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存必知的金科玉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巧用心理效应,提升个人魅力(3)

那么谦虚到底是什么呢?卢维斯紧接着是这样定义谦虚的:“而是完全不想自己。”谦虚的尺度既然那么难以把握分寸,要么把自己想得太糟,要么又把自己想得太好或者把自己估计得过高,那么卢维斯干脆让人们“完全不想自己”,要人们忘却自己,进入一个全新的、忘我的精神境界。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一切,包括得失、荣辱、成败等个人利益都暂时抛开一下,置个人的一切于度外,结果会出现什么奇迹呢?心胸顿时豁然开朗了,没有了拘束、怯场,也没有了做作、虚伪,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他人的身心中去了,他会是个诚实的观望者和虔诚的倾听者,步履轻盈自如地走进了他人的心灵……并且,他在努力寻找着与他人合拍、搭脉的共振频率;寻求着与他人的合作或同行。

贞观四年时,唐王朝出现罕见的升平景象,农业连年丰收,天下太平,盗贼不起。于是,许多大臣上书唐太宗李世民,请求封禅,即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大典。听取群臣的建议后,李世民决定奔赴泰山封禅。

魏征知道此事后,竭力反对,认为封禅时机尚未成熟。唐太宗很不高兴地质问魏征:“众臣都同意封禅,为什么惟独你不同意?是不是你认为国家还不够安定,四方还没有臣服,而我的功德也不够高、不够深呢?”

魏征镇定自若地回答道:“论您的功业,的确很高,但百姓受到的恩惠却还不够多;论您的德行,的确深厚,但恩泽却没有惠及到所有的人。虽然现在天下太平,但财力并不充裕;虽然此时粮食丰收,但库存仍然空虚。所以,拿什么向天地报告功业呢?况且中原地带现在十分荒凉,若封禅时让随同庆贺的其他诸国看到我们的虚弱状况,也许会滋生他们的图谋中原之心。”

尽管李世民对魏征的反对举动非常气愤,但还是觉得魏征说的有道理。他自己也突然意识到:不能因为有点财力便骄傲自满、注重排场、不惜民力,这是懈怠和堕落的开始,不能掉以轻心,否则有可能威胁到江山社稷。封禅之事就这样被放下了,国家为此省了一大笔开销。

在上面的例子中,一代明君李世民正是抛开了个人的喜好和利益,单纯地去看事情本身,才采纳了魏征的意见。他演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谦虚,即指针对问题本身去做出客观判断和正确反映,不是为了“谦虚”而谦虚。由此可见,谦虚就是这么简单,“完全不想自己”,忘我了就是谦虚了,不受个人利益的左右和干扰。

然而在现实中,要做到真正的忘我是不容易的,利益、身体、社会关系等总是如影随形的跟着人们。怎么办?这就需要磨练和决心,需要学习刻意的忘我,特别在一些公众场合,不妨刻意让自己暂时忘我试试。同时把自己的眼睛睁大,耳朵竖直,学习做一个观望者和倾听者。如果能够心静如水地做到忘我的观望和倾听,离一个真正的谦虚者就不远了。

手表定理: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

人生的很多苦恼都来自于拥有太多的标准和太多的选择,就像手表多了,我们反而不知道准确的时间是多少一样。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确定一个自己最喜欢、最信任、最适合自己的作为标准,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

手表定理是由英国心理学家P·撒盖提出来的,也有人将其称之为矛盾定律。主要观点是:当人只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是,每个人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手表定理起源于一则寓言故事:

在原始森林中,生活着一群猴子。它们的生活很有规律,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一天,森林中来了一些游客。他们走后,小猴子猛可拾到了一块圆型的手表。聪明的猛可很快发现了它的奥秘。因此,猛可成了猴群中的明星,猴子们每天都会向猛可询问时间。于是,猛可拥有了掌握整个猴群作息时间的权力,猛可因此当上了猴王。

猛可知道是手表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为了让自己的好运更多,它每天在森林里搜寻,希望拾到更多的手表。它果真又找了一块。但让猛可非常困惑的是,两只手表的时间不一样,哪一个才是准确的呢?

