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圣人王阳明:一代旷世大儒的传奇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万古长夜终破晓:书香门第,圣人家世不寻常(2)

苗民头子无奈摆摆手,对那个强盗说:“哎呀,做人不要这么冲动。这王纲是个人才,被你这样结果了实在可惜。我平时教导你们没事的时候多读点书,就算做强盗也要做一个有文化的强盗,你们就是不听。罢了,罢了,给这孩子一张羊皮,让他裹了父亲的尸首回去吧!”

一个强盗还在嘟囔:“老大,这斩草不除根……夜来风雨声……”话音未落,苗民头子一个大嘴巴子扇了过去:“我让你斩草不除根!让你夜来风雨声!武侠评书听多了吧?这王家是书香世家,能跟你们这群草莽一般见识啊!是不是还要来一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啊!”

其实对于王纲是如何死掉的,各类史书上众说纷纭,但我们至少知道一点,王纲是死在了广东,而尸首被当时年仅16岁的王彦达用一卷破羊皮背回了老家。

你不当官谁当官

王纲为国捐躯这件事,朝廷压根不知道,因此不仅没有给王纲烈士身份,也没给烈士直系亲属王彦达抚恤金。此时王彦达憎恨父亲生前的为官清廉,居然半毛钱也没留给自己,只好把除了内裤之外的一切物什都当了,才凑齐银两勉强安葬了王纲。

此后王彦达便一直学父亲隐居在山林中,躬耕养母,自然也读书,但不为功名。事实上经历了父亲之死后,他已经明白功名利禄皆是浮云,甚至才华也能带来杀身之祸,唯有隐士最逍遥。不久之后,王彦达找了一个姑娘,两人合力把王家的下一代血脉——王与准创造了出来。

王与准深得爷爷与父亲的真传,不仅学识超群,还不喜世俗功名,当隐士的决心无比坚定。奈何这孩子什么都好,偏偏有个和他爷爷王纲一样的毛病——喜欢卜卦算命。年轻的时候他曾拜在一个赵姓老师门下,学习《易经》之道。当时老师有个女儿,师妹与师哥相互爱慕仿佛总是天经地义的,王与准学有所成之日,也是他与师妹喜结连理之时,之后他们陆续生下了三个娃。

王与准拖家带口回到老家,专门给乡亲算命,而且一算一个准。当地的县令一看大家都热衷于找王与准算命,心想自己虽然高于群众,但也应该适当融入群众,便笑嘻嘻地请王与准给他算一卦,看看自己啥时候能升官发财。

这位县太爷向来不得人心,王与准本来就看他不顺眼,如今若自己替他算命,那岂不是给百姓留下一种事权贵的不良印象吗?秉持着王家的高风亮节,王与准当着来者的面把卦书烧了,并恶狠狠地说:“县太爷的高贵命我王与准可算不出来!”

县令得知王与准拒绝给自己算命,顿时怒了:“你给张三李四王五麻子算命,偏偏不给老子算命,这不明摆着跟我过不去吗?这下看我不整死你!”

但王与准身为一个算命的,自然不可能傻乎乎地待在家中等待县太爷来收拾他。对于危险,他有着敏锐的直觉,所以老早就躲进了四明山的山洞里。

县令扑了个空,心里十分憋屈。正巧朝廷的钦差来到这里寻觅贤才,县令赶紧凑上前去恶人先告状:“我们这儿有个人才叫王与准,因为当年他爷爷为国捐躯朝廷没有重视,所以一直以来他都对朝廷很有意见。现在更是一个异党煽动分子,不仅每天装神弄鬼地给人算命,还到处宣扬做官的坏处。”钦差一听就怒了:“做官多好啊,不做官每天算命能有出息啊?!”

于是钦差大人下令:就算把四明山翻个底朝天也要把这王与准给搜出来。

王与准算到了县令会找自己麻烦,但他没算到会招惹上钦差这个大麻烦。钦差能调动的兵力岂是县令所能比量的,在千军万马搜山的过程中,王与准避无可避,但他再一次给世人展示了自己的高风亮节——在被逮住之前,把自己的腿给摔断了。

钦差见了遍体鳞伤的王与准,觉得这人“言貌坦直无他”,不像是异党分子,便问了他事情的前因后果,又找来乡里村民询问,结果得出结论:王与准是个助人为乐、刻苦钻研的好青年。钦差大臣觉得非常尴尬,便说:“与准啊,你看,虽然你是无辜的,但你没事儿躲在四明山山洞里干吗呀?现在我出了这么多兵,结果是一个闹剧,这怎么下台嘛!”王与准说:“您来此无非是寻觅人才,但您看我,腿都断了,您总不能对朝廷说我是铁拐李下凡吧。所以我也帮不了您的忙,做不成官。”钦差点点头,说:“这是自然,但我看你二儿子王世杰聪明绝顶啊,小小年纪便能将九九乘法表倒背如流,不如让你的儿子代替你入世做官?”

