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神仙服饵
更新时间:2020-01-03 15:58:37
最新章节:治猝绝粮,饥惫欲死方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神仙服饵》首页写明“不著撰人”,作者不可考。本书是一本收载修仙方药的加工和服食方法的书。全书分为神仙统论、神仙服草木药、神仙辟谷三部分。《神仙服饵》主要目的是为道家修仙所用,但其部分内容具有养生学的意义。书中记载了一些药物的炮制和服用方法,对中药学和方剂学研究也有较高的价值。本次整理以清虞山钱氏述古堂抄本为底本。
上架时间:2016-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老老恒言
本书分别从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运动导引、服药卫生、预防疾病等方面,阐述老年养生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作者养生理论始终贯穿“道贵自然”的思想,主张养生应顺应自然,生活习惯应合四时阴阳,并且紧密结合老年人自身的特点,把养生寓于日常生活琐事之中。全书共5卷,前4卷涉及饮食起居及日常用品的保健措施。第5卷为粥谱,粥分上、中、下三品。本书为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文学家曹庭栋著,是汇集清以前各家养生思想,并结合作医学5.5万字栗德林学术经验集要
本书对栗德林教授近50年来的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了总结,对其学术体系进行了系统整理,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全书分医家简介、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和传承谱系四部分;医家简介通过老中医丰富的阅历,展现名中医的成长过程和一般的成才规律;专病论治对栗德林教授临床擅长的疾病诊疗经验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总结;诊余漫话对能代表栗德林教授学术思想体系的医疗、教育、科研等论述进行了总结;传承谱系对医学13.5万字钱文燕临床经验集
钱文燕教授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毕业生,1962年拜中医泰斗、全国著名皮外科专家赵炳南先生为师,跟随赵老系统学习皮肤病的“理、法、方、药”20余年,习得中医治疗皮肤病之精髓。本书从钱文燕教授的成长历程、学术渊源、学术思想、临床医案等方面,系统而全面地总结了钱教授的学术特色和临床经验。综观全书,不仅能学到钱教授在皮肤病诊疗中重视中医整体观念,强调医者仁心、身心合一,坚持内外同调,顾护“后天之本”的学医学15.2万字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验方新编(下册)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验方新编》为清代鲍相璈纂辑,梅启照增辑。全书共24卷,是一部博载民间习用奇验良方为主,兼收医家精论治验的方书。本书上册为清代鲍相璈纂辑内容,计16卷。卷1~8,按人体部位从头到足的顺序,分为53部杂症论述其内外治法。卷9~16,分别论述妇科、儿科、外科、急症、内科诸病等治医学37.8万字- 会员
平脉辨证脉学心得(第二版)
国医大师李士懋先生与其妻田淑霄教授共同推出平脉辨证体系的原创作品:《平脉辨证仲景脉学》《伤寒论冠名法求索》《平脉辨证经方时方案解》《平脉辨证脉学心得》《李士懋教授论阴阳脉诊》《平脉辨证温病求索》《论汗法》《火郁发之》《田淑霄中医妇科五十六年求索录》《平脉辨证治专病》《平脉辨证传承实录百例》(一、二)《平脉辨证相濡医案》《平脉辨证相濡医论)《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上《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中《李士懋医学14.4万字 肺系病临证经验集
本书归纳和总结了王洋近40年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知识性。全书分两篇。上篇介绍了王洋对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肺结节、肺癌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并发症的诊疗经验、用药心得,首次公开各种病证经验方,并附有典型医案及分析,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下篇介绍了临床常用中医特色治疗,包括穴位贴敷、冬季膏方、自血疗法、肠疗、食疗等,首次公开穴位贴敷方药医学15.1万字穴位保健与情志调理
《慢性肾脏病自我管理丛书》,从中医“治未病”思想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慢性疾病管理的理念,从饮食营养、健康运动、穴位保健、情志调理、合理用药、规范监测等角度,介绍慢性肾脏病自我管理常识和技巧,解答患者调理养病过程中的常见疑惑和问题。本书作为其中一个分册,尝试将中医穴位保健、情志调理的理论与现代慢性肾脏病防治的医学观点相结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介绍,如中医穴位按摩既有对穴位取位、按摩功效的解释,又有对医学5.3万字《伤寒论》读书笔记
本书是孙良佐教授多年学习和运用《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全书侧重于《伤寒论》的整体辨证方法,而不拘泥于对一方一证的简单玩味。书中先列出《伤寒论》原文,再通过“读书笔记”进行详细解释,并精选历代名家注释加以佐证。部分条文后还附有典型医案及心得体会,力求贴近仲景原意,帮助读者提高临床水平。医学21.1万字经方躬行医案集
山西老中医闫云科先生先后跟随梁致堂、李映淮、刘绍武诸先生临床,临床主张以病机为圭臬,抓主证作标靶,有是证用是方。著有《临证实验录》《经方躬行录》,并作为主要负责人整理出版山西李翰卿先生遗稿《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其对经方运用理法纯熟,方药精当,对经方理论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充分体现了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本书系作者学习、运用经方之心得实录。书中有类似方的比较及作者验案、得失,分析详明,文笔朴医学8.5万字