此时恰好有下属来询问时间,猛可不知该如何回答,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因此变得混乱,猴子们一起造反,把猛可推下了猴王的宝座。

手表定理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让我们来看看一位护士长的可怜遭遇:

黛安娜·波兰斯基是产科的护士长,她一直工作努力,尽忠职守,是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一天,她怒气冲冲地闯进医院院长的办公室,递交了一份辞职书。

“院长,我再也干不下去了,”她开始申诉,“今天早晨,医院的主任护士告诉我,急诊外科手术正缺少护士,要求我马上派两名护士去支援。过了一会,我的领导、基本护士监督员走进来问我,为什么有两名护士不在班上。我告诉她,那两个护士被外科借走了。可是监督员却说,要立即叫这些护士回到产科,她一个小时后会回来检查!这种事情每天都发生好几次,我真是没法干了!”

手表定理揭示了一个很朴实的道理:一个人在任何时刻只能做一件事情。当没有别的选择的时候,他可以顺其自然地做眼前的事情,但是,如果面临两个价值相当的选择时,处理起来就会感到非常棘手。聪明的成功人士,往往能够在脑海里辨析各种利弊,在面对具体事物时能够很快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

有人向世界歌坛超级巨星卢卡诺·帕瓦罗蒂讨教成功秘诀。帕瓦罗蒂提到父亲的一句话。

师范院校毕业后,痴迷音乐并有相当音乐素养的帕瓦罗蒂问父亲:“我是当教师呢,还是做歌唱家?”父亲回答他:“如果你想同时坐到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

帕瓦罗蒂听了后恍然大悟,选了自己喜欢的一把椅子——做个歌唱家。经过七年的努力,帕瓦罗蒂首次登台亮相。又过了七年,他终于登上了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被两只手表弄得无所适从,心身交瘁,不知自己该相信哪一个。还有人在环境、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面对选择,我们要做的是,扔掉一只,保留你比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如果“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那么无论成败你都可以心安理得。

什么才是我们内心真正渴望的?哪些是我们最在意的?也许看了下面的问卷,你自己会得到答案。

著名的LEG公司为商界精英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灵魂训练”课程。第一天,首先给每一个学员发一张问卷,要他们认真思索后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假如你已走到生命的尽头,准备对儿孙说出你一生中认为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它们是什么呢?

(2)在你生命中,哪样事物能让你感到快乐、满足与再生?怎样才能更多地获得这种事物?

(3)没有了工作,没有了钱,你是什么人?

(4)你愿意在生活中增加哪项活动,以获得更多的快乐?

(5)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为什么?

面对人生众多的选择时,只要坚持“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在明确的目标下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那么不管结果如何,你都是胜利者。

韦奇定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但丁在《神曲》中写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要像一座卓立的塔,绝不因为暴风雨而倾斜。我们可以活得平凡,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活得平庸。”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提出:即使你已经有了主见,但如果有十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这种现象被称为“韦奇定律”。

韦奇定律的观点包括:一个人有主见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第一要确定你的主见是正确的,第二要确认你的主见不是固执的;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不怕开始众说纷纭,就怕最后莫衷一是。

韦奇定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所以,一旦选定了自己人生的目标,选定了想要的生活方式,就不要用别人的观念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坚持不懈,直到成功,这才是我们所想要的结果。盲目听信别人的评论,不加思考的采纳别人的观点,只能导致自己无所适从,迷失最初的方向,最终一事无成。许多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比别人看的更高、想的更远,更坚定地忠于自己的选择。

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个比赛,这个比赛很简单,谁先到达一座高塔的顶端,谁就是胜利者。除了这些参加比赛的青蛙外,还有许多围观的青蛙。

