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从一次心理健康节目说起
现代家庭与传统家庭相比,有些特点比较明显:一是择偶制度的转变,从家族安排和家庭利益为目标转向自由恋爱和以爱情为基础;二是个体的幸福受到重视,家族的利益被淡化,亲属关系削弱,两性间的平等增强;三是以代际关系为主轴的家庭关系转变为以夫妻关系为中心。
WHO(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了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
每个生理正常的孩子,都有着巨大的潜在智能,如果家长真正懂得如何开发潜在智能的方法,努力去培养教育孩子,不但可以启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变得更聪明,而且可以使孩子心灵更美好,健康地成长。
1978年9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召开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关注心理健康。
闵乐夫先生是作者的老朋友、老同事。他做事情总是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在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德育和家庭教育方面,作者都从闵老师那里学习到许多东西,并且一起多次在电视和电台做心理健康教育的节目。下面是闵老师(作为电台兼职主持人)和作者(作为特邀嘉宾)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个心理健康节目。
杨:我经常被孩子们问到以下这些问题:
——有时我特爱发脾气,经常得罪同学,可事后又后悔难受。
——我只要一碰到考试就紧张,平时会做的题,一考试就不会做或做错。
——我的数学很差,老师说我,家长骂我,我也想学好,我怎么办?
闵:看来,这些属于儿童心理上的问题。
杨:如果儿童的一切问题都按品德问题去处理,那就像一个医生向每一个病人都开去痛片一样。
闵:那么,怎么才能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呢?
杨:我国古代南唐高僧法眼曾经向众位和尚提问:“一只老虎,颈项下系着一个铃铛,谁能把它解下来?”大家想来想去,想不出办法。恰巧法灯禅师来了,他听后不假思索,说:“把铃铛系在虎颈上的那个人能把它解下来。”法眼对这个回答很满意。
闵:这叫做,“解铃还靠系铃人”。
杨:同样,“心病终须心药医”。
闵:也就是说,一个人健康与否和心理也有关系?
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我们必须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闵:教师们比较重视儿童的学习成绩,而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讲究营养配餐。
杨:其实,为孩子搞好精神营养配餐,对儿童的健康和发展而言,其意义与搞好物质营养配餐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因为精神营养配餐可以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扬起人生的风帆。
闵:看来,这个精神营养配餐实际上就是儿童健康心理的标准了?
杨:正是。这种配餐主要有四种成分:正常的认知、适度的情绪、协调的行为、和谐的人际关系。
闵:听众朋友,您听清楚了吗?杨老师为我们分析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四条:正常的认知、适度的情绪、协调的行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杨老师,您能把这四条逐一展开,为家长讲得具体些吗?
杨:先说正常的认知。就是说,能正确地认识现实并对现实做出有效的适应,思想高尚,有理想、讲道德、守纪律。认知正常的儿童看问题比较客观,而不会经常走极端,他们初步具有辩证的思维。他们能历史地、全面地、发展地看待他人,还初步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念。《吕氏春秋·先己》中说:“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意思是:要想战胜别人,必须首先克服自己的弱点;要想评论别人,必须首先评价自己;要想了解别人,必须首先了解自己。
闵:有的儿童认为自己的脑子不好,不是学习的料。这是怎么回事?
杨:这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是良好的心理品质。缺乏自信心的儿童,一遇到挫折,就埋怨自己能力太差,命运不好,在困难面前打退堂鼓。
闵:在生活中、学习中一些儿童为什么会自卑呢?