王与准咬咬牙,只得应允。于是王世杰摇身一变,便成了特招生,从此有了秀才的身份。

奈何王世杰虽然跟他父亲一样继承了王家的极品基因,却多了一丝倔强。当时明朝的科举考试,为了防止考生带小抄等作弊情况的发生,考生进场前一律得散发脱衣接受检查。王世杰去考试的时候,一看居然要自己赤身裸体站在几个男人面前让他们细细打量,一怒之下便弃考回家了。这件事让世杰妈很生气,于是便不停地唠叨,最后王世杰实在忍受不了了,只得再去参加一回考试,面对一群男人,把衣服一脱,然后考了一个第二名回来。奈何,还没等朝廷召唤他,死神便先召唤了他。究其原因,很可能是积郁成疾。这件事告诉我们:勉强得来的不会幸福。

但是不得不说,王家到了王世杰这一代,隐士思想已经淡薄,入世颇有眉目。那让我们来看看王世杰的儿子王天叙又有何作为。

欲借人间种,恐惊天下神

王天叙依旧让大家失望了,他也未能去做官,究其原因,还是没这爱好。因为王天叙不是一个政治家,而是一个音乐家。

王天叙从小便喜欢吹笛子,常常把竹林里的翠竹砍下来削成长笛,一排排摆在墙根。逢人就送,遇见漂亮姑娘更是会挑选一只最好的给她。姑娘说:“喂,这是你的长笛。”王天叙笑道:“不,这是你的长笛。”

长大之后的王天叙更是英俊潇洒,长年一袭白衣,于山水间弹琴奏乐,于明月下饮酒赋诗,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所以很多时候,在王天叙的妈妈看来,王天叙的儿子王华倒是比其父更有出息。

王华是公认的神童。念书识字皆是过目不忘,最难得的是,人品还极其端正。有记载,王华六岁那年,一次与伙伴于河边玩耍时捡到了金子。当时他没有像很多孩子那样大喊着发财了,也没有像很多小气鬼那般悄悄找个地方把金子藏了。他只是把金子收好,然后静静地坐在河边等待。直到日落时分,远处传来了哭喊声。一会儿,一个大汉便过来了,小王华问他:“你找什么?”

大汉抓着头发一脸急躁地说:“金子啊,我的命根啊!”

小王华用审视的目光打量了这个大汉两眼,又问:“你丢的金子有多重啊?”

大汉说:“五两。”

这时候小王华才把金子拿出来交还给大汉,并嘱咐其下次一定要注意保管好。

从这件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王华从小便具有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更重要的是,还体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洞若观火。小小年纪便有审度人心之力,大时怎能不成大事?

到了求学的年纪,王华的表现更是与众不同。比如私塾的老师让孩子们去春天的田野玩耍,但他却坐在座位上看书。问其原因,他坦然答道:“观春何若观书。”又有一次,知县来私塾视察教育工作,很多学生都很紧张,唯独他依然安于座前看书,岿然不动。有人问其原因,他答:“知县是人,我也是人,再说我又没犯法,为何要怕他?”

自此,王华胆大便成了大家都知道的事情。14岁那年,他跟同学去龙泉山寺庙读书。传说这座寺庙闹鬼,当然,真鬼肯定是没有的,假鬼倒是不少。那晚一些和尚故意装神弄鬼去吓唬王华他们,结果却被王华用石子砸到了脑袋。

从此,王华的淡定传至街头巷尾。

王华成年之后,他的淡定不仅表现为不惧鬼神,还表现为不近女色。说起来,也是一段极其有趣的故事。

王华参加科举考试前,曾在一个富翁家里当家庭教师。这富翁有些生理缺陷,所以膝下无子。他见王华相貌堂堂,学识又好,人品更是值得称赞,于是想了一个馊主意。

那晚,一个漂亮姑娘敲开了王华的房门。当时王华正在看书,抬头一看,只见进来的姑娘身材窈窕,容貌秀美,且穿得极其单薄,烛火一照,婀娜体态尽收眼底。王华忙垂下眼帘,问她有何贵干。

姑娘移到王华跟前,凑到他耳边说:“如此良辰美景,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帅哥你说我有何贵干呢?”

王华忙咳嗽道:“我认得你,你是我老板的小妾。这有夫之妇,晚上还是少出门为好啊!”

姑娘笑道:“就知道你们读书人放不开,我老公特意给你写了一句话!”说完便展开手中的折扇。王华定睛一看,上面写的居然是:“欲借人间种。”

王华恍然大悟。他想了想,便挥毫泼墨,在扇子的另一面愤然写道:“恐惊天下神。”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第二天一早,王华便不告而别,再也不敢来教书。这件事一度让富翁很委屈,因为即使借种,也是他戴绿帽子,他吃亏。结果王华却搞得自己吃了多大亏一样,实在让他胸闷。当然,令他更胸闷的还是借种计划泡汤,自己的儿子再次没了着落。

无可奈何之下,富翁只好请了一个道长来家里登坛作法以求神仙赐子。道长在祭坛上折腾了一番之后,靠在桌脚睡着了。一觉醒来,他便告诉富翁自己做了个怪梦。梦里锣鼓喧天,本来自己是上天庭求子的,结果一群天神浩浩荡荡堵住了自己的前路,一问之下,才知道是新科状元发榜。

富翁闻言,心想这也快到发榜的时候了,便问道长:“那你可看清今年我朝的新科状元是谁?”

道长一脸迷茫,摇头说道:“不知道啊,就看见两面很大的旗帜,上面写着奇怪的话——欲借人间种,恐惊天下神!”

富翁和他的小妾顿时被惊得说不出话来。

不久之后,新科发榜,王华果然高中状元。至此,王家算是正式告别了隐居时代,入了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