比赛开始的时候,围观的青蛙就开始说了:“塔这么高,你们是不可能跳上去的,还是别费力气了。”有一些青蛙听了之后,真的宣布退出,不再往上跳了。只有少数青蛙,不理会那些泄气的言论,继续往上跳。

过了一段时间,围观的青蛙又说:“这里离塔顶有那么高,不管你们怎么跳,都是不可能到达顶点的。”听了这些话,参加比赛的青蛙陆续地退出了。最后,只看见一只青蛙,不理会任何言论,不受任何影响,一直坚持着往上跳,并且,经过很长时间的跳跃,这只青蛙终于跳到了塔顶——所有的青蛙都惊呆了。

围观的青蛙们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青蛙退出了,只有它一直坚持下来,不顾一切地往上跳。后来,青蛙们发现了秘密——原来这是一只聋青蛙。

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助于更全面的掌握信息、更深入地分析问题,以最小的偏差做出正确的决定;然而过多地听取别人的观点,往往导致自己思维混乱、莫衷一是,难以坚持自己的选择。这看起来是一个可笑的悖论,但确实是我们经常走进的怪圈。生活中,大多数人很容易被别人的话左右,这就导致了他们不能忠于自己,对自己不自信,放弃了自我。其实,这个世界上,真正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只要确认道路是正确的,那么就坚定信念,执著地走自己的路。

奥里森·马登曾总结过成功人士的人格特质,发现这些人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深信自己所要从事的事业必然能够成功。因此,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就能排除一切艰难险阻,按照自己的意愿取得胜利。

年轻的J·K·罗琳酷爱写作,是一个天真烂漫、充满幻想的英语教师,家庭幸福,工作称心。可没想到,所有的一切瞬间化为乌有。丈夫离她而去,又失去了教师的工作,居无定所,身无分文,再加上嗷嗷待哺的女儿,罗琳一下子变得穷困潦倒。有人劝她放弃写作,找个文员的工作,可以有固定的收入来养活女儿和自己。

但是,罗琳不为所动,家庭和事业的失败并没有影响写作的激情,也没有让她放弃自己的梦想。她每天不停地写,为了省电,甚至呆在咖啡馆里写上一整天。就这样,第一本《哈里·波特》诞生了。然而,罗琳向出版社推荐这本书时,却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拒绝,没有人对这本写给孩子的童话书感兴趣。可罗琳并不气馁,她告诉自己,不管别人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自己,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英国学者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哈里·波特》,创下了出版界的奇迹,成为2001年英国最畅销的小说,创下了用46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3500万册的惊人纪录。而根据“哈利波特系列”拍摄的电影自从上映以来,也纷纷在世界不少地方打破当地的票房纪录。2003年6月,她的第五部作品《哈利·波特与凤凰社》问世,再次掀起“哈利·波特”狂潮。迄今,其作品已被译成60多种语言,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售2亿多册。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要做出各种决策。我们在准备做出决策时,不可避免地要咨询别人的意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是正确的。但是,如果盲目听信别人的意见,不加思考地采纳别人的观点,只能导致自己无所适从,迷失最初的方向,最终一事无成。

保罗·盖蒂曾经犯下三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在盖蒂年轻的时候。当时,他在俄克拉荷马州买了一块地,他凭借自己的经验判断那里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他请来了一位地质专家,专家最后告诉他说,这块地下面一滴石油也没有,还是把地卖掉的好。盖蒂听了后深信不疑,赶紧把地给卖了。但后来事实证明,那块地是个石油高产区。

1931年,盖蒂犯下了第二个错误。那时候美国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股票价格相当低。盖蒂认为美国的经济基础比较好,经济形势好转后股票会大幅上升。他买下了墨西哥石油价值好几百万的股票,接下来的几天,股市出现了下跌,盖蒂的同事们竭力劝说他将手中的股票抛售。大家的意见让他产生了动摇,最终他把墨西哥石油的股票全部抛售了。后来事实证明,盖蒂的判断是正确的,经济形势好转后墨西哥石油股票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