秦惠王很高兴,立即将张仪提升为相国。张仪也不负秦王,接着来到楚国,开始了对楚国的游说。

当时楚国正与齐国结成联盟,准备共同对付秦国。楚国和齐国是两个实力相对强大的国家,二者的结盟让秦惠王非常畏惧,寝食不安。

这件事张仪却并没有过多的担忧,对说服楚国他有十分的把握。因为张仪深知,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要对对方十分了解,这样才好找到突破口,“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张仪知道楚怀王非常喜欢一个叫做靳尚的臣子,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

于是,张仪到了楚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接近靳尚。张仪打听到靳尚特别贪财,就用重金贿赂他。靳尚非常高兴,答应替张仪疏通,这样张仪顺利地见到了楚怀王。

因为张仪本来就名震四海,再加上有靳尚的疏通,所以楚怀王在见到张仪时表现得非常客气。张仪见楚怀王如此和善可亲,就立刻单刀直入对楚怀王说:“大王!我这次是专为缔结秦楚之好而来的!”张仪深知楚怀王内心对秦国这个虎狼之国颇有几分畏惧,也不想与秦国十分对立。他这样说只是抛出一个诱饵,让楚怀王自己上钩。

果然楚怀王回应说:“张先生说得很对。我何尝不想与秦国交好呢?只是秦国连年进攻各诸侯国,横行霸道,所以才不敢与它亲近。”

张仪听后说:“大王!您看如今天下七个诸侯国中,以秦、齐、楚三国最为强大,所以无论秦国倾向于哪一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啊。假如秦国与齐国联合,那么齐国的势力就会迅速强大;假如秦国与楚国联合,楚国的势力就会加倍增长。因为齐国当年曾与秦国联姻,却又做了许多对秦国有害的事情,让秦国很是不满,所以现在秦国的想法是跟您联合,不跟齐国联合。可是,现在我们听说您想与齐国交好,您可要慎重啊,如果那样做的话可是犯了秦国的忌讳啊!所以我希望您与齐国绝交,与秦国结交。如果那样的话,秦国就把原来攻占你们的六百里土地归还给你们,我们还会挑选秦国最出色的美女送给您做妾。这样秦、楚两国结成世代友好,共同对付各诸侯国,那就会天下无敌!您想想,那该有多好!”

张仪的一番话让楚国的许多大臣备感鼓舞,特别是靳尚,更是极力怂恿楚怀王与秦国交好。虽然还有陈轸、屈原等几位大臣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反对,但毕竟寡不敌众,再加上靳尚平时与楚王关系亲密,几位有理性的大臣相对于靳尚在楚王眼里疏不胜亲。这样楚怀王最终采纳了张仪的意见,决定与齐国绝交,与秦国结盟。

楚怀王为了表示与齐国绝交的决心,还做出了一个非常夸张的举动,他派勇士宋遣到齐楚边界上大骂齐湣王。

齐湣王见楚国背信弃义联合秦国,已经很生气了,这会儿又遭到了楚国的辱骂,不禁勃然大怒,于是派出使者到秦国,要求与秦国结盟,共同讨伐楚国。张仪让秦惠王答应下来,这样秦国和齐国又结成了同盟。

此时张仪见齐、楚绝交已成事实,就故技重施,又矢口否认归还六百里地给楚国的诺言,反而说是楚怀王自己听错了,把六里听成了六百里。

这样的戏弄让楚怀王非常生气,于是他不顾敌强我弱的客观情况,立刻起兵讨伐秦国。结果可想而知,秦国本来就很强大,现在再加上齐国的支持,单凭楚国一己之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战争一开始,楚军就遭到了秦、齐联军的迎头痛击,没战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这时,韩国与魏国得知楚国打了败仗,军力已经不堪一击,为了讨好秦国,也落井下石,出兵袭击楚国。

楚怀王四面受敌,惶惶不可终日,只得派屈原去齐国请求和解,又派陈轸去秦军营中会见了秦军大将魏章,表示愿意献出两座城池,请求罢兵言和。魏章把楚国的意思传达给了秦惠王,秦惠王听到楚国愿意献城求和,更加气焰嚣张。他回应楚国说:“献城求和可以,可是我要楚国的汉中之地,除非这样才能罢兵。”事到如今,在大军压境的形势下,楚怀王只好答应把汉中之地割让给秦国。

这时,张仪又向秦惠王献计:只要楚国汉中之地的一半,并且主动与楚国联姻。恩威并用,这样楚国就会像之前的魏国一样,对秦国感激不尽,不再会有不安分的想法了。果然,楚怀王十分感激秦国的“和解”之举,就这样本来强大的楚国终于“心甘情愿”地屈服于秦国了。