杨:这是由于生活或学习上的经常失败造成他们看不到自己的潜能。据说山西某村庄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那里原来燃料很缺,村民都要到几里外的地方去砍柴。有一次,一个农民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挖菜窖时,意外地挖出了煤炭。原来村子的地下就是一个大煤矿。从此,人们再也不用到远处去砍柴了。这个故事叫做,“燃料就在脚下”。一个人要发挥自己的水平,首先要有目标。玛娅·奇布尔达尼泽在8岁时就在一张纸上写道:“玛娅,未来的世界冠军。”9年后,她果然取得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
闵:陈景润从中学时代就开始瞄准了“哥德巴赫猜想”,并终身为之奋斗,他在这个项目上的成就至今没有人超越。
杨:目标—自信—奋斗,这是成功三部曲。儿童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用他们的进步激励他们的自信,他们就会越学越想学。
闵:心理健康的第二个成分就是适度的情绪。
杨:是的。这是说人的情绪要乐观稳定,善于避免忧愁、焦虑等消极情绪。心理健康的人比较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会适可而止。心理健康的儿童对自己,对生活,对学习总感到相当满意,他们总是乐于学习、生活和工作。他们的聪明才智不尽相同,但都没有太大的心理障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有生活的乐趣。如果总是嫌弃自己,总是认为自己运气差,经常苦闷失望,以致把学习看成负担,必然降低心理健康水平,也不能获得工作上的成功。
闵:我国中医理论有思伤脾,怒伤肝,恐伤肾,喜伤心,悲伤肺的说法。
杨:这是有道理的。思虑过度就会影响脾胃的功能,不思饮食;郁怒伤肝,肝火太旺,会出现头涨目赤的现象;一个人有了喜事,过于高兴,也会出现乐极生悲的事情。所以,要指导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闵:记得古人说过:“他来气我我不气”,因为,“我若生气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
杨:是的,一个人对同一件事情能够选择生气,也可以选择不生气。记得一个哲人说过,一个悲观的人看到半杯水,他的感受是杯子“半空”;一个乐观的人看同样的半杯水,他的感受却是杯子“半满”。
闵:控制自己的情绪,说到容易做到难。
杨:关键是不怕挫折,战胜挫折。挫折,就是人在不顺利、做事情受阻碍时的一种情绪状态。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一些家长又采取溺爱型教育方式的今天,独生子女的心理就容易脆弱,经不住打击。
闵:有的儿童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不肯回家;有的儿童因为受到批评或某个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就离家出走或寻短见;有的儿童在干部改选中落选,就觉得无颜见人不再努力。
杨:挫折,就是碰钉子,每个人都会遇到,关键是怎样对待困难和失败,让坏事变好事。心理健康的第三个方面是协调的行为。心理健康的儿童的行为与自己的年龄和角色一致。
闵:我有一个邻居,他的孩子上课听讲不能专心,做作业时注意力分散,经常不能完成作业,这该怎么办?
杨:这种分心可能有四个原因。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这部分儿童,要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学习兴趣缺乏。对他们,必须激发其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做到专心致志。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学习指导。四是生活习惯不好。要教育孩子早起早睡,不搞题海战术。
闵:心理健康的第四个标准是人际关系和谐,什么是人际关系呢?
杨:人的社会关系可分为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例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都属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和谐的人乐于同人交往,与他人的关系融洽。心理健康的儿童有自己的朋友,他们乐于与人交往。他们与人相处时尊敬、信任和友爱的态度多于憎恶、怀疑、恐惧的态度。如果一个儿童与集体格格不入,不能容忍他人的短处,不尊重他人,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闵:现代人似乎交流更困难?
杨:说话是交流,哪怕是无关紧要的闲话。英国心理学家发现,说闲话是人类独有的特性,人类所有对话中约有80%是闲话。说闲话并非一无是处,它可以促进人们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有利于人们建立复杂、有趣的社会关系。
闵:看来心理健康确实很重要。
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要从小培养儿童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在我国心理健康观念会日益深入人心,心理健康教育会逐步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源于家庭,形成于社会,表现于学校。问题学生经常只是家庭问题的携带者,其症状是家庭成员间相互作用的表现。由此可见家庭成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此,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维护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现在家庭教育有九个误区:一是溺爱孩子;二是打骂孩子;三是期望过高;四是独断专行;五是唠叨不停;六是只抓学习;七是相互拆台;八是身教全无,不能以身作则;九是家庭缺乏文化氛围。其中,以第一点、第八点和第九点更为严重和普遍。
闵: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意什么?
杨:一是提高认识。在孩子心目中树立正确的思想与追求,因为崇高的理想具有鼓舞人们前进和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可以使人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充满希望和信心。
二是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如自我气质的了解与完善,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广泛的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引导孩子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是及时进行青春期性知识和性心理教育。如青春期性知识的掌握,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与交往,自尊与互尊教育等。
四是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通过孩子交往准则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辅导与训练,掌握人际交往的社会性和技巧等。
五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如今日事,今日毕;如从事劳动;如学会理财;如学习、做事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少年时代不要逼得太紧,不要揠苗助长,要重视兴趣,学习是个马拉松比赛。前一段跑得快也不说明什么,后面会有什么结果,鹿死谁手不好说,前面千万不要着急,有了良好习惯,终身受用。
温馨提示: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家长的整体素质结构、参与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家庭教育需求的多样化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润物无声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要尊重孩子的权利,学会做理智、智慧的父母;二是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的反应要“缓慢”、“优雅”些;三是家长要勤学习,多反思,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把对孩子的期望隐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