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论】
她的身躯并不高大,她的精神却是伟大的;她的身板儿并不健硕,她的思维却是活跃的;她的声音并不洪亮,但她在艰难困苦面前的无所畏惧、百折不挠的气概却是令人钦佩的。
文字为时代作证笔墨为心灵放歌
——读吴音大姐的散文集《真诚的言说》
在大家眼里,我是一个乐观豁达、洒脱干练的人,绝不是那种软塌塌哭兮兮的人。但是今天,在我人生秋霜将至的今天,一个下午我竟然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
泪湿衣襟为哪般/我读《真诚》受震撼/回首平生泥泞路/笔墨铸就半生缘。
好久好久没有读过《真诚的言说》这样震撼我心魄的书了。为情所动泪沾衣。这哪里是一本书啊?分明是一个老人将自己的胸怀坦露给世人看。我看到了,看到了一颗红心在同祖国前进的步伐一同跳动,她用传奇的人生谱写了一曲时代女性的颂歌;她用历经磨难的人生谱写了女知识分子的自立、自强、自爱和高风亮节;她用铿锵的文字为时代作证;她用多情的笔墨为心灵放歌;她用锲而不舍的坚韧谱写出不辜负生命的知识女性志存高远的理想追求。她用文才斐然的著作铸就了她的辉煌!
这不是溢美之词,更不是曲意逢迎,是一个女性对另一个女性发自肺腑的叹服!
这不是做诗,也不是矫情,是一位女研究员对一位女编审由衷的敬重!
吴音大姐,我多么想扑到您面前,让这默默流淌的泪酣畅地洒下。我哭什么?一感动,二悲伤,三叹息,四憾恨。
感动你的笔墨真情;悲伤你大半生的坎坷泥泞;叹息你才女薄命;憾恨苍天无眼,憾恨老天不公,竟然叫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知识女性承载这么多的苦难?!
谁说苦难是财富?那分明是“为赋新诗强说愁”。我憎恨苦难,我厌恶苦难。因为苦难扼杀的是青春年华,扼杀的是聪明才智,扼杀的是我们心中最美最美的理想啊!
吴音大姐的散文集《真诚的言说》(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由“散文篇”(五十六篇)和“儿童文学编、时评篇”(二十二篇)两大部分组成。其散文有回忆型散文、记叙型散文、人生感叹型散文。其中忆旧情怀的篇章字字珠玑,句句含情。那尘封岁月的一桩桩一件件人物、事件都被时间的长线串联成一串串珍珠而发出熠熠的光彩。这珍珠,闪烁着风华正茂的光芒;这珍珠,凝聚着吴音老人大半生的心血;这珍珠,是她前半生闪光的足迹。
你看,少年时节,战乱蜂起,民不聊生;青年时代,成为复旦学子,专攻新闻;后由吴越少女长成边塞青年,来西部大漠,来塞上江南;由人女成为人妻,举步维艰。著名回族作家哈宽贵先生是她的丈夫,只可惜苍天不公,丈夫英年早逝,时五十四岁。距今已二十五载春秋矣。逝者安息,生者痛哉!
为完成哈宽贵先生的遗愿,为回族文学事业的兴旺,吴音强撑病体,多方收集佚文,仅用一年时间,整理出版了《哈宽贵小说散文选》。她与哈宽贵先生,国难之际,求学山城,是同窗之情;志同道合,共恋文艺,是文友情深;风云变幻,笑对患难,是伉俪情深。这次第,怎一个“情”字了得?!
读吴音大姐的散文我们感到一腔真情,她在真情地诉说着那陈年旧事,她在娓娓道来中向我们展示了她热爱人民、热爱党、忠于记者职责、忠于出版事业的满腔热忱,她用心底的真诚书写着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她用真善美的旋律为心灵放声歌唱。
她歌颂无私的母爱;她歌颂天长地久的友谊;她歌颂亘古不变的友情;她歌颂塞上江南秀丽壮美的西部风光。在她的眼里,一切都是美的;在她的心里,一切都是真真切切的。
没有虚伪,没有欺骗,没有阴谋,没有险恶,没有诬陷;仿佛阳光下的花朵,芬芳而又幽香。她生活在自己孩童般的梦幻世界里。犹如她儿子哈兵所说“妈妈不食人间烟火”。也唯有这样,她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少年儿童文学编辑,一片童心面对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般的世界。在现实世界中她能够不受伤害吗?可想而知了!