在计屈楚国之后,张仪在秦惠王心中的地位更加提高,秦惠王又封张仪为武信君,赐给他黄金白璧、高车驷马,派他继续游说其他的诸侯国。

张仪就到齐国拜见了齐湣王,他对齐湣王说:“大王,在您看来,是齐国的土地多还是秦国的土地多?是齐国的军队强还是秦国的军队强?可能您会觉得,就算齐国现在国力不如秦国,但距离秦国很遥远,秦国鞭长莫及,齐国可以高枕无忧。其实这样看,目光是短浅的。现在,秦国已和楚国联姻,势力越来越强大,其他各国都十分畏惧秦国,争着抢着为秦国献地献财宝献美女,讨好秦国。唯独你齐国与秦国关系不亲不近,这对你有什么好处呢?假如有一天,秦国要韩国、魏国进攻齐国的南部边境,要赵国横渡黄河乘虚进攻临淄、即墨,到那时候,您就是想事奉秦国,恐怕也来不及了!依我看,当今之势,事秦者可得安泰,背秦者将有危难……”

张仪对形势的一席分析,说得齐湣王不寒而栗,连忙答应事奉秦国。

接着,张仪往西来到赵国,对赵王说:“我们秦惠王要亲自带领甲兵,与您会战于邯郸城下,特地要我来通报您!我知道,您是不怕的,因为依仗的是苏秦的合纵之计。这要是放在以前,是不错的想法。可是现在,苏秦先背叛燕国,后又从齐国逃走,最后连自身都不能保。他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何来力量保护六国?您要是还相信他,就是天大的笑话了!现在,秦、楚两国联姻,齐国献地给秦国,韩、魏两国也自称是秦国的东藩之臣,五国已经连为一体。您想想看,如果用赵国一国的兵力与五国抗衡,恐怕会遭到灭顶之灾吧!所以,从赵国的利益出发,为了赵国千万子民能够安居乐业,还是主动事奉秦国为好。”

张仪如此恐吓赵王,让赵王听得心惊胆寒,于是也赶忙答应与秦国结好,事奉秦国。

离开了赵国,张仪又向北来到燕国。张仪对燕昭王说道:“大王,在众多的诸侯国中,您最亲近的就是赵国。但您想想,赵襄王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了代王,最后却仍然吞并了代国,他不仅设计刺杀了自己的姐夫——代王,连亲姐姐也被迫自杀身亡了。赵国为了占领代国,把姐姐变成自己谋取利益的牺牲品,像这样背信弃义的小人,值得您相信吗?现在,赵王已经向秦国献地请罪,不久将去渑池朝见秦惠王。有朝一日,秦惠王会驱使赵国进攻燕国,到时燕国可就危险了。”

张仪非常犀利地把赵襄王批判一顿,又把利害形势说给燕昭王听,这让燕昭王感到十分恐惧,于是他也自愿献出恒山以东五座城池与秦国讲和。

就这样,张仪凭着自己过人的谋略和口才,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先后说服了燕、赵、齐、楚四国,连同早先制伏的魏国,张仪使当时的诸侯国基本都归顺了秦国,确立了秦国在各诸侯国中的领导地位。张仪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深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原则,了解每一个要说服对象的心理走向,站在一个高度上去解决问题。同时,他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心理,采用不同的策略与之应对。在谈话中,他将要表达的意思,分条理、分部分地一一表述,步步为营、招招见血,可以说张仪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善之善者”。

商业篇:艾柯卡善使人才

孙子提到“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依次列出国君可能耽误作战进程的三种行为,以此突出将领的重要性,同时含蓄地暗示国君不要干涉将领的职权,要将权下放,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样才能在战场上取胜。在商业领域,信任下属、善用人才,也会给自己带来丰厚的效益。

艾柯卡是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经理,他刚上任的时候,公司已经濒临破产。那时公司一片混乱,各部门各自为政,互不往来,总体缺乏协调配合,就好像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面对这种难以管理的状况,他大胆地进行了改革。

凭借自己在商界驰骋多年的丰富经验,他深知团队中领导人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所以他决定首先从领导层进行改革。稍微想一下,就知道想要整治一个集团内部固有的领导层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但艾柯卡拥有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胆略,他大胆实施整治计划,有的放矢,任职3年,就撤换了33名不称职的副总经理,然后不惜代价网罗人才填补空位。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许多富有才干的年轻人,对于他们,艾柯卡力排众议,对他们委以重任。

艾柯卡一直坚信,人才使用是人才资源开发管理的核心内容,而合理使用人才,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因为人才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他才会这样看重人才。艾柯卡一开始先将那些平庸之辈排除掉,这样就容易发现较优秀的人才了。艾柯卡说,优秀的人才,他就是那些做起事来眼睛会亮的人!只要看一眼他们勤奋而精明的样子,你就可以确定他们是优秀的人才。有句调侃是这样说的:直至今天,艾柯卡还不能相信,以前的那些经理们怎么没有注意到这些人才!

