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大道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代序 人生必读的教科书

大约从宋朝以来,中国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是对孔子和儒学无以复加的称赞。

孔子是个自强不息的强人,他生在礼崩乐坏的乱世,却从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来殉人生的理想。孔子又是个品德高尚的贤人,他没有因为自己地位的卑微而随波逐流,不停地反省自己去伪存真,终生提醒自己除恶向善。孔子还是个充满睿智的圣人,这绝不是个人的小聪明,而是扎根于民族文化又立足于个人创造的大智慧,无论是历代权贵、士子文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中汲取精神的乳汁,培育心灵的花朵。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与人类文化长河中的其他(如三大宗教文化)现象一样,虽历经沧桑,却总是生命之树常青,以其强大的活力,不断创造着人类文化的奇迹。其永久的魅力不是以某个人,乃至某一时代的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为,它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之花不枯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就会不断地散发出醉人的芳香。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尽善尽美,包治百病,古往今来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包括各种学说、思想和体系,都如一把双刃剑,其优长的本身就隐含着另一种缺欠。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的是:一切人类文化和精神的发展永远也逃不出悖论的阴影,这是所有文化的本质。当然,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亦不例外,这与我们称赞它并不抵触,就像近、现代诸多文化大师(包括鲁迅先生在内)曾激烈抨击孔学一样,其一切抨击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换句话说从人类发展的巨大时空中抹去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存在的痕迹及其久远的价值。

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如生命之树常青,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无形之魂,主要在于有一部经典性的传家之宝——也是一部镇世镇心之宝——《论语》,它可以说是中国两千多年来主流文化的木之本、水之源、心之魂。

人生必读的教科书这部华夏“圣经”看上去虽只是些只言片语和对话、语录,但两千多年来被多少掌握历史命运的统治者、多少梦想改变历史命运的仁人志士反复品味而未能尽之。今天,当我们面对金钱社会的冲击和信息时代的挑战时,体悟一下先智的喃喃细语、温习一下圣者的谆谆教诲,不仅是明智的举动,也是一种人生的幸福。

《论语》其实是一部内容很丰富,形式又极灵活的书,除了文、史、哲、人生、教育这些大的方面外,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为它是语录体,所以随时阅读都很方便,而且精炼并富于启迪。因为它内容丰富,读它就像采掘复合性富矿,不仅收获颇丰而且还会有意外的发现。因为它形式灵活,读者可以不必始终劳神,时而细细品味,时而浏览而过,更不须受那些“体系”、“层次”之累。这也是这部书历来读者面极广的原因。

当然,读《论语》还是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把握的:

一是它的“仁政”思想。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表现在社会政治方面就是“德政”,这是孔学中处于思想境界高层的内容。其精神就是“爱人”,从根本上说,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就是要建立一个人伦有序、重礼、融洽、和谐的社会,因此他要求以德治国。在孔子看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只要实行德政,就能受到人民拥戴。而“仁政”的具体措施则是爱民、富民、取信于民、举贤授能等。为此,孔子反对对人民进行横征暴敛和严刑杀戮,当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时,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这种思想正好与法家学说形成鲜明对比,从这个角度看,孔子认为,以仁治国,不仅可以调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同时还可以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和自觉意识。

从历史发展来看,孔子的上述思想是有其进步性和积极意义的。首先,他的德政、爱民、重民与后来孟子的“仁政”学说相结合,形成了儒家一整套政治思想理论,成为历代政治改革家遵循、借鉴的依据,在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政治改革中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其次,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施政措施包含着一定的改革因素,对安定社会秩序,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失为大胆的尝试。

二是表现了孔子人格理想的追求。与德政思想相适应,孔子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人生道德修养的论点和见解,这是实现仁政的人格保证。在孔子看来,“仁”的实现,要通过“礼”来达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已”既是人修身养性、培养高尚操守的过程,也是实现“仁”的途径。因此,所谓“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仁政也就可以实施了。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范,来说明此理。如“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等内容。由“修己”而崇德,最后达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贞而不谅、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等种种美德,修炼成尽善尽美的人格,这便是理想中的“君子”、“贤人”、“圣者”。这些对当今社会公民自身的人格培养,对公民道德修养的教育,乃至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精神风貌的净化,无疑是有着积极的引导和启迪作用的。

三是反映了孔子进步的教育思想。作为一个大教育家,孔子对中国的教育史有着杰出的贡献,他当然还没有系统完备的理论,但《论语》中所展现出的教育学说和教育方法,在人类教育理论中,仍是最光彩的一页。

在教育内容上,孔子重视“文、行、忠、作”。不仅重视书本知识,更强调社会实践,提倡学以致用。在教育态度上,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且学习前人的东西要有自己的态度,去伪存真,改其不足而学其优长。在教育方法上,孔子善于因材施教,采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育,而从不填鸭式地强行灌输。在学风上,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多闻阙疑”“不耻下问”,反对弄虚作假和脱离实际。这一切,即使在当今最先进的教育理论中,依然是最重要的闪光之点。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针对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而言,它还是一种自我教育的理论,是人生不断自修,不断进步的学说。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的说法,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人生的不断追求融为一体,把做人与治学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了教育的本质。

作为一部先圣的经典,《论语》所带给后人的启迪和价值是说不尽的,而且越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孔子及其学说的魅力会越真实地展示出来。人类越发展,作为文化符号的人的本质特征就越突显,先智的文化遗传就越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价值。对于《论语》这部书,我们只能说:它是一切炎黄子孙必不可少的人生教科书。

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