她是单纯而透明的,她又是坚强的。丈夫哈宽贵去世时女儿十八岁,儿子只有十岁。在艰难的条件下,支撑着一个温暖的小巢,给了一双儿女良好的教育与生活环境。她常说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但她确是一个充满爱心(正如她所言,有时过度的爱,成了子女的重负)的善良的母亲。她温文尔雅,谈吐不俗,坦诚率真,是典型的知识女性形象。
读吴音大姐的散文,感受到一股力量和昂扬向上的精神;感受到友情的真挚可贵;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的天高地广。她的散文纪录了时代变迁的步履,感受到时空变迁的无情。一切都随风远去,一切都是过眼烟云,一切都会流逝。而记忆中沉淀的是最美的、最真切的、最动人的心灵胶片。
读吴音大姐的散文,我们感受到她以清新流畅、真挚自然的抒情笔调令人瞩目,她的艺术感觉是敏锐细致的,她的语言是清新不加雕饰的,她的许多作品都袒露着真诚和朴实的爱恋,包含着心声与天籁的交响。高尔基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总是把希望把美带到他的深涵中去。”这种美不是外加的,是吴音善于从平凡和琐碎的生活中发掘、找到美的事物,使平凡淳朴的生活闪耀光彩。散文是体现语言美的艺术,《真诚的言说》恰恰表现出了它动人的艺术魅力。
她的艺术美不仅仅停留在她散文的清丽画卷中,而是取决于本身那美的内涵。普罗丁说过:“眼睛如果没有变得像太阳,它就看不见太阳;心灵也是如此,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见美。”吴音的作品洋溢着人活着不是为了给人增添忧烦,而是任何时候都要给人以美、以真、以善。她跟着因说了几句真话而被内定为政治上“中右”的丈夫从上海贬到西北塞上,其精神的压力,人际的冷遇,生活的艰辛,道路的坎坷都是难与人言,可想而知了。可谓是:逆风登程泪相伴,举目无亲对愁眠,上养老人下养小,咬紧牙关挺腰杆。
散文这门艺术,它比较灵活、轻松、或长或短,不拘一格,且抒情、叙事、人物素描、随笔小品,都可以用多种形式的笔墨将生活给予心灵的感触变成美的华章。
在《妈妈》《母亲的小船》等篇章里,我们看到吴音对相依为命多年的老母亲的依恋以及因对老母亲情感的忽视而愧疚。《飘逝的花瓣》《春天永远和你同在》以撕肝裂肺的生离死别的沉痛笔墨写下了对至亲至爱的老伴哈宽贵的无限怀念!《生命的低语》《为老魏送行》《微漫的悲哀》《真想为你唱支歌》是写屈死的、病死的朋友。吴音大姐,你用依依惜别的深情,用感天动地的语言,写下了你的无尽思念!《老又如何》则是一纸铿锵有力的宣言:“……喜怒哀乐,悉形于色,全然没有一点老者的沉稳。是的,老又如何?病又如何?步履蹒跚,弓背弯腰又如何?只要这颗心还年轻,老年就不会真正老。”你听听,这是老而自立的高歌,这是老人永不言败、永不服输的宣言。
她的身躯并不高大,她的精神却是伟大的;她的身板儿并不健硕,她的思维却是活跃的;她的声音并不洪亮,但她在艰难困苦面前的无所畏惧、百折不挠的气概却是令人钦佩的。
恰如郎伟教授在《时代面影 仁者情怀》一文中所言:“内心里涌动的是感动的潮水。她以七十古稀之年,以病弱之身,依然关注着身边的世界,关注着宁夏的文学事业。我想这是怎样的一个老人啊!当许多人步入晚景,显现荒寒枯瘦的精神状态时,为什么这样一个辗转于轮椅上的老人,却把生命的强劲和华美如此生动地呈现给了我们?我一直试图寻找答案。现在,吴音先生的作品集《真诚的言说》终于摆在了我的面前,对我来说,这一次阅读不仅成为一次穿越时光隧道奇妙旅程,更是一次悉心探索这位可敬老人灵魂世界的难得的精神之旅。”
当我将要结束这篇文章时,谨向吴音老师致以崇高的敬礼!祝愿她精神永远不老!祝愿她与松柏长青!
吴音简历:
浙江乌镇人,1930年1月出生于辽宁营口,1951年至1955年在上海市抗美援朝分会及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从事宣传工作。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到宁夏日报任编辑、记者二十年,在宁夏人民出版社美术、少儿编辑室任编辑、编辑室主任十年。1988年退休。散文、儿童文学、时评作品散见于《小说界》《天涯》《未来》《宁夏日报》《朔方》等报刊。散文、儿童文学作品曾在自治区文艺作品评奖中获奖。改编的连环画文学脚本《抓来的老师》在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获奖。担任责任编辑的儿童诗歌与图书曾在全国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