海尔·斯帕利希就是一个被艾柯卡勇于启用的新人代表。艾柯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海尔·斯帕利希提升为副总经理了,让他专门负责产品计划部,没过多久,又把他提升为北美业务负责人。之所以这么信任他,是因为艾柯卡更信任自己的眼光。事实证明,艾柯卡的判断是精准的,海尔·斯帕利希没让大家失望,他又有远见,又讲究实际,在工作方面认真负责,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艾柯卡还看出海尔·斯帕利希有一种洞察未来的能力,可以预见到三四年以后人们喜欢什么汽车,这一点是最难能可贵的。

从造“野马”车开始,艾柯卡和海尔·斯帕利希就一直在一起,海尔·斯帕利比他更了解年轻人的想法,比他更知道该怎么去做针对年轻人的汽车市场,尽管他们之间也有分歧,但那是不可避免的工作关系中的一部分,有了矛盾,解决矛盾,公司才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样一路合作无间地走来,艾柯卡自认,他们俩的合作不比世界汽车行业中任何一位大老板逊色!

在公司财务管理方面,为解决当时的混乱状况,艾柯卡首先想到的是福特公司的高级财务人员杰拉德·格林维德。其实艾柯卡本人也曾在福特汽车公司任职多年,并在1970年坐到了总裁的位子,所以他很熟悉福特公司的内部人才网。杰拉德·格林维德就是福特公司众多人才中的一个,他虽然年仅44岁,但却具有出色的财务管理能力,工作业绩突出,有很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年轻时在普林斯顿大学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个出色的管理人才。于是艾柯卡不惜代价把他从福特公司挖了过来,来到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后,他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与公司的整个经营接轨,这对公司的起死回生功不可没。两年后,艾柯卡就把杰拉德·格林维德推上了公司副总裁的位子。

此外,艾柯卡还有一位重用的人才,他就是哈匀·斯珀利奇。斯珀利奇是那种踏实肯干、头脑灵活、有冲劲、有组织才能的管理型人才。艾柯卡曾总结:“企业管理者是企业形象的雕刻者和塑造者,管理者是任何企业最根本、最宝贵的财富。管理的艺术就是用人,管理成功的经验不在于怎样赚钱,而在于怎样用人。”斯珀利奇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是一个懂得管理艺术的人。他向艾柯卡提供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信息—— 一批曾经被埋没的人才的名单。就这样,一大批年轻、热情、有才华的人才被发掘出来,这些宝贵的人才为振兴克莱斯勒公司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在销售方面,艾柯卡也启用了一位福特公司的能将,是已经退休在家的、原来在改善福特公司与承销商关系方面卓有成效的加尔·克劳斯。艾柯卡请加尔·克劳斯重新出山,将销售这项重任全权委托给他。本来克莱斯勒公司与汽车承销商之间的关系非常糟,但承销商对公司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这种关系得不到迅速改善,公司生产出来的汽车就根本没办法卖出去。果然,加尔·克劳斯也没有让艾柯卡失望,自他接手后,克莱斯勒公司与汽车承销商之间的关系好转了很多,销售业绩不断上升,每天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汽车都源源不断地销往各处,最后艾柯卡将他提升为公司的销售和推销业务的总负责人。

当然,汽车公司最重要的还是汽车的质量。没有质量,一切都是零。但多年来,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汽车在质量上一直存在问题,顾客不停地反映问题,这让艾柯卡很是上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艾柯卡请来了当时的质量专家汉斯·马塞厄斯做顾问,马塞厄斯制订了一系列旨在提高产品质量的规章制度,一切以“把汽车质量搞上去是公司想继续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为宗旨。为此,马塞厄斯组建“质量小组”,让全体工人都注意整个汽车制造的全过程。为了让劳资双方在质量问题上拧成一股绳,马塞厄斯还建立了“联合汽车工人工会”,让“联合汽车工人工会”与公司管理部门联合监督质量方案,紧把质量关。慢慢地,克莱斯勒公司以马塞厄斯为中心,聚集了一批质量方面的人才,为改进汽车质量问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经过艾柯卡的整治努力,克莱斯勒公司奇迹般地复活,1984年盈利竟高达24亿美元,要知道,这一数字可比该公司60年的利润总和还多,想想这是多么惊人的一个成果啊。

从艾柯卡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领导者善于用人的重要性,上级要对下属充分尊重、信任,给他们空间,让他们放手去干。可以说拥有大量的人才就会拥有高的效率,进而得到最大的效益,形成良性循环,这正是孙子想要说明的用人之道。

东汉·曹操:“欲攻敌,必先谋。”

唐·李筌:“合陈为战,围城曰攻,以此篇次《战》之下。”

唐·杜牧:“庙堂之上,计算已定,战争之具,粮食之费,悉已用备,可以谋攻。故曰《谋攻》也。”

宋·王皙:“谋攻敌之利害,当全策以取之,不锐于伐兵、攻城也。”

宋·张预:“计议已定,战具已集,然后可以智谋攻,故次《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